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青田地名文化初探

青田地名文化初探

时间:2022-10-30 08:3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浙江省的青田县作为著名的中国石文化之都,素有“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本文对青田县的地名来源、更改和继承进行初步的探讨,对其进行大致的分类,概括总结该地地名命名特点,为今后青田县新的规划和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参考,让地名文化与三乡文化更恰当地融合,记录青田的淳朴风情,雕刻美好的滨江小城蓝图。

[关键词]青田地名 分类 特点 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103-04

徐梦(1991-),女,浙江青田人,浙江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本科生。

地名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它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与不同时代的自然、社会、人文密切相关。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现象体现的载体,无时无刻不在记录、反映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演变的轨迹,是重要的时代交际工具。随着浙江省“三改一拆”工程的进行,各地都在纷纷对旧城区进行拆迁改造,这也同时带来了各市县区域地名的保留和变更问题。地名作为时代进步的见证,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命名原则。对其研究工作更是这一阶段必不可少的重任。因为这样才能在前人优秀的地名基础上进行更好更科学的新地名规划,顺应大众接受心理,满足现代人的交际需要。

一、青田地理概况

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大部分为连绵的山地。浙南漓江——瓯江贯穿全境,水力资源丰富。2006年经历了浙江省滩坑水电站建设的重大移民工程。现辖3个街道办事处,9个镇,21个乡,15个社区,15个居委会,414个行政村,2786个自然村。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因此古时多灵芝、青竹等植物,同时还蕴藏有丰富的矿物——叶腊石,是青田石雕的主要成分。

青田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青田县建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但“青田”之名,始见于南朝时,南朝梁元帝(萧绎)所写《鸳鸯赋》中有“青田之鹤,即此山所产”。清康熙《青田县志》记载:“青田山,县北一里。旧志:山下有四,产青芝,故名。”所以青田又有芝田之称。宋郑缉之《永嘉郡记》载:“青田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北宋太平寰宇记》载:“青田县本松阳、括苍二邑之地,景云中析置,因青(田)山以为名。”如此可见“青田”之名来源有两方面的命名原则,第一是因山为名,即青田山,后此地常有白鹤栖居,故改名太鹤山。而县府所在地鹤城据南朝宋《永嘉郡记》载:“青田双白鹤,年年生子,长便飞去。”南朝梁元帝萧绎作《鸳鸯赋》:“青田之鹤,昼夜俱飞。”位于太鹤山下得名。第二是因物产青芝和竹青两种植物丰富得名。

“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青田凭借着依山傍水之势造就一代又一代敢于创新的青田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为当地赢得了“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的美誉。丰富精彩的地名来源故事传说更为其历史文化蒙上了神奇的面纱。

二、地名命名文化特征

依托自然和人文特色,青田的地名既展现了原生地名的魅力,又表达了新一代青田人勇往直前、敢闯敢拼的精神以及出国发展,回国投资建设,对未来抱有美好愿景的现状。尤为突出的是在近些年新建起的广场、房屋的命名上,如华侨广场,位于青田县火车站外面,突出了典型的侨乡特色,广场上飘扬着世界各国的旗帜作为象征,另外有东起秦观路,西至水南路的欧中街,辰光大厦、花旗街、华隆酒店等都寓意着对华侨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这些地名一定程度上延用了《越绝书》中最早总结出的我国古代地名命名中广泛使用的“因事名之”原则,充分体现了该地命名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下面从地理学的角度,依据《水经注》的地名渊源解释进行该地地名呈现的文化特征的分类汇总。

(一)因物产得名

1.以石头命名

青田盛产叶腊石,即为青田石,人们以此为材料,雕刻各种精美的动植物和人物并加工完善,成了著名的青田石雕,出自青田“方山”和“山口”为主。相传古时盘古开天辟地,女娲为补天用自己手上的鲜血滴在炉中炼成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五彩缤纷的云彩石,补天后还剩下一块。见其他的姐妹都为补天大业派上用场,唯独自己被人遗忘在角落,这块剩下的五彩石心中有些不平,于是就向女娲请求要到凡间为民服务。女娲同意了五彩石的请求。五彩石非常高兴,就飞啊飞,一连飞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了青田的大荒山落户。千万年过去了一直没被人发现。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一砍柴的樵夫发现了她,见五彩石质地柔软、细腻、晶莹、温润,可雕可凿,于是就将她挖回家用凿刀雕刻成各种小动物、人物等工艺品,非常逗人喜爱,于是就渐渐形成了青田的石雕行业。当地人为纪念五彩石下凡青田,就将她降落的大荒山称为“方山”,将方山外面的石口村称为“山口”,这两地的地名沿袭至今。而这块五彩石经后人探索,发现是矿物叶腊石。

