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平讲戏,为闽东北独有剧种,又系闽剧前身之一。后闽剧盛行,该剧种日渐式微。然因沿袭宋元南戏之旧貌,兼具地方之特质,近年来,颇受学者重视,并于2008年,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然平讲戏之肇源,则广受争议,或曰始于屏南,或曰昉于福安。本文笔者就福安戏曲发展作简要论述,从县志、戏台、“官音”诸端探析,认为平讲戏之于福安,其渊源之久远,影响之深广,当胜于屏南一县。
关键词:福安;平讲戏;官音;安腔八音
中图分类号:I236.5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10-02
福安地处闽地东北部,东邻柘荣、霞浦,西连周宁,南接宁德,北毗寿宁、浙江温州。周时,福安系七闽地之一,后于宋淳祐五年建县。史载:“邑处海濒,夙擅邹鲁文学之称。南宋时,紫阳流寓,及门诸儒,仰承绝学,称鼎盛焉……自唐以来,魁人辈出,照耀乡闾。”如开闽进士薛令之,建县功臣郑寀,南宋翘楚谢翱,忠烈义士郑虎臣诸等。其先,邑者谢翱,工诗词,善音律,通乐理,曾作宋祖铙歌鼓吹曲十二篇及宋骑吹曲十篇,清乾隆《福宁府志》卷之二十二载:“……为宋《铙歌》、《鼓吹》诸曲,上太常习之”。兹曲记述宋太祖建国时“东征西讨”之事,于时,该曲奉为朝廷乐曲,并于民间广为传唱。戏曲者,尽得词曲精华,倚歌和之,敷衍故事,尔后乃成。故词曲者,与戏曲关联密切,宋词元曲尤甚。如《西厢记》中所引“碧云天,黄叶地……”,取自宋范仲淹之《苏幕遮》。谢翱为时人称颂,谓之南宋翘楚。其文,精致峻劲,炳炳烺烺,流传甚广,从其学者甚众。谢氏之于福安艺文,不可不谓前驱者也。而福安文人才士,何止于谢氏。福安肇自南宋,儒士辈出。《福安县志》曰:“福安,山峦海港,地多平坦,田土肥美,户有盖藏……夏布之属,福安为上,士子横经,楚楚可观”,又:“扆为朱子讲学之地,圣贤所过则化,故士多知读书求道。……明知县孟充诗:“家家灯火夜攻书。”兹上可知,昔者,福安县地,可谓民康物阜,士风尤盛于闽东众县地,盖为佼佼者也。
屏南县地原隶属福州府古田县,清雍正十二年,始析古田县地,是为建置之始,一切始初备。故清乾隆《福宁府志》凡四十四卷,几无记述屏南。纵观屏南县旧志,二百余年间凡六修,今所存者共乾隆、道光、光绪、民国四部,以“乾隆志”价值最高。据清乾隆《屏南县志》载:“屏南山高水冷,岁止一获,地瘠民贫……朴陋少文,视银钱最重,虽锱铢必争……凡外间一切纷华靡丽,皆目所未睹,大约去苗风未远也。”兹较之福安,不可同日而语。自古国富民安,百业向荣。屏南建置甚晚,草昧初辟,百业待兴,遑论戏剧。
明万历间,资本主义方兴未艾,物阜民丰,戏剧益炽。明吕天成《曲品》云:“博观传奇,近时为盛。大江左右,骚雅沸腾,吴浙之间,风流掩映。”于时,福安戏剧亦颇为兴盛,有史为证。明万历二十五年版《福安县志·风俗》,云:“亦有着云履而白领缘者,且喜杂剧、戏文。其谚曰:无钱扮戏,何暇纳粮?故多以竞戏相轧。”宋时,南戏盛行于闽浙一带。南戏多称,号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亦称戏文。由此推之,文中所涉“杂剧、戏文”者,盖为南戏。明时,福安戏曲活动既已兴盛,且南戏地位殊胜,唯大户者可赏,民间则社火神诞,竞相演出。又见明冯梦龙《寿宁待志》载:“西溪人多习戏,然力不能具行头,多往浙合班。大家有庆喜,好事者则于福安迎之,演戏缠头俱出客席,主人但具餐而已,民间醵饮,演一二出不佳即换别本,一忤众目,瓦砾相赠,故至亦无终月淹者。”是时,福安戏班已初具规模,且能演多本大剧,扮戏之风蔚然,郁勃之势可逾邻接县地。福安戏谚云:“兴时与君王同座,败时与乞食同眠”,“没钱人拣戏煞”,“村败出戏仔,竹败生笋仔”,兹亦可窥见扮戏不特为百姓之日常娱乐,又系营生之计。究其所扮戏者,不可知矣。《寿宁待志》之“都图”曰:“福安里一都二甲……西溪楼下村。出戏子……”。福安西溪北抵温州仅二十二余公里,相隔甚近。由是推之,昔者,福安戏班多往浙地,与浙地戏班交流频繁,福安戏与南戏关系甚为密切,又南戏或为福安平讲戏之先例。
