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普法教育发展性评价机制探讨

小学普法教育发展性评价机制探讨

时间:2022-10-30 11:48: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小学普法教育作为我国法制建设的一条靓丽风景线,对提高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健全小学普法教育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几点策略,为我国小学普法教育形成发展性评价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普法; 发展性;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63-001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开展全民法律教育更是国家多年来坚持的政策之一,法制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针对小学生的法律教育也成为推进我国法制化进程的关键环节。由此可见,健全小学普法教育发展性评价机制,对于青少年普法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普法教育评价机制的阐述

随着国家普法政策的推广和深入,普法教育早已成为各地学校教育中必要的一个环节,我国现阶段小学的普法教育模式比较固定,普法教育评价内容也比较统一。

首先,普法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直接影响着法律教育的评价内容,对普法教育形式的掌握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改善评价机制。根据对广州市和多地小学实地调查和工作总结的分析来看,小学普法教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利用思想品德课堂进行法律基础知识宣传;各班开展法律主题班会和专题板报;学校举办法律专题讲座;效果评估和加分表彰;家长、社会、学校的多方综合工作等。

其次,在普法教育的基础之上,根据日常工作内容对普法教育进行从学校教师到家长学生多方面的评价。根据多地评价制度的调查中可以看到,虽然各学校考核细则不同,但是大体内容和基础板块没有太大差距,我国现阶段的普法教育评价机制比较统一规范。

二、现有普法教育评价机制的不足之处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在不断攀升。校园普法教育是否落到实处,是我国现阶段小学普法教育发展和评估的重要挑战。根据我国小学生法律现状,我们必须认识并解决在小学普法教育评价机制中的几个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普法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于普法教育的评价机制认识的不足。普法教育的根本是降低学生的受害率和犯罪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更好地健全法制社会。而现今很多学校的普法教育和评价仅仅是为了“评价”,而不是为了“发展”,对学生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更把普法评审当作一种日常的体制审核,仅仅拿出资料来应付。有的师生家长甚至认为社会上发生的种种案例离自己很远,这样对普法工作的不重视,直接影响着法律宣传的效果,在评价体制的完善和执行上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普法教育评价内容的脱离实际,重视知识宣传远远大于法律行为的培养,这也是影响小学生法律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调查可知,我国各地区的小学普法工作评价内容比较一致,我们以贵州省中小学生普法工作评价表来看,大多数板块都是资料审查为主,并没有重视针对学生的实践性法律能力评价,对于工作效果的评价仅占据20分,其中只有对学生抽查测试法律知识和学生犯罪实施两项涉及学生,评估方式也仅仅是抽查或根据行政部门的掌握来评分,上文提到的江苏省评价机制也是如此。至于其他省市的评价方式,虽然评价版块的名称有些许出入,但是大体没有什么变化。这样固定单一且脱离实际的评审方式,由于过于形式化,很难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如何健全小学普法教育发展性评价机制

要改善小学生法律意识,减少受害率和犯罪率,仅仅依靠认识到现存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各地中小学都在积极寻求普法的更好途径。2014年5月,一则关于开展小学生普法教育的新闻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江苏某地的一个小学校与当地法院积极联手,开展“法律进校园”的普法教育活动,特别是法院刑事审判庭以巡回法庭的形式,在小学校园内公开开庭审理一起盗窃案件,让全校300余名师生现场旁听了庭审,从而让学生了解法律、学习法律和遵守法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这已经使人们看到了我国各类机构对小学普法教育的重视,依据现存问题改革小学普法教育评价机制,以发展为主要目的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具体还要从意识、考核、评价等多个角度完善小学普法教育发展性评价机制,具体为:

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的就是普法意识的提高,要认识到法律不仅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授和法律活动的开展,更是要求学生从内心深处加强法律意识,从行动上真正做到遵法守法。而普法教育评价也不仅仅是一种书面评价,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它是一种要结合实际,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主要目的、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综合评价机制。

其次,在普法教育评价的各个板块中,简单表面的资料型评价板块可以适当减少,加强实践性的考核部分。学校可以组织多种联合实际的法律常识培训或者演习,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并在评价体制中设置专门的细致的考核标准,让学校在进行普法教育中真正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促使学校将表面性的法律宣传深化,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最后,在设置专门的实践考核板块的基础上,有必要针对小学生容易出现法律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考核评价。比如,在针对校园暴力、盗窃偷窃、防拐卖等在小学生犯罪和受害比例中较高的法律问题上,进行专项评价,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进行评判,在实际应用和可操作性上都要综合考虑,既要降低小学生的犯罪率,又要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肩负起了社会的希望,孩子的成长关系到社会每一个角落,小学生的年幼和脆弱更是需要整个社会的保护和关怀。在这个复杂的社会,小学生相关的法律问题常常成为焦点,而学校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教育部门,对学生的普法教育工作肩负起了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建立起小学普法教育发展性评价机制,是小学法律教育的关键环节,这需要我们根据社会的变化不断地完善评价机制,以指导法律教育,用心呵护孩子们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莹.从一起马铃薯种子案谈农村普法教育[J]现代农业,2014(03)

[2]温玉平.普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J]考试周刊,2011(89)

[3]刘丽虹,覃明勇,刘辉和.让“法律阳光”沐浴每个孩子[N]柳州日报,2011-08-02(008)

[4]颜华娜.普法教育:学校德育工作亮丽的风景线[J]小学德育, 2008(12)

推荐访问: 普法教育 发展性 探讨 机制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