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印刷王

印刷王

时间:2022-10-30 10:54:03 来源:网友投稿

他姓王,在职时依法行政管印刷,退休后以协会身份服务印刷,20多年与印刷不离不弃,局机关有人称他“印刷王”。

他就是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原印刷复制管理处处长、安徽省印刷协会秘书长王德明。

6年前,王德明从行政岗位退休,因省印协尚未改选换届,于是一直担任秘书长直到现在。退休这6年间,他为印刷所做的事更多。

为促进合作当桥梁

世界经济一体化广泛形成,“千里走单骑”的时代已经过去。印刷企业要想发展,就不能各自为战、互不往来,必须加强联系、取长补短、开展交流、密切合作,营造大联合、大印刷的格局。基于这种认识,王德明主动担当沟通业内交流合作的桥梁,着重采取了四项举措。

一是建立印刷企业碰头机制。

2007年,经王德明提议,安徽印协在印刷业重镇合肥召开了首次“合肥地区印刷企业碰头会”,12家骨干印刷企业负责人到会热烈交流。外地厂家闻知此会纷纷报名参加,继而扩大成“安徽印刷界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共谋发展的协商会”。这种企业间的碰头协商至今已举办9次,期间就遏制恶性竞争、改善企业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

二是举办“上规模包装企业合作发展论坛”。

鉴于包装印刷市场前景看好,包装生产合作面广、回旋余地大,合作愿望也较迫切,王德明顺势而动,邀请全省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包装厂以论坛形式合作,这得到了业界人士的热烈响应。2011年,“安徽省上规模包装企业合作发展高端论坛”在霍山举行,包括安徽新闻出版学院在内的15家企业老总签署了《合作发展宣言》,通过了《上规模包装企业合作发展框架协议》。次年他又在合肥举办了吸收部分书刊和商务印刷企业参加的第二次合作发展高端论坛,进一步扩大了论坛的影响力。

三是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启迪发展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成功经验能作借鉴。在王德明的精心挑选和悉心领导下,安徽印协代表团分别参观学习了深圳劲嘉集团、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淮南光华光神机械电子有限公司、皖南海峰印刷包装有限公司、北京雅昌艺术中心以及台湾印刷企业等。每到一地,协会都开展座谈交流,王德明带头发表观感,抛砖引玉,现场互动,大家获益匪浅。据了解,合肥鸿基印务有限责任公司正是通过参观学习,树立了加快发展的信念,破除了小作坊经营意识,从更新设备和加强管理入手,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现已成为合肥地区最有实力的商务印刷厂之一。

四是发挥省印协QQ群作用。

随着网络的深入普及,王德明及时与各会员单位沟通,督促其选择责任心强、平时坐得住的员工担任QQ员,安排协会人员担任群主,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将安徽省印协QQ群正式建立了起来,随即功能充分展现。目前QQ群活跃非凡,每天都有许多行业信息上群,企业间求职、购机、业务协作等事,来往互动频繁。省印协的通知、函告、短讯等也通过QQ群发布,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去年初,合肥一会员单位在QQ群上发诗一首:印刷行业浪涛涛,2012会更糟。企业如何去升级,转变机制心态好。

这首诗出来后立刻引起群内共鸣,促进了大家对形势发展的思考。

为遏制恶性竞争办实事

退休后的这几年,王德明深感印刷业的恶性竞争如狼烟四起,愈演愈烈。有家企业公开在合肥闹市区树起“全市印刷最低价”的牌子,一些厂家表面不打低价牌,暗地里互相压价,有的甚至连亏本也做,说是什么要建立人脉。恶性竞争直接干扰了价格秩序,妨碍了行业发展,也不利于企业间的团结互助。每谈及此,业内人士意见很大,纷纷要求协会协调解决。

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王德明沉思良久。用行政手段不行,协会无此职能;用点名批评的方式也不行,会引起强烈抵触。经再三考虑,王德明决定采用合理引导的办法解决。《安徽省书刊印刷工价指导价(试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于2008年4月应运而生的。

《指导价》出台绝非易事,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首先,要做大量的基础调研工作,把省内外书刊印刷现行工价摸清,达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安徽省的实际印装能力,测算出一个出版、印刷双方都能接受的、上下浮动幅度适当的基准价格。之后,按印前制作、纸张放数、印刷、装订和表面整饰五大项、十四分项、四十三小项的顺序排列,具体制订出每小项的基准价格和相关注释。等初稿成文,还需征求意见,修改补充,力求完善。彼时的王德明四处求援,组织成立了一个专门小组,在不脱产情况下承办此事,亲自带领小组调研、测算、讨论和征求意见,前后忙了近一年,终于让封面为深红色的《指导价(试行)》本与业界见面。

