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建筑设计中光与影的运用

建筑设计中光与影的运用

时间:2022-10-30 18:24:04 来源:网友投稿

光与影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考量因素。本文针对现代建筑设计中对光影设计失衡的现状,分析建筑设计中光与影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和理念,分析光影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光与影,是建筑生态中一个重要的平衡指标。人生活在建筑之中,对于光的需求,往往是依托在阴影的基础上,没有阴影或者黑暗的存在,也就无法凸显光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光的过度的使用,均质光的泛滥,却大大消弱了阴影在建筑生态的作用,导致了大量光污染的存在,对生活在建筑之中的人缺少了美感,甚至影响到了健康,这其实是建筑设计者的一种失职。合理的应用光与影,保持两者的平衡,为建筑营造一种自然美,应当是建筑设计者的一种不懈追求。本文研究探讨的,既是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对光与影进行应用这一课题。

1.建筑光与影应用的反思

1.1建筑光与影的文化失衡

传统的观念里,光是光明,而影是阴影。所以前者代表的是阳,是光明;而后者代表的是阴,是黑暗。光明与黑暗,总是对立的,人们向往光明而厌恶甚至畏惧黑暗。因为从上古以来,人类自身的能力和对自然的控制十分有限,在黑夜中,视觉的受限,生存时刻受到挑战,而火把则可以帮助人们驱逐野兽,带来安全感,太阳的升起,可以让人们驱除黑夜带来的恐惧和不安。这是人类进化过中对于光与影的心理印记。

人类文明的进化,文化的产生。使人们意识到,光明与黑暗既是对立,也是统一的,两者是相生而存在的。可以说没有黑暗也就无法显示出光明。黑暗带给人们的不再是恐惧和不安,而是深度和丰富性,它使人们在光明照耀下忙碌的身体在黑暗之中获得安静和反思。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相生理论,经过思想者的思辨和文化的衍伸,赋予了黑暗更加深刻的内容。

然而这种深刻被现代化的光明的过度使用而掩盖。人们对光的无节制的使用,使得我们周围被光所包围,在有限的黑夜来临之后,光依然存在,路灯光、照明光,火树银花不夜天不单单是节假日,也是现代都市生活的写照。这种光与影的原有平衡被打破,在光明之下生活的人们很容易忘记了黑暗的存在,忘却了黑暗带来的深度和厚度的文化思考,而变得简单甚至浮躁。

1.2建筑光与影的生态失衡

人类生活的环境,是各种环境因素的一个平衡,这个平衡的节点,既是人自身,而集结于人的这诸多环境因素,构建成了一个生态体系,人在这样一个生态体系中适应的生存。这样的生存从人类产生延续至今。

这样的生态环境的平衡如果被打破,那么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遭到了破坏。从前文的论述和实际的生活环境我可以了解到。光作为我们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由于被我们过度的开发利用而成为一种污染。而这种光污染的重要源头,既是建筑带来的光污染。国际上将建筑光污染氛围三类:一类是建筑外墙的污染;二是室内视线的污染,比如室内装修中的不良光带来的反射灯;三类是一些日常光污染,比如电脑,家用电器等等。长期的光污染可以扰乱生物钟,导致人头昏目眩,身心乏力甚至致病。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影响,对于人的心理影响来看,可以导致人心情烦躁,情绪波动大,诱发神经衰弱等心理疾病。

光与影的生态失衡,已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不得不使建筑设计者们有所重视。

2.建筑光与影的营造

光与影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居于其中的人必备的生态环境构成条件。

2.1光与影对建筑自然生态营造

这里所说的光与影对自然生态的营造,主要是自然光。自然光包括日光、月光、星光等。在自然光与影的生态营造中,建设设计采用的几种常见的方法,比如引光、透光、反射灯方法的应用。引光主要是设计师将建筑作为一个容器,尽可能巧妙的将光引入其中,通过不同的采光口,将室外的自然光线引入其中。自然光可以是顺光、侧光、定光等,根据光的类型不同,采光口的设计不同,引入的光则会有不同的效果。透光则主要是在建筑中使用各类透光材料,将自然光引入室内。光线的强弱以及效果如何,取决于透光材料的资质和性能。除了引光、透光还有反射光,反射光主要是设计者利用一些反射材料,将室外光线反射到室内,不同的反射光营造出来的生态效果是不一样的。当然也有其他综合利用的一些手段,基本上都是利用室外的自然光,将室内的光与影营造出来,构建一种易居的光影生态环境。

自然光影的生态营造,在运用以上手段时,还需要考虑对光引用的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均衡稳定原则,人感受光影是依靠眼睛,而稳定均衡的光影,能够让眼睛感受到安全、愉快。否则就容易产生不良的体验。其次,对自然光的引入还要考虑对称互补的原则,单一的光并不符合人居住生态的自然化,而光与影的对称,平衡,有助于建筑内部自然生态的形成。再就是要讲究韵律和节奏。自然光的变化是有节奏的,有自己的规律性和节奏感,这种节奏感给人带来感受自然的环境和契机,因此建筑设计也需要考虑自然光引入过程中的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

