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是贵州民族音乐研究会的主要发起人,长期担任学会的领导工作。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重庆长江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省群众艺术馆工作期间,他创办了群众文化辅导杂志《音乐·舞蹈》,培养了一批音乐、舞蹈创作和编导人才,在国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被誉为小《人民音乐》、小《舞蹈》。他多年从事群众音乐辅导,经常为省内举办的各种文化馆(站)音乐干部、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班、电大音乐班和各艺术院校音乐专业执教,编写了《旋律主题及其发展的技法》、《简谱和线谱对照速成》(合作)等教材,培养了为数众多的音乐人才,学生遍及全省各地,不少人已成为当地的业务骨干;他的学生写的歌曲,在省内各项征歌评奖中,分获一、二等奖。
1979年元月,受馆委托向全省县文化馆(站)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发出关于编辑、出版《贵州少数民族民歌》及《民族器乐曲》的通知,并于同年11月份,在安顺主持召开了编辑工作会议,会后省艺术馆陆续编辑、出版的《贵州彝族民歌选》(张中笑主编)和其它民族的民歌选集和器乐曲选集等资料,此项工作的发动和部分完成,为后来我省四大音乐集成工作的全面铺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张中笑勤于音乐创作,发表了歌剧、舞剧(蹈)、影视、声乐作品300多件,获省级以上奖60余次。《园里牡丹伴芍药》(阮居平词)获文化部首届“群星”大奖;《拉太阳》(蒋琴英、曹继斌词)获首届贵州省政府“文艺奖”一等奖;《黄果树瀑布》(阮居平词)获1984年首届“贵州好”征歌一等奖,20多年后,又获2008年“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十大优秀歌曲”奖。他创作的歌词《林城情依依》(罗斌曲)和《林城贵阳美》(马伯龙曲),前者被评为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的“颂林城,唱贵阳”新歌演唱大赛的“十大金曲之一”,后者被制作成MTV广为播放,创作圈内戏称张中笑是词、曲两栖作家。
张中笑的业绩是多方面的,然而最大的亮点当数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成果。数十年来,他致力于贵州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和研究的组织工作。多次深入侗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彝族、水族村寨学习、采风,潜心研究几十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思绪录》、《民族音乐学与贵州》、《侗族玩山与玩山歌》、《真、善、和谐——论侗族大歌之美》、《歌乐—民族音乐学分类中的新成员》等文章数十篇。《歌乐—民族音乐学分类中的新成员》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于2004年12月“第四届全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作会议暨表彰会”期间举办的“文艺集成志书学术研讨会”上宣讲,引起强烈反响,被评为优秀论文,收入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编的《群言揽粹》(文艺集成志书学术论文集)中。
对侗族大歌的研究,是张中笑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研究的浓墨重彩之笔。
1958年,十八岁的他有幸走进了黎平侗族民间合唱团,那里聚集了全县最好的歌师和最好的歌手,简直就是一个侗歌竞技的大舞台,歌师、歌手们尽展绝技,令张中笑目不暇接,他日以继夜的聆听歌手们的精彩演唱,向歌师们讨教,记录侗歌,感受侗歌,侗族民歌深深的驻进了他音乐记忆的王国中,1964年他以这些精彩的侗族大歌旋律为素材,写出了他毕业作品的代表篇目——大合唱(组歌)《侗寨的春天》(韩乐群词),受到了他的恩师吴祖强先生及北京音乐界有关专家的好评。他后来回忆说:“那段经历,是我音乐人生中的一次洗礼,使我获得了取之不谒、用之不尽的宝贵音乐财富,甚至影响了我整个的音乐人生。”
是的,他对这段经历刻骨铭心,对那些给他教歌的歌师、唱歌的歌手刻骨铭心,对那令人神往的“天籁之音”也刻骨铭心,在他饱受了八年之久的西洋系统音乐教育之后,仍然回到了他的故乡,回到了令他刻骨铭心的民族音乐海洋之中,他的绝大多数音乐作品都显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与贵州地方风韵,他坚定的走着民族音乐创作之路;在探寻民族音乐文化宝藏的路上,几十年艰苦跋涉着,始终以贵州各民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作为他研究的对象,又以侗族大歌作为主攻目标。