此外还有很多地方以青田石命名,比如“封门山”“官洪底”“塘古”“白垟”等。这些地方因出产上等青田石而得名,像封门山,是青田县山口镇的一个矿区,该地产色淡青,质结细腻,微透的矿石,名曰“封门青”。为了更好地凸显和发扬石文化特色,在青田县新的《青田县城区地名总体规划》(2008—2020)路名规划方案里就规划了名为“石雕路”这条南起伯温东路,北至江南大道的新干道。

在北山镇移民搬迁前较为热闹的“白岩”,也是因村口有山,石白如玉,故得此名,亦名玉岩。从而也因岩石导致该镇行政区域内以“岩”字取名较多,如岩头背、大岩下等村名。

2.以植被命名

青田,好山好水好风景的浙南仙境,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肥沃的土壤,不仅盛产石雕,还适合于多类野生植物生长,如竹、芝、樟等,故有芝溪、箬坑、金竹湾等多处地名。就青田县滩坑库区北山镇过去和现在的村名来看,据当前正在编撰新的《青田县地名志》初稿和地名办相关编者介绍,就有以下几个地方。

金竹湾,因早年村居位于当地盛长金竹的山湾处得名。

黄大垄,因村居所在的山垄上长有一种木质坚硬称黄大的树木得名。

箬湾,因当地山湾盛产箬叶而得名。

梨柿山,因该村满山盛长梨树和柿子树得名。

田青寮,因旧时当地盛产染布用的田青植物得名。

毛竹湾,因村居位于一个毛竹生长又多又大,每根都有一百多斤的山湾处得名。

芋基降,因早年当地山岗上长有一种颜色乌紫的小毛竹,且山田和层基地上多种毛芋。

三木坑,当地盛长茂盛的杉木,故以方言“杉”和“三”谐音得名。

上同山,因村居位于盛长毛桐树山上头,方言“桐”与“同”谐音得名。

3.以生活用具命名

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狭小的村落地名中也无不展现,例如北山镇的雷轴解,因位于高山、多屋梯田、面积较小、耕田时再把雷轴和耕牛分解开。而另一个村吊笕,则因地处高山,水资源缺乏,为解决生产和生活用水,当地采用打通后竹节的竹筒用藤条吊起来作水笕引水得名。

(二)因故事传说得名

历史发展的轨迹,记录着青田一个又一个不同时代的风貌,不少街巷地名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传说着不一样的历史精彩。无论是事实还是传说,都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感恩戴德孝顺善良的传统美德,鼓励一代又一代青田人发扬光大。

1.以历史故事命名

青田县较为繁华的两条街道圣旨街和宝幢街,相传宋太祖八世孙赵希怿家初居青田城内新市巷,宋宁宗赵广下诏要赵与愿入宫的圣旨到达青田时,赵希怿一家在新市巷迎候,并举行隆重的接旨仪式,因而以“迎宝幢”之事导出“宝幢”街名。后人在今圣旨巷口为赵与愿立一座“璇源流庆”的圣旨门坊,此处亦被称为“圣旨门坦”。宋景献太子赵与愿故宅后辟为寺院,新市巷遂易名为新寺巷。

也有地名是为了纪念有历史功勋的名人,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之情得名,如“章旦”就是当地百姓为了缅怀和感谢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天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刘基。据《青田县志》记载,刘伯温当年到家乡青田体察民情,在山岭村宿夜,他想到老百姓挨饿,怎么也睡不着,便起床写奏章,请求给百姓减免田税,直到天亮才写好,他决心立即赶回京都。那天,洪武皇帝上朝,从太监手里接过刘伯温的奏章,边看边念:“青田,青田,叠石成田。田无水,民无粮,赋粮减半,减半再减……”当洪武念到“再减减半”时,只见刘伯温从容地跨出一步,面对群臣道:“万岁降旨:青田赋粮减半,减半减半再减半!”洪武帝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刘伯温出的好主意。可是君无戏言,只好同意减掉青田田赋。青田百姓感激刘伯温,就把他通宵达旦写奏章的村子,取名为“章旦”。

