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企业调查、资料分析,从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入手,分析该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持续发展要素,并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为例,深入探讨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关键词】高职高专 体育产业 岗位分析 课程体系创新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15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对优质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各高校陆续开设了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体育产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相关部门从事体育场馆器械的管理和维护、体育活动组织与服务、体育商品销售与市场开发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适应体育产业市场在营销、组织、策划、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岗位需求。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即是在这一就业需求形势下开设的体育产业相关专业,其就业市场潜力大。如何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培养体育产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使其在行业中能就业、能贡献、能发展,这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流水线”质量提出了要求,而基于就业市场岗位分析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
一、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特征
由于体育产业的主体产业是体育服务业,服务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非常高。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个人修养。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广西体专)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设团队经过连续三年对广西体育产业市场的企业单位的调查,归纳出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核心岗位能力,主要包括体育彩票营销管理、体育场馆运营管理、体育赛事组织与策划、体育用品市场营销,以及体育健身俱乐部业务推广和客户管理等。
史立峰等对社会体育俱乐部等单位进行调查后发现,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需精通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具备扎实的管理专业知识、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行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服务与管理思想和理念相对滞后,从而制约了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市场的发展。除了专业能力,就业岗位对毕业生沟通与合作能力、敬业与进取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意识、社会实践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
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市场分析
近年来,广西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并初具规模,特别是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在逐渐的改变。大众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增加,宏观上促进了我区体育产业的发展。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南宁正向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前进,迫切需要建设一批高质量、现代化的体育工程,包括场馆工程、体育健身娱乐工程、竞赛表演工程等,以满足广西各地市发展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的需要。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为,建设和管理这样高质量、现代化的体育工程,需要大批体育服务与管理的相关人才。而随着社会一些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的不断发展壮大,一线基层岗位销售、会籍顾问和私人教练的求大于供的形式日益明显。另外,健身休闲娱乐场所、社区对专业人才也有了明显需求。通过对广西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李宁体育园、贝特尼斯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等十所单位调查,发现广西的就业市场体育健身娱乐营销、体育场馆管理、赛事组织服务等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熟悉体育产业而又懂得经营管理的体育服务与管理的高端人才更是匮乏。
尽管市场对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很大,但真正能为行业服务于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却不多。除了专业技能,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公文写作、文字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办公处理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实际工作需求,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三、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衔接点
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创新必须紧密围绕人才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可发展素质的培养,要体现专业理论知识为技能服务,技能学习为职业素质服务,职业素质为持续发展服务。实践型的课程体系能把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紧密衔接。
范敏对13所开设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高职高专课程设置特点进行研究后提出,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适当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以满足和适应当代社会多元人才的发展需要;通过科学设计课程结构,精选主干课程,强化实践类和应用性强的课程来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动态的课程体系,探析多维的实践形式,建议实践时间安排不少于1年。
还有研究强调在课程体系构建时,要实行双证书制,例如,体育赛事的经纪人、体育场馆的管理人员和社区体育指導员等,并积极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考核。实践环节是培养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实践教学体系是课程体系创新的重要部分,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把实践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践教学环节一部分内容是与专业模块相配合设置相对集中的技能训练,另一部分内容是在全部课程和模块训练结束的基础上到职业岗位或模拟岗位上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
广西体专在课程体系上的创新是非常重视人才培养的职业化和技能化,全面构建“校内校外一体化、教学实训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虚拟实战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打破传统的内容体系和教材的束缚,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整合课程内容并划分模块,重新设计能力目标、课程项目、能力训练方法和考核方案等。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和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融教、学、做于一体。在课程设置方面,专门设置纯实践课(专业技能实践课和综合能力实践课),增加实践比例,提高实践能力和增长社会经验,能够“零距离”就业上岗。
在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环节,采用一年级见习、二年级专业实践、三年级顶岗实习的模式组织实践。一年级见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增强体育服务意识、刺激社会服务需求、认清就业导向与职责。采用观摩、体验、参与体育志愿活动等形式开展学生见习活动。二年级通过参加社会相适应的各类体育服务实践工作,培养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意识、专业技能以及岗位职责。主要内容为参与体育赛事、运动竞赛、体育咨询、体育博彩、体育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各级服务与管理工作。三年级按照专业对口原则,遵照对口实习单位岗位需求和学生就业导向,根据学生特长,采用按需分配原则组织顶岗实习。
四、通过课程体系创新打造专业特色,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根据市场调研和工作岗位能力分析,广西体专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来选择理论知识,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若干意见》的发展目标中涉及的产业、行业,我们发现,作为体育产业主体产业的场馆管理、健身俱乐部经营、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销售等行业今后的发展潜能将不断增大,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安排中,应加强相关课程的建设。如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场馆管理实务、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賽事运作与管理等课程将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增加相关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学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专业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设计一系列配套的专业技能比赛,检验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为后续的职业能力培养热身。
专业核心课程以体育产业实训室的体育彩票营销和体育用品销售两个板块为雏形,逐步建立系部大学生创业基地。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管理,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培养他们的职业持续发展能力。
总之,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实践型的课程体系,是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更是体育产业发展重要的人才“流水线”。只有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能在体育产业的相关岗位从事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史立峰,梁培根,邓雷.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1)
[2]范敏.“十二五”期间我国高职体育院校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汤晓红,汪钢平.高职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与专业建设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13(1)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2GJB289)
【作者简介】黄 昀(1974- ),女,广西桂林人,硕士,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人文社科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保健,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