福安平讲戏肇自何时,未见详载。就“平讲”一说,始见于清道光庚寅间张际亮《南浦秋波录》,其曰:“会城俗谓乡音为‘平讲’,又曰‘平话’”。多数学者认为,平讲戏源于清末民初之民间小戏,名曰“肩头棚”,或称“驮故事”。演出常见于酬神节庆,今尚存于福安及邻县柘荣乡间。然据福安民间传说及老艺人记述,福安平讲戏,溯于明时,迄今已有四百多载。戏班之初创,名曰“福升班”,肇基于福安晓阳镇谷口村谢氏与龙洋村刘氏之合办。福安俗谚云:晓阳神戏透天光。晓阳者,有太后公厅一座,内设戏台,始建于宋端平元年,留存至今,系省重要文物,晓阳亦为谢翱故里。又云:未有戏台先有戏。福安戏曲活动则远甚矣。于时,所扮戏者,虽不可考,然以平讲戏之貌,析之,或可窥得一斑。
俗谚云:平讲班讲白。可知平讲戏之唱腔道白,以乡音为主。清中叶,“花部”勃兴,乱弹、徽调诸端传入闽地,外来声腔与本地声腔广为驳杂。因外来者操外省声腔,俗称“官腔”,言语多有阻隔,难为当地百姓所接受,福安当地戏班遂延聘艺高者授教,本地平讲艺人乃成。需注意者,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载:“闻之闽歌,有以乡音歌者,有学正音歌者。夫讴者,小技也,尚习正音,况学书乎?”“正音”者,即中州音韵(官音)。明宣德年间正字戏已于粤地盛行。推之,迟至明万历间,官音既已传入闽地,乡音与官音混杂之演出形式,当溯至明时。福安方言属安腔八音,初皆以乡音演唱,曲调多借民间小戏,掺杂土语乡谚,浅白通俗。后错综洋歌、江湖、小调、乱弹等杂曲,或以腔定韵,或为韵改腔,曲调渐丰,方今保留弋阳腔“一人唱,众人和”之制。弋阳腔,脱胎于南戏,明初闽地广用之。此亦可推,福安平讲戏明时已初具形态。清末民初,福安平讲戏大盛,举凡福安戏班,十有八九多系平讲。且新创剧目颇丰,建国后,系福安平讲艺人原创剧目多达数十出。平讲戏之戏目,素有“七双”、“八赠”、“二十一杂”之说。然据福安老艺人刘碧生口述,实则多达“十三三”、“十八双”、“三十六赠”、“七十二杂”。今观屏南收录剧本若干,文中不少乡音俗语、土语掌故与福安甚为相类,如“目睭”、“掏来乞我”、“拥乃”,“人讲头痛一朵火,腹痛一朵屎”等。或剧中人物身份出自福安。如代表剧目《马匹卜换妻》。涉老爹自报家门:“我是福安潭头街人,担九头猪仔,赚千把钱,涓下堂老爹做。百姓待我好,多做两年半,带我歹,到福安潭头街去抱仔,抱孙……”可见昔者,屏南平讲戏受福安影响甚重。
综上所述,宋以降,福安浸明浸昌。至明,人稠物穰,文明大启,戏剧兴荣。福安平讲戏之源,或反古于南戏,其体始于宋,与南戏颇为相类。推其初貌,肇基于民间歌舞小戏,曲调多借当地村坊小曲、里巷歌谣,唱腔以乡音为主,兹制明时既成。后综合种种之声腔,清民大盛。观之屏南,于清时方始建置,平讲戏初萌亦至清后,及民大兴,且多受福安影响。故福安戏剧当先于屏南县地。福安平讲之于闽东北一带,地位之殊胜,盖无可疑。
参考文献:
[1][3]福建省福安县地方编纂委员会.福安县志(清光绪十年版)[M].1986.
[2]福建省宁德地区地方志编委会.福宁府志[M].1991.
[4]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编.屏南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4.
[5]百度百科:“福安平讲戏”,2014年9月9日,http://baike.baidu.com/view/11780119.htm。
[6][7]冯梦龙,陈元度注译.寿宁待志[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
[8][9]福建省戏曲研究所.福建戏史录[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10]福安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谚语集成·福建卷(福安市分卷)[M].1992.
作者简介:
邱 灵(1988-),女,福建福安人,福建省宁德市剧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