除了上述与侨乡历史名人相关的故事外,也有和平民百姓相联系的。

北山镇已因移民被淹没的郎回,据《青田县志》载:“谢灵运(南朝永嘉郡太守)过此溪,有二女浣纱,谢嘲以诗曰:浣纱谁氏女?香汗湿新雨。对人默无言,何自甘辛苦?女曰:我是潭中鲫,暂出溪头食;食罢自回潭,云踪何处觅。忽不见,遂回,逾三里遇弟连,与之偕回。后人以康乐回处为大郎回,连回处为小郎回。”

2.以神话传说命名

精彩的故事、唯美的神话无不体现着地名历史渊源的悠久。古时候人们最爱神话,相信神灵。如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龙现,就源于这样一段传奇,相传有龙在此休息出现,并且下了十八个龙蛋,故有了十八龙潭河龙现一名。

而在北山镇的调研资料中也有,像天师桥下,后山有块奇石,腾空向前伸出五米左右,相传早年张天师行法在此赶石造桥,被称天师桥,村居位于此桥下面。张坪龙,传说早年有龙飞来停在该村一座山上。

(三)因自然山水得名

青田属括苍山余脉和洞宫山脉。地形复杂,切割强烈,千嶂万壑,山地占89%,水面占5%,平原仅占6%。座落在瓯江之畔的美,四处环山,同时促进了临江路、塔山大桥、马鞍山路、西门桥、太鹤大桥这些街道桥梁的兴起,联结了青田与外界经济贸易往来,方便了海内外信息的沟通交流。像“山口”一地除了与地产石雕相关外,还是地处四都港,方山坑,小平坑三条溪流的汇合处,古称“谷口”或“三口”。后又因四周环山,地处溪水的出口处,改山口。著名的红军革命根据地万山乡则是地处群山之巅,云雾缭绕得名。

1.以山体命名

地形地貌对地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在以村居地名中,较为多数的是山的地貌情况得名。使用“山、岙、坳、岭”这些词作为地名通名居多。

山,如北山,因坐落在青田县旗山的北面而得名,这个地名也是全国以方位命名较为普遍重复通用名。而据此次调查的不完全统计,在北山这个镇下辖的行政村(包括废村)中共有43个,占总村名的比例约为14.3%。其中有像“肖山”这样因山体形似“肖”字得名,也有因当地住户姓氏较多命名,如陈山,早年当地主户多为陈姓人家;吴山,吴姓先祖始居当地山头下。其他则为村居和山的地理位置关系得名,如山后、对面山等。

岙,《汉语大字典》解释为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为岙,也作嶴,为山坳近水之处。山或丘陵间的较低处,多为穿过山岭的通道。这两个字在以山体命名的地名中运用都较为广泛,都有平地之义。两者释义的区别在于后者“坳”是需要跨越分水岭山脉高处的要隘平地。如坳头是村居位于山坳外头,而岙底是位于山岙底头(里)。

岗,《汉语大字典》解释为高起的土坡和平面上凸起的一长道。如横山岗,因早时当地一条直通景宁的道路横穿此地山岗而得名。还有上岗、中岗、底岗等。

2.以水体命名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和水相关的建筑往往是最早人群聚居产生之地,所以也是最耳濡目染的地名来源。使用较多的有“溪、塘、坑、湖”。

溪,山里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沟。青田有大溪、小溪汇入瓯江,故而位于溪边的村落往往以此为名。像浙南明珠“温溪”,村旧称安溪,据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程氏宗谱》记载:“安江(瓯江)皆山,溪水绕其间,故曰安溪。”后因当地方言“安”与“温”同音,且又靠近温州,本世纪40年代改名为温溪沿用至今。还有海溪、石溪、芝溪等。

塘,堤岸,堤防和水池之义。古往今来山塘水体牵连。如塘头,此地山上原先有一山塘,因村居位于山塘上头而得名,又名堂头。而垟塘则是村后靠山,面对田垟,村中有塘,可容秧苗32个。方言“秧”和“垟”同音,故名。

坑,形声。字从土,从亢(ɡānɡ),亢亦声。“亢”意为“管道”,引申为空心、空洞。“土”与“亢”联合起来表示“土地中的管道”。本义:地洞。地道。转义:地穴。山水的冲蚀必然形成水坑,旧时多数村落附近就以此作记号,方便寻找。如沙坑湾,地处山处坑边多沙得名;坑边,位于当地水坑边上。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山镇下辖的行政村(包括废村)中共有以“坑”为名达30个,占全部村名比例为10%。

