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强调生活化。
关键词:音乐;生活;体验;快乐
一、音乐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社会是熔炉,生活是教科书,生活中处处都充满音乐。音乐教育不要拒绝社会,而應融入社会;不要脱离时代,而应走近时代。
1.关注音乐动态,紧跟时代步伐
在快节奏的当今时代,音乐生活丰富多彩,不断更新,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很强烈的兴趣,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当前的音乐动态。在歌曲的选用上,可引入一些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歌曲或乐曲,以及适合学生欣赏和学习的影视金曲、校园歌曲等内容,利用课前、课末五分钟进行欣赏或演唱,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儿童歌曲《快乐天堂》,这首歌抒情、优美,赋予激情和想象,带有一点通俗歌曲的风格,孩子们很喜欢这首歌曲,于是把它带进课堂,以快乐的表情导入,把微笑和音乐联系在一起,把它融入音乐,融入歌唱,接着教师便循序渐进,不断挖掘快乐的素材,让学生明白快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快乐的天堂最重要是勇敢面对失败和沮丧,充满信心和希望!
2.走进自然世界,提高学生音乐能力
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雷声、流水声以及各种动物的叫声,农田里人们劳动时发出的声音,街道上各种车辆奔跑时发出的声音和鸣笛声……凡是生活世界中的一切生活资源都可以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学生能很快的领悟其中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感受和表现音乐。如在教《雨》一课中,先给学生呈示一组自然界的音响(细雨声、大雨声、雨滴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界中,通过一段表现小朋友在雨中嬉戏玩耍音乐的欣赏,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构架起学生音乐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再通过听一段富有雨中情趣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听着音乐和着节奏自由表演,这一过程,使学生在体验音乐作品美的同时,也掌握了音乐技能,增强了对音乐的表现力。
二、结合学生生活创新音乐教学方法
1.以日常生活为源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参与体验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音乐对儿童来说不是表演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不应该将儿童束缚在由音符组成的抽象枯燥的世界里而应该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如《国歌》的教学:先从学生生活中最爱的“扫机关枪”游戏引入。师:同学们,课外玩过“打仗”的游戏吗?生:玩过!师:好玩吗?老师想和大家玩个“扫机关枪”的游戏,愿意吗?生:愿意!师: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模仿的声音最像,现在开始……一下子整个教室沸腾起来。“哒哒哒”声此起彼落,这时老师走到钢琴边,弹出了“哒哒哒”“哒哒哒”三连音的节奏,慢慢地,绝大多数同学的“扫机关枪”都成了整齐的“哒哒哒”“哒哒哒”的节奏了,这样,学生轻而易举地读准了较难掌握的“节奏”。
2.拓宽学习音乐的渠道,变封闭的课堂学习为开放的音乐学习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科学不断地发展,学习音乐不仅局限于学校课堂,要把封闭式课堂变成开放式课堂,课内外衔接,校内外互补,比如欣赏音乐会,观看演唱会,观看文艺晚会,参加学校文化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另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课堂内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多渠道地学习音乐,交流每人所摄取的音乐信息,通过互动式的音乐交流学习大大释放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潜在能量,给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在欣赏民乐合奏《瑶族舞曲》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场面?瑶族的风土人情是怎样的?……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网上查找这些相关资料,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这样就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成为发现、探究和创新的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注重强调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到原始的自然音乐环境中去,从最原始的音乐活动起步来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为歌曲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更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果歌曲易于用动作表现的话,应尽量启发孩子们结合生活,发挥想象,自编动作来表现歌曲。如在教唱《洗手绢》这一课时,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创编出很多优美的动作来,唱“红太阳,白云彩”时,有的同学用双手模仿红太阳,或用双臂在头顶波浪模仿云彩,在唱“妈妈洗衣我也来”时,大部分同学都用动作小跑步来模仿我来时的样子,在唱“自己洗来自己晒”时动作就更多了,小朋友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洗手绢的经验,模仿出各种各样的洗手绢姿态,如双手搓,如放在搓板上搓……学生对自己编的动作特别喜欢,也记得很牢,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编动作的活动中,在表演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运用生活化的评价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评价应将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把评价融进教学的全过程,使自评、互评和他评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建立自信心,运用生活化的潜能,建立自信心,运用生活化的评价则更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例如教师在课堂中留出十分钟时间,开辟了“请您做老师”、“表现我自己”、“流行十分”等栏目,让学生去演唱、演奏、创作、交流、教授、赏析等。
在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伴随人们终身。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说过“音乐,有人将她比作花朵,因为她铺满在人生的道路上,散发出不绝的芬芳,把生活装饰得更美”。音乐课堂教学应贴近生活,参与生活,学校音乐教育也应做到:将学生带进广阔的时空,不只是课堂;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不只是课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只是成绩。
生活本身是美的,有了音乐的生活会更美。音乐教学生活化,必须充满活力,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学生生活音乐化,必须充满成功与欢愉,成为学生一生最可怀念的金色时光。
作者简介:
王慧(1983.12—),女,汉族,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人,教师,单位:中卫市第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