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吴诚真,中国首位道教女方丈

吴诚真,中国首位道教女方丈

时间:2022-10-29 17:18:02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u4wiy]?On4M^?i}主任劝她报考大学,吴诚真以一句“我想做何仙姑”回绝,被视作另类。参加工作后,每逢筵席应酬,她都把“丑话撂在前面”——滴酒不沾,只食蔬果。平日里,“吃素菜、留辫子、喜放生”。年纪轻轻的姑娘家,不爱涂脂抹粉,每天下了班就关在家里读《道德经》、《玉露金磐》、《大小圆觉》,尤其要看《何仙传》。刚刚传入内地的港台歌曲,她从不跟风,嗓子痒的时候就哼“横子上下是十方,昆仑顶上是家乡”。

老照片中,20几岁的吴诚真生得不丑。旧友回忆,她当时是村里的会计,“工作稳定,体貌端庄,四里八乡的常有人来提亲”,其老父曾“拿农村的大扫帚,追着、赶着姑娘去相亲”。这一赶,直接把幺姑娘赶进了武昌长春观。父母离世后,吴诚真又将虔诚的二姐接进观里,与自己同居一室,同睡一榻。

在道友信众口中,常能听闻有关吴诚真的一些个“灵异事件”,这让身居丛林之首,位列全国道教八大师之一的女方丈,更具几分神奇色彩。传得最多的,便是她去麻城拜谒一位羽化的大德高道“斋公”的肉身塔时,曾与斋公的“附体”对话。“附体”一说,在佛道两教中流传甚广,道称“附体圆光通事意”,佛密宗讲“夺舍法”。此事还被湖北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管的杂志《大道》摘登。吴诚真对此笑言“信则有,不信则无”。

都说她是个会“折腾”的道人。除了大张旗鼓扩建宫观引得众说纷纭外,她在当地政坛、媒体、民间也甚为活跃,常有“开创之举”。比如在长春观里办“鹊桥会”,吸引青年男女“抽取爱情上上签”;兴办“家居和谐之道”讲座;为道士申办“社保”、“医保”;道士去高校“与留守大学生一起过年”等,都曾轰动江城。而在她的推动下,长春观素菜馆、百草堂、自制月饼,在武汉已经颇具名望。2004年9月,武汉“国际旅游节”期间,她在观内主办“道风神韵文化周”,共接待游客11000人,门票、经忏、功德收入合计超过20万。即便如此,吴诚真还是觉得无法与隔江相望的汉阳归元寺相比拟,“我们是穷则思变。”

她有舍亦有得。经常性地捐资、助学、赈灾,使她在湖北道界和信众中威望极高,在今年7月武汉民宗委和道协举办的“升任方丈民主测评会”上,吴诚真的提名获得全票通过。她也因广结善缘被推举为湖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有意思的是,在她一万多名信徒中,企业老总、各级官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她行善的莫大底气。

表象上,她有很多与别不同之处。和她雨中同行,她拒绝撑伞,任凭衣襟全湿;与她共进午餐,其饭量远超一般同龄女性。她说自己拒绝进银行,排斥进商场,也不太赞成上互联网。

内心里,她虽告别尘世,却并不抗拒以她的方式参与俗事。她要过问丁字桥改造方案,会主动联系华中科技大读0研究生;她深谙社会法则,各方融通;她着古装亦不排斥现代,手机照用,配上动听的彩铃;天冷的时候,不忘换上一双白色的“花花公子”运动鞋。

独家对话吴诚真

人物周刊:升座为中国首个道教女方丈后,有人说你比武则天还要值钱。

吴诚真:这是不信教的人不懂得宗教,乱加炒作。确实,很多宗教存在男尊女卑,但道教从来就不是。道教经书里讲“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历史上,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神,都有很多女性,像西王母、地母、黎山老母;后天有何仙姑、麻仙姑、孙不二。乾道和坤道向来并行。

人物周刊:以我的观察,相较于佛教、基督教,道教确实在公众认知上处于下风。对此,您怎么看?

吴诚真:这一点我不否认。一方面,道教过于讲求“无为”,不太擅于布道、传教;另一方面,世俗层面的很多现象,包括媒体,给道教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不少影视剧中,道教就是“装神弄鬼”,搞什么毒药巫术;现世中,更有许多打着道家旗号,以算命占卜、看风水为名,招摇撞骗钱财的人存在。很多练旁门左道的、那些“功”的,通通被视作道教。这令本土宗教的地位很尴尬。

人物周刊:您的社会任职很多,因此平日里行程紧凑,事务性工作多。依教理,方丈除自身修炼精进外,还要广阐道法、深研道经。过多的介入俗事,会不会干预修行?

吴诚真:我平时更多的关注还是自己的修行。我注重往内里修炼——眼往内看,耳往内听,心往内收。只有在动中求静,闹中求静,要兼顾一些事情,只要用智慧去做,用良心去做,也无大碍。做事务性工作,只当是一种修心弘道的法门。当然,必须要做到从世俗出来回到宫观要随时能入境。修行是本。

人物周刊:我注意到,您在道教界“上位”很快,无论是升任住持、方丈,还是升任市、省道协会长,都平步青云。有人说,是你善于处理好各方关系。

吴诚真:任何时候,我都笃信,只要对人好就好。你说我不好也罢,好也罢,宠辱不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己要战胜自己,什么东西本来就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一千个人,不可能一千个人都说你对。有的时候,邪道跟正道就是要较量。所谓人“不到天国非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嘛。

人物周刊:您有很多富贵弟子。他们平时在什么方面需要您作开示,您又如何开示?

吴诚真:越富贵的人,越会为富贵而烦恼。我的弟子常常问我,以前没车的时候想车,没房的时候想房,等到车、房都齐了,还是不快乐。因为还有更好的车、更好的房在前面招手。所以,他们的欲望无止境,烦恼就会无止境。人就几十年,我劝人要尽量活得轻松,活得超脱,活得不俗,活得不累。我有时候告诉这些富贵弟子,他们身上的衣服成千上万,我穿都不敢穿,我买件300块钱的东西就得反复思考。可是,我真的比他们快乐。

人物周刊:长春观近年来动作频频。有舆论将您与佛教中少林释永信相比照。您如何评价释永信其人?

吴诚真:道教中人,不评佛教中人。

人物周刊:不评释永信,是否愿评“少林现象”?

吴诚真:这个倒可一说。我始终认为,信仰是宗教的核心。出家之人要说法、修行,带领大家共修心灵,经济绝不是我们的主体。当然,基本的费用要有,宗教人士不是生活在真空。但是你若本末倒置,要完全建立一个商业化操作模式,去挣上几个亿,就怪不得他人指责。我说过,中国人其实什么都信,什么又都不信,没有非常固定和笃正的信仰。我听到佛教教内和社会上的很多声音,大家以为这么做确实可以让世界上都知道少林寺,但是千万不要外强中干、昙花一现。用我们道教的话说,什么事情不能做过了,那样会适得其反。

人物周刊:为什么“少林现象”能获取公众的热衷,乃至趋之若鹜?

吴诚真:还是我说的,大家都知道了少林,就会去信它。我们要洞察一个现象,现在很多有钱人没有安全感,没钱人也没有安全感,满眼都是钢筋水泥,人与人之间充满陌生,老太婆被撞倒在地上没人敢扶,环境污染愈发严重,企业诚信缺失,医疗费用居高不下。这个社会物质是发达了,但幸福指数在往下降。所以需要寄托、需要信仰。道可道,非常道也。

推荐访问: 道教 方丈 首位 中国 吴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