湖,是指陆地上聚积的大片水域。如湖云源、湖边、高湖等。

3.以田地命名

除了山水外,田地也是自然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耕文化的基础。像坳田,因处山坳,有平坦农田山间的平地;而上排田,因早年有上下两排田,村位于上排得名。与此相关运用在地名上较多的词语是“垟”字。垟,田地(多用于地名)。像黄垟乡、汤垟等。北山镇历来农业经济较为发达,所以地名中带有“垟”字也颇多。如垟湾,因村居位于田垟转弯处而得名。西坑垟,因村居小坑西边,有一片开口的田垟得名。

(四)因典型建筑得名

1.以寺庙命名

佛家文化在中国一直根深蒂固,同样地名文化也受着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人们往往因为在这些寺庙附近,带着祈求平安的心理,将一些地名和此相关联系。如“马佛宫”,因早年当地山上有座叫马佛宫的古庙而得名。原无人居住,因地处行政村中心,渐有村民在此建房,形成自然村。“龙公岙”,当地山岙旧时有座龙公殿;“庙边”因位于当地山上古庙边得名。大奄背,当地古庙的山背,俗称庙为“庵”,后因方言谐音该“奄”。

2.以亭台命名

亭台楼阁向来是人们聚居休闲的最佳圣地,所以在一定条件下,人们便会因亭相聚、相识、相居。故而以亭命名不足为奇。如“火烧亭”,原先有座凉亭,被烧毁后有人在此聚居建村。茶亭下,当地有个供过路人休息喝茶的古凉亭,该村居位于此亭下方得名等。

3.以草寮命名

寮,《说文》解释为从宀(mián),表示与房屋有关,古时较多以草和泥土作房屋建筑的材料,所以有草寮之称。青田县的船寮镇,起名就是早年宋时渔民在瓯江捕鱼,晚上停泊在江边,用草寮定居,用船捕鱼,后聚居成村。北山镇下的自然村也有“寮”字地名,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房屋,二是由于方言谐音的变化。如“安寮”,旧时多为草寮,当地称盖层为“安寮”,意为在此安居乐业(吉祥祝福)。但上寮,则是因位于当地山龙的上首,本为“上龙”,出于方言“龙”与“寮”谐音,才易名故,与草寮无关。

4.以桥梁命名

桥多建于交通要津,方便两地人们的来往。也是交际的重要识别标志。所以很多村落便在桥梁建筑旁逐步形成。如舒桥乡,据传最早在此居住的人由福建迁入姓舒,并在双溪口修建一座石板桥,因此得名。北山镇的高桥背,因外寮到该村原有一座古桥村居在古桥上首。

5.以窑洞命名

窑,有以下两种解释是作为地名常用原因,一是烧砖、瓦、陶瓷器的构筑物,二是为采煤而凿的洞。在北山镇就有梅窑,旧时当地设满煤窑,这在青田其他地方也非常常见,烧窑时冒起一股黑黑的浓烟,村人称此煤烟,故以方言“煤”与“梅”谐音。另有瓦窑山,因早年当地山上有座烧制砖瓦的土窑得名。

(五)因方言语音得名

语言作为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地名的改变。青田方言因地理上通丽水和温州,所以存在着复杂性。不过该地普遍使用的是吴语东瓯片方言,是狭义温州话的一种,同时也由于历史悠久,受临近方言的影响较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甚至还存在古语词。故在地名的命名上也就考虑到了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义上的相通和差异,为了美化方言地名,也为了更便捷地传递青田各区域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保留稀有的古时文明,采用了谐音、同义的词汇来替代和规范有歧义的地名。

1.以方言谐音命名

如青田县滩坑移民库区北山镇独有的北山腔。“大”与“驮”,“龙”与“寮”,“担”与“坦”等。为方便就将前者易为后者,如驮坪田,因当地有一片大而平整的田垟。故以方言“大”与“驮”谐音得名。七坦村因早年当地有一坵七担的大包,故以方言“担”与“坦”谐音得名。类似的有下龙改下寮,九山变周山,杉木坑变三木坑等。

从方言谐音的角度出发,促使地名字形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和保留当地地名上的方言文化。然而随着时代变化,人口搬迁流动,令后人更为担心的是具有地方特色、语音特点的方言地名的消失,为更深层次的地名文化研究设置障碍,特别是吴语青田片的方言地名。

2.以方言本身命名

此外有对物体不同称呼改名的,就像民间有将蛇叫做小龙一样性质。如北山镇的大苗湾,相传早年当地山湾常有老虎出没,由于当地人成老虎为大猫,故以方言本身和谐音称大苗湾。同样的当地人将淤泥田称为烂烘田。称玉米为苞罗,既有苞罗山,当地多种玉米。鸡母洞,当地山上有个山洞,以前周围农户养母鸡经常到此下蛋,方言读鸡母,为了书面美观,有的地名就改雅化,如文岗头本名坟岗头。

