【摘 要】中西建筑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建筑文化也有很大差别。本文从建筑材料、建筑装饰色彩、建筑造型、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发展历史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中西建筑的形成原因及特点,说明了加强中西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风格;对比;文化交流
1、引言
人类生存离不开建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建筑史。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等社会上层建筑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建筑学的发展。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化形态,常常集中地通过一种代表性的伟大建筑物而得到象征性的体现。[1]因而, 这种文化精神的差别在建筑艺术上也通过东方、西方建筑的不同风格而鲜明地显示出来。
2、中西建筑文化对比
2.1建筑材料的差异
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差异。从建筑材料来看,中国的传统建筑都是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系统,即采用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墙在房屋的架构中不承担主要重量,只是隔断作用。如苏州园林建筑多采用竹木结构,园林建筑中的亭子、走廊、小桥都能看见使用竹材和木材相结合的案例。“以木料为本位的建筑, 其构造为媚式, 其檐深而轻,大体有轻快之情趣。”中国的木建筑更具有温和、实用、平易、轻捷的艺术特征,洋溢的是生活情趣。
古代西方建筑上突出了以石材为主体的特征,体现的是以神为崇拜对象的宗教精神。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无一不是用砖石筑成。埃及哈夫拉金字塔当时用了两百多万块的巨石,大部份重2吨左右。建造金字塔的材料主要是当地的石灰岩及外地运来的花岗岩,花岗岩主要是用作内部之用。还有帕特农神庙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整个庙宇由凿有凹槽的46根大理石柱环绕,柱间用大理石砌成的92堵殿墙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神像和珍禽异兽。这些建筑采用的主要材料都是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和石柱,追求的是一种高大、壮丽、、威严的效果,体现的是一种神秘的宗教精神。
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重采集,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2建筑装饰色彩的差异
中国古建筑由于主是由木构件构成,需要借助油漆或颜料来保护,并且形成了一定的配色规则。如房屋的主体部分一般采用朱红色,檐下阴影部分用蓝绿相配,门窗用朱红色。宫殿、坛、庙等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多以黄色和红色为主色调,上覆黄、绿或蓝色的琉璃瓦。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色彩因附着了过多的社会政治内容,而成为标识等级观念的象征性符号,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西方古建筑由于多使用石质材料,色彩以白灰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性格特点,西方建筑的外部色彩装饰远没有中国传统建筑所形成的绮丽明快,但内部装饰却是色彩鲜艳,富丽堂皇,为的是追求一种迷乱、恍惚、朦胧的宗教感应氛围。[2]
2.3建筑造型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梁、柱、屋檐等精雕细作,表现出线条无穷的艺术感染力,构成平面或浅浮雕图。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多以雕饰为主,注重块面和形体,立体感较强。这首先根源于以石为材的建筑传统。石头质地坚硬, 能经受风雨的剥蚀而不变形, 适雕琢成各种形状, 且雕琢后仍宜于承重。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形成了艾奥立柱式、多立克柱式、科林斯柱式风格。这些特点也应和了西方宗教崇拜的审美心理和宗教建筑的纪念性功能。
2.4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古典建筑通过复杂的柱、梁、檩及结构工艺,构成了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深度空间的庭院或庭园式建筑形式,中国建筑的原则是空间序列的内在深化。[3]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成,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中国建筑具有沉静幽思的情调。
西方古典建筑以体势宏壮争胜,以单体建筑自身的巨大穹顶、高廊伟柱,从而形成一种立体布局的厦堡式结构。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建筑的原则是空间序列在体势上的高向伸展和扩张,具有雄壮奔放的情调。
2.5、审美观念的差异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不靠计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言传手教,靠实践,靠经验。中国的建筑群的欣赏方式不在静态的“可望”,而在动态的“可游”。[4]
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得首创的几何美学和数学逻辑,亚里士多德奠基的理性主义“和谐美论”,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结构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翻开西方的建筑史,不难发现,西方建筑美的构形意识其实就是几何形体。如罗马万神庙的穹顶到地面,恰好可以嵌进一个直径43.3米的圆球。巴黎凯旋门的立面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央拱门和“控制线”则是两个整圆。西方园林经过人工剪修,刻意雕饰,呈献出整齐有序的几何图案,呈现超脱自然,驾驭自然的人工美。西方建筑,其欣赏方式重在“可望”。
3、中西建筑文化交流
在16至18世纪,伴随着蓬勃发展的全球贸易,以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士大批涌入中国传教为契机,世界舞台曾有声有色地上演了一段中西文化交流的大戏。欧洲在18世纪出现了“洛可可”艺术和师法自然、情调诗情画意、自由布局的“英中式”园林。中国也主动接纳了西式建筑,以北京圆明园西洋楼的创作达到顶峰。据文献记载,南怀仁《坤舆图说》插图中出现了埃及金字塔和罗马斗兽场;1674年马国贤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西岭晨霞》铜版画,在1712年由大英博物馆图书馆藏;1757年满族画家伊兰泰创作了圆明园西洋楼铜版画。这些文献和作品充分说明了中西建筑文化互相交融、互相影响。
中西建筑都各有特色,它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与古代的伊斯兰建筑和欧洲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它们虽然自成系统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独具特色,但随着人类文化的交流,中西建筑也相互借鉴,各自添加了一些对方的元素,为当地的建筑风格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促进了建筑文化的发展。
4、结语
中西建筑艺术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 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一, 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或不同,都能从历代建筑物以及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中得到印证和反映。通过中外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影响,丰富了中外建筑建造的材料,影响了建筑技术、结构的发展方向和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丰富了建筑建造的方法和逻辑。[5]使中西文化观念发生了改变,促进了中外文化的进步和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刘显成.中西传统建筑艺术对比[J].辽宁建材.2007(11)
[2]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陈志华.浅谈不同自然观对中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7(26)
[4]中国建筑史编写组. 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5]李艳菊. 关于中外建筑精神内涵的思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22(6)
作者简介:
饶莉(1973-),女,四川省自贡市人,讲师,工学学士,研究方面: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