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不仅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文化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是重要的,而且对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是十分明显的。旅游业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尤其以旅游业增值最快,最能带动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旅游经济作为一个经济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求各部门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而每一个经济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则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质、规模和运行状况。因此,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主要取决于旅游业的性质、发展规模及运行状况。从旅游业地性质看,旅游业是一个提供服务为主的综合性服务行业。通过为人们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不仅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简单再生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方式,既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也是社会总产品实现的重要环节,促使社会产品的合理分配,并不断创造着新的需求。
从旅游业的发展规模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因为人们的消费水平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的。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增多,用于精神需求、满足享乐方面的开支就相对增加,从而促进满足人们精神、享乐需求为主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规模也不断扩大,进而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从旅游业的运行状况看,旅游业不仅是一种“无烟工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潮流,与发展“绿色产业”相适应,而且旅游业还是一种“朝阳产业”,正展现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从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旅游经济发达国家,即经济越发达,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越高。
(一)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二)开拓了新的就业领域,初步形成一支新的产业队伍。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面广,容量大,机会多。
(三)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先导和桥梁作用,促进了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和合作。在引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走在了其他行业的前面。
(四)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的美化、保护。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供水、供电、煤气、邮电通讯、城市交通及其他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促成了机场、公路等国家重点项目的建设。旅游区的规划和建设,使自然环境得到美化和保护。
(五)旅游事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部门,它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所以,旅游事业的发展必将推动与旅游事业有关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相应地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必须有方便的交通,这就要发展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和高速公路等,如果没有交通运输事业的相应发展,就无法将国外旅游者接入国内和送出国外,就无法将旅客送到各个旅游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交通运输业是旅游事业的大动脉,它将保证旅游者源源不断地进出国内外,进出旅游点。我国航空事业,不论是国际航线还是国内航线都还不适应旅游事业的需要,必然要有个大的发展。我国北京机场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经过扩建可以停任何类型的大型客机,运输旅客能力大增,为进出北京的旅客提供了方便条件。我国铁路、航运、公路运输也还不适应旅游事业的需要,也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可以预料,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必将大发展起来。发展旅游事业必须提供方便的食宿条件,这就要增设旅馆、饭店,没有足够的旅馆、饭店就不能提供方便、舒适的食宿条件,旅游事业就无法开展。目前,我国旅馆、饭店数量还不适应旅游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旅游重点地区还需建设大批旅馆和饭店。
发展旅游事业,要求为旅游者服务的商品生产和商品销售也要有一个相应的发展。没有旅游者需要的商品生产和商品销售的相应发展,旅游事业也不能很好地发展起来。我国一些手工艺品、土特产品驰名中外,为旅游者所向往,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已经见到这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有了相应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旅游事业的大发展,必将促进我国旅游商品生产的不断扩大,市场更加繁荣。
总之,我国发展旅游事业有着极其有利的条件,我们国家又确定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正确方针,只要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旅游事业一定能够突飞猛进,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旅游经济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对经济结构的改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增加外汇收入。任何国家要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关系,就必须扩大外汇收入。而扩大外汇收入,一是通过对外贸易获得外汇收入,二是通过非贸易途径获得非外汇收入。在当今世界贸易竞争剧烈,关税壁垒林立的背景下,旅游业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来源渠道,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因为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性产业,通过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吸引国际闲置资金的投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改善对外经济关系,而且通过发展旅游业,吸引国外大量旅游者入境旅游,能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因此人们通常把旅游创汇称为“无形出口”收入。特别是由于旅游业创汇能力强,换汇成本低,又不受各国税制限制,因而已成为各国创汇的重要手段。
(二)加快货币回笼。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不仅能够满足国内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而且能够大量回笼货币,促进市场的稳定和繁荣。特别是随着人们收入增多,生活水平提高,必然促使人们的消费结构改善,从而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旅游活动。因此,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促进各种旅游活动的进行,就能扩大旅游消费,加速货币回笼。
(三)扩大就业机会。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服务行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因为旅游业本身就是包含多种服务内容的产业,并且许多服务项目不是用现代技术手段就能取代人力的,因而旅游业所需的就业人数相对于其他产业要高得多。再加上旅游业的带动力较强,除了自身迅速发展外,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相关产业的就业,从而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
(四)带动相关产业。旅游业虽然是一个非物质生产部门,但它的关联带动功能很强,不仅能带动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而且能带动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没有一定水平的物质生产条件,就不可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因此要发展旅游业,必然要促进各种物质产品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性产业,其生存和发展与其他行业密切相关,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交通运输、商业服务、建筑业、邮电、金融、地产、外贸、轻纺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五)积累建设资金。任何经济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但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自身的经济效益,并且还为其他产业发展积累资金。从中国旅游业看,“八五”期间旅游业总投资为250亿元人民币,而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则达到1,135亿元人民币,投入产出比为1∶4.6。此外,旅游创汇之比也为1∶2.03。说明旅游业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高创汇的产业。其经济效益的增长,不仅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积累了资金。
(六)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贫困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巨大难题,世界许多国家都十分关注并提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对策及措施。从实际上看,贫困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区,但同时也是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因此,通过开发贫困地区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富集的特点,开发特色鲜明、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而且能够通过旅游开发及旅游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综合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旅游产业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作为旅游者和旅游资源中介桥梁的旅游产业,在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上升为旅游市场供给的主体,在推动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组合产业的作用。旅游产业将单项旅游产品组合起来,形成一条完整和有机配合的旅游热线,改变了原来的由于产品(景点)分布零散,销售困难的状况。扩展了单项旅游产品的使用价值,使每条热线的整体使用价值远远大于单个产品使用价值的简单相加。
(二)方便游客,激活市场。旅游产业的支柱之一——旅行社的出现,为游客提供了极大方便。它们还为零散的、对异地旅游产品和环境不甚了解的游客实现旅游愿望提供积极支持和帮助,激活了旅游市场。其作用在异地和异域旅游中尤为突出。
(三)丰富旅游产品供应。旅游产业作为企业,它追求的是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利润最大化。在这里集聚了一批精通旅游业务的高层次人才,他们注意对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的趋势,迅速做出正确预测,并收集信息传递给供给者,或与供给者一道共同开发市场所喜爱的产品,如国外的迪斯尼乐园、深圳的锦绣中华和世界之窗等都是以旅游企业为主开发出的旅游产品,大大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对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四)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由于某些资源的独占性赋予了一些旅游企业经营上的垄断可能性。但是由于旅游资源和市场需求多样性的客观存在,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全面占领整个旅游市场,所以每个企业都必须竭尽全力,用自己独特的产品、最佳的服务和经营策略吸引和争取更多的游客。正是因为这种竞争的存在,不断地推动着旅游经济活动向更高阶段的发展,游客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才能得以持续的最大满足。
(五)促使旅游经济整体效益提高。旅游经济产业化经营,不仅使单个旅游产品组合发挥了整体效应,而且由于旅游企业间的联手经营还使游客在旅游行为实现过程中享受到批发价格的优惠,组团旅游、包价旅游等相继推出,即方便了游客,又产生了薄利多销的效果和规模经济效益,对旅游经济整体效益的提高功不可没。
旅游业的发展,能有效缓解居民工作压力,增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带动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促进城乡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并积极引导了城乡居民生活方式的共同转变。带来的各地域、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及价值观方面等交流与沟通,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经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