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与管理对策

时间:2022-10-29 14:48: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方法:对院前急救患者126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护士进行职业素质教育、风险意识教育、护患沟通技巧、医疗护理安全性及自身安全防护等管理对策教育。结果:加强院前急救的安全管理,有利于规范服务行为,提高院前救治能力。结论:有利于防范护患纠纷。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护理安全 管理对策

临床资料

2000~2010年院前急救患者1262例,其中投诉出诊不及时19例,护患沟通不到位8例,医护技术不熟练7例,转运途中观察不仔细3例。

院前急救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

院前急救的特点所致的安全隐患:①院前急救工作随机性强,流动性大,如值班人员接电话不及时,未询问清除地点及伤亡的人数,救护车空跑或少派车,延误患者的抢救,引起家属的不满而引起患者的投诉。②院前急救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患者及其家属心理上的焦急和恐惧,要求迅速送往医院的心理十分迫切,出诊人员出诊不及时,司机对交通路况不熟悉等,必然会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③现场急救的环境大多较差,导致医护人员的压力加大,在抢救过程中不能沉着冷静,也易遭到患者的投诉。④院前急救的患者病情复杂,涉及多学科,急救人员经验不足,急救技能掌握不熟练,都直接影响院前急救的质量。

护理行为所致的安全隐患:①护患沟通不畅导致的安全隐患:由于患者与家属接触时间短,多数病情急,危重,变化迅速,患者及家属表现很不冷静,在这种情况下,护士缺乏耐心与同情心,沟通解释不到位,患者和家属易将不冷静的情绪转移到医务人员身上而发生纠纷。②护士应急能力差,责任心不强所致的安全隐患:急诊人员年轻化,护理经验不足,安全隐患预见性差,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扎实。③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交接班制度不认真,造成在出诊过程中,物品准备不齐全,不充分,不适用,如氧气瓶无氧,晚间出诊电筒电源不充足。④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淡薄:护士未对患者和家属在转运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交代清楚,也未让家属在风险告知书上签字。院前急诊记录单的记录不详细,不规范,送达患者的科室无医护人员的接收签名等。

安全管理对策

加强急诊护士的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岗敬业精神。在抢救患者时应机智、冷静、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应对各种突变,医护密切配合,不失时机地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急救成功率。

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教育,严格贯彻核心制度的落实。落实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院前出诊制度,对病员履行告知义务,加强安全防范意识,避免纠纷及事故。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抢救能力: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培训。组织学习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和定期对她们进行理论、操作、应急能力的考核,每位急诊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吸引器、CPR等,为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讲究语言艺术,提高护患沟通技巧:在接待患者时,态度诚恳,语言文明。患者和家属出现焦虑、恐惧、痛苦时,作好安慰工作,当患者或家属表现出急躁情绪时,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避免使用生、冷、硬的语言。

详细记录护理病历,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性:各项记录应客观准确真实,通顺易懂,字迹清楚,出诊记录单上出诊时间,到达现场时间要准确,在转运途中应交代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请家属或代理人在风险告知书上签字。

加强医护人员自身安全防护: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排险,后救治。医护人员在急救中一定要树立自身安全意识[1]。首先确认急救环境有无危险性及危险性的大小,然后决定是否进入现场。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时,一定要带好手套。与患者接触要带好口罩,操作中要忙而不乱,避免针头扎伤自己,勤洗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根据临床出诊1262例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对护士进行职业素质教育、风险意识教育、护患沟通技巧、医疗护理安全性及自身安全防护等管理对策后,出诊不及时无投诉,转运途中观察不仔细无,院前急救护患沟通不到位无,医护技术不熟练1例。

讨 论

院前急救指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人员的急救,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到医院的过程。人们越来越渴求在发病的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患者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即可导致护理纠纷的发生。护士必须不断学习,扩大知识面,练就过硬的急救技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提高院前急救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冯庚.现场急救时的安全避险[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4):364-366.

推荐访问: 安全问题 急救 对策 护理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