为使来之不易的《指导价》得到贯彻落实,尽快遏制恶性竞争现象,王德明代表省印协,分合肥、淮北、皖南三个地区召开书刊印刷企业“通气会”,在讲清来龙去脉的前提下,动员企业负责人签订《执行书刊印刷工价指导价协议书》,以增强各自维护大局的责任感;之后又在合肥举行了由出版社社长和大型书刊厂厂长参加的“出版印刷互相支持恳谈会”,进一步促进对《指导价》的理解与认可。

安徽印协《指导价》出台的讯息很快受到了国内同行的关注,一时间,来电、来信甚至来人到合肥咨询做法、索要资料的络绎不绝。

尽管王德明及其他团队成员做了很多工作,尽管满怀希望,但《指导价》后来的贯彻落实并不理想。受书刊印刷产能严重过剩、出版单位改制后追求经济效益、业内缺乏齐心协力等诸多因素制约,安徽印刷市场的价格秩序依然是动荡起伏,“树欲静而风不止”。即便如此,王德明对当初做《指导价》之事并不怨悔。他觉得为行业前途着想,办点实事理所应当,再说《指导价》的出现,毕竟能使企业谈价有据可依,毕竟营造了一种引导合理竞争的氛围,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忽视。比如,前文提到某企业在闹市区树起最低工价牌子,厂家后来自己也觉欠妥,主动将牌子撤掉。

为推动发展鼓与呼

王德明曾长期笔耕不辍,现在是电脑击键不辍,此状态已成为他从事协会工作的一件乐事。

说到他的写作,可追溯很远。“文革”前,他在合肥一中上高中,所做作文曾被当范文朗读,并登在学校的橱窗里。他入伍期间所投稿件,多次被《人民前线》、《东海民兵》等军区报刊采用和评奖。调到合肥军分区后,因出色执笔《合肥军分区简史》,荣记三等功。合肥籍战士丁晓兵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掩护战友而失掉右臂,王德明最先采访报道其事迹,所写通讯《理解万岁》在《合肥晚报》头版头条刊登,获当年“安徽省好新闻”二等奖。合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向丁晓兵同志学习的决定》,全市掀起学习热潮,为这位独臂英雄后来影响不断扩大、受到胡锦涛主席接见埋下了伏笔。

1987年王德明转业到安徽日报社和省新闻出版局后,继续写作不止。他撰写著名武术家、原安徽大学教授蒋浩泉的长篇通讯《中国功夫扬威美利坚》,被《羊城晚报》连载;他对黄梅戏表演名家马兰的专访《冰清玉洁马兰花》,在畅销杂志《音像世界》显著位置刊登;他以《封缸美酒醉英王》一文参加《消费时报》“鲁绣杯”征文大赛,获二等奖。临退休前,他还写出《对安庆市新闻出版业调研的思考》,在《安徽新闻出版(版权)信息》上全文刊登,省新闻出版局主要领导做出如下批语:“印刷处王德明同志关于对安庆市新闻出版业调研的思考很好。这种深入基层调研、善于总结提高、突出发展思路、加强支持指导的工作精神,应在局机关大力提倡。”

离开行政岗位六年来,王德明有较多的时间了解和探讨印刷业的情况。他发现,这个行业虽存不足,如前文所提打价格战等,但仍以积极向上、奋力发展为主流。很多印厂不断展现出的改革魄力、创新举措、大干场面和靓丽风采,尤其是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常常如浪潮汹涌般使他深受鼓舞,情不自禁地屡屡坐到电脑前,要把这一切如实反映出来,让行业发展得到舆论支持。

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他在全国各印刷专业媒体上发表文章已超过百篇,而且都是一稿一投。在每一期《印刷经理人》杂志上,几乎都能读到王德明的署名文章。其中,《一部十七个人创作的长篇小说》、《新锐柏星龙的腾飞之路》、《安泰家园》、《文王经验与印企借鉴》、《华云风范》等稿件,在《印刷经理人》刊登过后,受到读者的好评,也在业内产生了重要影响。

倾心于省印协会刊的编撰,让安徽印刷业有一个较好的信息平台,鼓舞行业向前发展,也使王德明费力不小。从过去共三十四期的《皖印速递》到现在已四期的《安徽印刷》,无不渗透着他这个副总编的大量心血,个中甘苦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王德明说,当最近得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意识形态极其重要”时,他立刻觉得苦尽甜来,“能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为印刷业发展做点贡献,也算不枉为人生吧。”

推荐访问: 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