以方言本身命名的原则能够更加完整地保留当地方言特色,不过也阻碍了与外界更好地沟通,所以怎样让旧时地名在新时代中传递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六)因数字得名

除了上述总结的较为普遍的命名分类外,另有最易简便记忆的数字地名,在之前也有涉及,现在补充几个,如十八欠,听着很奇怪,但是确实因为该地地处高山,道路弯曲迂回,到此要翻过十八个山湾得名。还有六岙、三格、十八砾、第二坪。

三、地名命名文化内涵

通过对地名文化特征进行分类归纳研究后,结合相关书籍资料,初步总结概括为以下两方面最为明显的地名命名文化内涵。

(一)自然地域文化

从地缘形貌类的山岳体系和水系地名可知自然要素是最丰富的地名文化体现,它显示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中地形地貌要素的关注和依赖,体现了人们的方位观念。

青田县著名风景区石门洞,得名于当时人们看着洞口左右两峰壁立,高数十丈,对峙如门。相似的有方山乡的奎岩庄村,村后有两巨石夹峙如门,始祖建居巨石下,故名岩下庄,后人又看似形如头盔,“奎”与“盔”方言同音易名。

位于瓯江下游的平演,溪流较平,古称平溪,后经多次洪水冲击成一片溪滩堰,改平堰,字义关系将“堰”变“演”成现在地名。可见这些地方的命名与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些密切联系,也具有审美特性。

(二)人文地域文化

另一显著的地域文化内涵就是体现在由于经济商业活动产生的人文色彩。三乡文化的美誉就是最好的印证。因为当地人以从事石雕行业谋生的较多,所以出现了各色和石雕相关的地名,譬如“山口”“方山”“石雕路”等。同时随着出国创业闯荡的人群不断扩大,华侨回国投资建设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故类似于“华侨广场”“辰光大厦”“花旗街”这种寄予华侨事业兴旺发达希望的地名增多。此外对因历史名人故事而来的地名保护也突出了当地人怀旧的心理。

同时,一个村居的发展必离不开人类的出现,所以姓氏命名是每个地方最为普遍的现象。如周岙村始姓蒋,为蒋岙,后蒋姓衰落周姓发达改为周岙。方山乡裘山村,因裘姓发展较好得名。另有倪岸,始居倪姓,筑室于溪岸边,这些村庄都是姓氏人文和自然山水结合,既有以最先入住居民的姓氏命名,也有以发展较好姓氏为名。以姓氏命名自己的聚居地,既易于和周围其他地名进行区别,命名规则简单易行,又能反映当地人的宗族观念。

四、结语

语言和地名都作为传播手段在人们之间相互传递,地名具有记忆、区别、教育、纪念、标志灯不一样的功能。冯骥才曾在《地名意义》一文中说到:“如果你崇敬这地方的文化,这地名就是一种尊称;如果你对这地方有情感,这地名就是一种深挚的爱称。比如故乡的地名。”

我的故乡青田作为一个定位于“具有浓郁侨乡风情的现代化滨江小城市”,它的发展是渐进式的,在继承地名基础上的创新,让人们更多想到的和看到的是对三乡文化的重视推广。从而让我们很少能够感受和触摸到旧时在地名命名上的宗教色彩,更多感受到的是在依托山水资源,地名采词用词的独特意境,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让地名专有化得到充分认可,使其更加稳定。地名文化建设应遵循地名演变的规律。一是尊重历史、努力挖掘地名的历史文化价值,注意保护地名的地域、传统特色。二是善于创新。本文体现的青田地名文化知识仅是众多青田地域文化的冰山一角,为作者个人的初步认识,更深的研究仍需时间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王晶晶.浅谈中国的地名文化[J].商业文化,2007(7):

250.

[2]侯友兰.绍兴地名文化初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3,3(6):63-68.

[3]胡建东.初识地名[J].上海城市规划,2010(4):63-64.

[4]华林甫.中国地名学史考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5]刘美娟.中西地名命名及文化意蕴比较[J].浙江社会科学,2010(9):104-108.

[6]孙冬虎.地名史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7]浙江省民政厅.浙江区划地名溯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8]青田县志编纂委员会.青田县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9]《方山乡志》编纂委员会.方山乡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丽

推荐访问: 青田 初探 地名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