1978-1995年的10多年间,他承担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之《侗族分卷》的主编,执笔写了《侗族民歌述略》,对侗族南、北方言区的民歌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还写出了《多声民歌——嘎老介绍》等。1997年,他又在《中国音乐学》上发表了《真、善、和谐——论侗族大歌之美》一文,充分揭示了侗族大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上世纪末,他發表了《走近侗族大歌》一文,开篇便写道:“近一时期,先后接待了山东电视台的‘走四方’节目组,中央电视台‘文艺寻根’栏目组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峡之声电视节目主持人和记者的采访,题目集中在:什么是侗族大歌?它有多长的历史?侗族大歌的被发现有什么意义?侗族大歌有什么特色?如何欣赏侗族大歌?如何评价它的社会价值?侗族大歌的将来怎样?深感,侗族大歌虽然名声远播,但圈外人却知之甚少,或仍感陌生,我想用最简短的文字,把这些问题综述出来,以使广大读者对这一艺术奇葩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表现了一个本民族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正是这种可贵的责任感,驱使他于2002年在黎平召开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会第九届年会,确定了“侗族大歌研究”作为大会议题之后,提出了编辑出版一本统览五十年国内外学者研究侗族大歌重要论文的“文献”的创意,得到了领导的支持。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主编的《侗族大歌五十年》问世了,他为该书写了《撷芳千里侗乡 研读五十春秋——侗族大歌研究50年回眸》的长篇导读文章,引领读者走进侗族大歌研究的殿堂。
2003年8月1至2日,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组织召开了黎平县“申遗”办公室请北京专家们起草的侗族大歌《申遗文本》(专家讨论2稿)论证会,由于张中笑在侗族大歌研究领域的成就,他被邀请作为省内首席专家与会,与来自北京、上海、广西等地的专家学者一起对《文本》进行论证。8月5日的《贵州都市报》以《侗族大歌的‘申遗’之路》为题进行了报道:“研究侗族文化长达35年的张中笑教授认为,要在申报《文本》中对侗族大歌的相关概念进行解读,力求准确的表达出侗族大歌的精深内涵——因为这个侗族大歌的申报《文本》在将来不仅是侗人的范本、贵州的范本,甚至还将是中国的、世界的范本。”“张中笑教授在会议结束时总结发言,他希望《文本》能够说明侗族大歌的价值,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族群的和平以及和睦相处,侗族人民勤劳质朴的人生观、价值观。”他还说:“在音乐上,大歌有完美的形态,是一种流动性的艺术形式,在表演上是一种独特的传承方式……”后来,张中笑教授对我说:“其实,我发言的中心是:侗族大歌是一种艺术形式,正如大会讨论的《文本》所说的那样,我们不应用泛文化的观念来否定它;但是我们的确应该充分的认识到侗族大歌是一种文化 ,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传承体系。”
张中笑教授认为侗族大歌绝不能只作为一种艺术品种来“申遗”,一定要把侗族大歌作为一种文化,民族的文化来“申遗”。后来,他被省文化厅邀请作为正式《申遗文本》的起草人之一时,他在《申遗文本》的“推荐项目的内容简介”一栏里,执笔写上了“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多声歌的总称,包括大歌、声音歌、叙事大歌、童声大歌、踩堂歌、拦路歌。‘众低独高’是其传统的声部组合原则,‘优美和谐’是其鲜明的艺术品格,歌师教歌,歌班唱歌,呈全民性的传承方式,以歌传文是他神圣的社会功能,它所承载和传递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等至关重要的文化信息。”
侗族大歌“申遗”终于成功。联合国科教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专家写下了“侗族大歌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评语。
2010年,他毕生研究侗族音乐文化的专著《侗乡音画》问世以后,原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余未人写了《情真意切说侗歌——读张中笑先生的〈侗乡音画〉》发表在1月22日的《贵阳晚报》上,文章说:“作者是我省承前启后,至今活跃在侗族大歌领域的首席侗歌专家。他笔下的侗族大歌自然更有深意。这本书也是作者对侗族音乐和自己音乐人生厚积薄发的书写。”
几十年来,他编、著出版了《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贵州民间音乐概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本土乐话——贵州大学音乐家论坛》、《贵州少数民族祭祀仪式音乐研究》、《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等论著;参与编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任戏剧分支副主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贵州卷》、(任常务副主编)。成绩突出,获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颁发的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个人二等奖”。在他编、著出版的诸多论著中,《贵州民间歌曲概论》作为一个省级学术成果能够被教育部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全国尚无先例,可喜可贺。但最为难能可贵的还是他主编的《贵州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集粹》分量最为厚重、反响最为强烈、文化价值最为珍贵。《集粹》包括七篇专著;苗族篇《千岭歌飞》(王承祖编著)、布依族篇《好花正红》(李继昌编著)、侗族篇《侗乡音画》(张中笑编著)、土家族篇《武陵土风》(高应智编著)、彝族篇《乌蒙古韵》(胡家勋编著)、仡佬族篇及水族篇《山奇水秀》(张人卓、李继昌编著)、芦笙篇《芦笙乐谭》(杨方刚编著)。