2.2光与影对建筑形式之美的营造

建筑的本质,是一种造型艺术。而建筑中光与影的应用,则为建筑增添了多变的特点。这是因为光影自身所具有的自由、多变、视觉吸引等特性。

首先,光影可以对建筑进行比例的调节和改变。光影变化的自由性决定了光可以成为建筑内部的点,也可以是线、可以是面。通常情况下,点有助于视觉的聚集,而线往往具有视觉导向作用,直线有方向感,曲线有流动性,螺旋线给人上升的感觉。面则由于点与线的组合不同呈现出丰富性,正方形平直稳重,圆形则具有边界柔和、流动的特点,而三角形则具有进取性等等。相对于其他构成元素来说,光影的构成对于建筑更具有灵活性,可以自己有的组合改变,而对于点、线、面的自由组合构造,可以给建筑营造出不同的比例之美。

其次,光与影对于建筑空间感的形成同样功不可没。空间感的产生,主要是通过人的视觉心理感知,这种感知不仅仅是物质化的外在形式,比如墙体、地面、天花板等,而光则是人对物质感觉的媒介,是界定和表现空间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光的折射投放到人的眼中,那么空间感就难以产生。首先,光可以表现空间的深度,通过三条线索——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即通过眼球的肌肉紧张、线性透视、结构梯度以及双眼之间的差异性而带来的深度差异,从而产生空间的深度;其次,光线的强弱变化,可以给空间带来密度感,随着光线不断增强,则空间密度就会相应的减小,而随着光线的不断变弱,则空间密度就会不断的增大。

2.3光与影对建筑结构、意境的营造

意境是美学上的概念,即通过对审美意象的组合,来达到某种审美趣味的一致性,构造出某种审美上的状态,比如阳刚、阴柔、幽远等,都可以称之为一种意境。光作为建筑审美构造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对于建筑硬件组合的审美营造,是一个促成者。这是因为在所有的审美意象组合中,只有光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不具有固定形态。可以是一道利剑,也可以是星星点点,或者是悠远深邃。这些都将有光与影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建筑外在固有形态进行衔接,从而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

3.建筑设计中对光与影的运用

以上我们分析了建筑设计中光与影在构造建筑审美等方面的一些应用表现和作用,那么在实际的设计中,该如何应用光影来达到需要的效果,下文对此加以分析。

3.1分析光源

对光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对光源进行分析。这里的光,主要是考虑日光与月光。这需要对建筑物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建筑物的朝向,日照在不同季节的时长,日照的百分比等。不同季节的日常总量和频率等等。这些都是光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3.2分析建筑的空间形态位置

不同建筑的具体地理位置对于光影的要求也有差异,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建筑所处的周围环境,周边建筑的形态环境,是闹市区还是郊区,同时也需要考虑建筑的应用环境,是商务使用还是一般的家居使用或者是公共场所的建筑应用,这些因素对光影的要求是有很大差异的,同时也决定了光影可能存在的条件。闹市商业区可能自然采光不够充分,而郊区或者是公共场所的建筑应用自然采光则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家居环境下的建筑要求对自然采光希望尽可能的多一些,商业建筑由于自然采光的有限性,更多的倾向于人为光线的使用,且对光的使用频率较高,以构建理想的视觉效果。

所以在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的具体地理位置,功能用途,使用情况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避免在设计上的失误。

3.3分析建筑模型的光影分割

对于光的应用,在建筑设计阶段如果希望看到光影的使用效果,可以通过做与建筑相似度较高的模型和环境,来进行光的引用和设计,通过模拟日光、月光、灯光等了解光照在不同环境下的节奏和变化,从而确定哪种方案比较适合于现有建筑的光影需要;再就是通过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即在电脑上构建一定比例的模型,通过建筑室外光线,室内灯光的模拟,来体验电脑构建筑来的实际效果。通过电脑的模拟应用虽然方便快捷直观。但是对于设计者的要求比较高,必须对实际中的光照情况与模拟环境下的日照有一个实在的比例,同时对类似的光影效果有实际的工作经验。通过电脑数字化的应用,对于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实际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4.结语

光影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是建筑设计成功与否,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当前的设计,对于光由于过度的开发利用,已经是人们对光的文化体感、审视心理和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需要在今后的设计中加以考虑。

参考文献

[1] 考鲁•门德+灯光设计者株式会社. 光与影的设计[M]. 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陈望衡. 设计艺术美学[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3] 刘岚,陈飞虎. 建筑设计实践中对光元素运用的认识[J]. 中外建筑,2009(7):46-47.

[4] 刘金金. 浅谈建筑设计因素——光[J]. 科技资讯,2010(20):69-71.

[5] 路遥. 浅谈建筑设计与构成艺术的应用[J]. 中国建材科技,2010(6):77-79.

(作者单位:广州新翊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28244)

推荐访问: 建筑设计 光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