《贵州日报》、《贵阳日报》、《贵阳晚报》纷纷发表了多篇评论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些宣传评价中,又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音乐类)核心期刊、中国向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音乐理论刊物《中国音乐》2010年第4期上发表的由著名音乐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名誉会长、博士生导师冯光钰、田联韬,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常务副会长赵毅等教授,中共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谌贻琴及我省著名学者何光渝、段丽娜、龚妮丽等人写的10篇评论文章最为醒目。这样高的规格,这样庞大的阵容对一套丛书的集中评论,在国内尚属先例,在国际上也不多见。冯光钰说:该书“为人们提供了可资重视的音乐文化视点,同时也可领略到这些民族音乐的现代意义”。田联韬说:“贵州省的民族音乐学家多年来已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学术群体,他们相互学习,密切配合,分工合作,多年来,已经先后完成多项集体性的民族音乐学术成果。此次他们又完成了一项规模更为宏大,覆盖更为全面,考察研究更为深入的集体性成果,开创了我国以省区为单位全面编撰、出版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研究专著的先例。而且,他们在筹划之初,就提出‘学术性、趣味性、可读性’的写作原则,力求使音乐学术著作既有充实的内容,又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这种意向与实践也是对我国音乐学术界十分有益的启示”。段丽娜说:“这是一个战斗不息奋斗不止的群体,张中笑作为学术带头人,他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刘延虹博士说:该丛书之一“《侗乡音画》的作者张中笑先生又是这个值得尊敬的学术群体中,至今还活跃在学术研究、教学和创作第一线的领军人,他在侗族音乐研究理论与实践方面丰厚积淀,在学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探索、创新精神,以及他对民族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等,皆为《音画》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湖南岳阳大学音乐系主任王俊教授的评论文章直接以《多元文化中的音乐 音乐中的多元文化》为题,充分揭示了该丛书的音乐和文化精髓;谌贻琴部长以《对‘多彩贵州’的深层思索与理性认知》为题,充分肯定了该丛书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何光渝说:“我确信,这一套以民族分为7卷,近200万言丛书的出版,对于贵州民族音乐研究而言,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标志性、拓展性成果”。龚妮丽从“音乐人类学的视野”、“音乐标本自然生态的复原”、“新颖灵活的文本书写”三个方面进行評论,归纳成文章的标题《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解读的新尝试》,“无疑对我们今天的民族音乐研究有着深刻的启示”。赵毅教授更是充满激情地说,该《集粹》是《一套必将载入史册的音乐文化丛书》!
张中笑教授的确是一位勇于探索与创新的学者,他对各民族音乐进行形态研究时,不拘泥于西洋的音乐理论和我国汉族的音乐理论,面对客观实际,有许多理论创新。比如,他在研究水族民歌的论文中,把水族标志性的旋律命名为“族性歌腔”,1982年在研究布依族二声部民歌的论文中,把由do、re、mi、升fa四音列构成的大、小歌的调式定名为“三全音四声调式”,这些成果均已被国内学术界所引用。特别是在器乐集成《贵州卷》的编篡过程中,针对侗族和布依族客观存在的一种由歌声与器乐声构成多声关系的音乐品种,提出了冠之以“歌乐”的学术主张,得到了全国器乐集成总部和编审专家们的认可与肯定,将“歌乐”纳入了《贵州卷》编辑体例的分类框架中。总部副主编袁静芳教授在1992年《贵州卷》初审会上说:“‘歌乐’类的提出,会产生很多影响,会影响到民族音乐的分类。要争取得到国际上的承认。”
在这些辉煌的成果面前,张中笑教授却感概地说“面对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我们所取得的那些成果,只不过是沧海中之一粟。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学术界的鼓励与鞭策。令我十分欣慰的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常常念叨:几十年我们遨游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真是卯足了劲、过足了瘾,能为宏扬传统音乐文化而奋斗,终生无悔!”
1997年8月,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七届年会在贵阳召开,中国音乐家协会老主席、德高望重的吕骥先生莅临指导。会后,张中笑教授偕夫人舒宝琴研究员再次去吕老住处拜望,与吕老畅然交谈,兴之所至,吕老欣然挥毫,写下了“终生奉献”四个大字,并附笔“一九九七年八月书赠张中笑、舒宝琴贤侣存念,吕骥题”。吕老的题词,正是对张中笑先生几十年音乐之旅的最高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