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用“以智者的心态进行探讨研究”来阐释“历史”一词,从而将探究的内涵赋予了历史教育。另一方面,单纯看教科书的话,别说中学生,就是小学生都看得懂,教师要是照本宣科那肯定就没人喜欢,所以要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按照孩子们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培养他们的学科兴趣,引发他们的探究和思考。
其实这也是任何教学开始之前,都要想清楚的两个问题:为何教?如何教?
我们的教学,不是将教学材料简单的堆砌,做一堵墙,也不是将教学内容简单的组合起来做一个房子,我们是要建造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精神殿堂。今天,我将以美剧的制作为载体告诉大家我的这个“殿堂”是怎么做的。中国有上千万美剧迷,无数人追着看;在美国,美剧是仅次于飞机的第二大出口商品。为什么美剧会受欢迎,我想,其中有很多要素和我们的教学有类似之处。
我举一个案例来说明们我的一堂课是怎么设计出来的。首先,就是严格的创意选择。我们要寻找一个最好的,最贴合观众心理的教学创意,这是特别重要的。讲穿了,就是讲故事,故事要讲得好,剧本选择特别重要。
我们上课也是一样的,构思特别重要,一堂课就如一部好电影,好的内容加好的创意,就是好的教学。我的这堂课是在深圳的一个教学观摩活动中进行的,主题是新文化运动。当时我用的是岳麓版的教材,是个大开本,三页纸,几千字。我大概读了一遍,花了二十多分钟,一节课一共才四十分钟。我当时就想,这个课一定要找个创意,把教学内容串起来,遵循历史发展的路径,这样才能把这个课上好。
要先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因为借班上课的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是:“新来的老师,你是谁?”我就要把教学内容和自我介绍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我有点了解。我的设计是这样的:上课之前放了一段我们晋元中学的视频,介绍我和学校。为什么要放一个视频?因为胡适先生曾在晋元中学教过书。所以我的开头是:我们的学校有一位老师,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亲历者,而且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当同学们都知道这个人是胡适的时候,导入自然就达到凝神聚气的作用。最初我只是想把胡适作为一个开头,因为我对胡适并不了解,但是我们历史教学的本质就是“求真”,我一定要保证胡适确实是在这个学校教过书。经过考证,我发现了很多关于胡适的史料,后来“胡适”就从导入变成了我这个课的主线,所以这节课就以胡适为主线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了。
历史是一个求真的过程,通过梳理史料,我了解到,晋元中学原来是1904年创办的华童公学,是租界当局为华人儿童办的学校,但华童中学在上海有四所,育才中学在1912年曾经也叫华童中学,格致中学在1914年也叫华童中学。我最吃惊的是,李敖先生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他1949年跑到上海,就读的缉规中学(今天杨浦区的市东中学),以前也叫华童中学,历史悠久,胡适在上海落魄的时候就曾在这个学校教过书。我后来想,他说的这个缉规中学是在杨浦区的,而据我所知,晋元中学没有在杨浦区设立过。当时我就觉得有些糟糕。还好后来经过再考证,是他写错了。胡适唯一的在中小学任教的经历是在1910年,而我们刚刚回顾的育才中学叫华童中学是1912年,格致中学是1914年,缉规中学是1916年,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胡适任教的地方是今天的晋元中学。
胡适是著名的大学者,著述颇丰,更可贵的是留下了近400多万字的日记,记录的十分完整。胡适治学非常严谨,透过他的日记,完全可以了解到他思想的变化,他对新文化运动的感受。我们只知道他是白话文之父,对其他的事并不了解,但通过对他的研究,史料的收集,我发现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是十分丰富的,完全能够帮助我把这节课进行重组。到这里,因为收集了很多史料,我上课的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孤证不立”,一节课都以胡适来讲是不是有点问题?因为日记毕竟是个很主观的东西。胡适20岁的时候考取留美官费生到康奈尔大学求学,而在这之前,就是在华童中学教了两个月的书,然后到哥伦比亚大学师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27岁回北大任教,后来历任驻美大使、北大校长,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很不平凡的。1910年到1917年也正好是整个新文化运动从酝酿到爆发的过程,而这个时候,他只有20多岁,不可能知道自己将来会在中国的思想史、政治史上有这么大的影响。甚至他离开华童中学是因为一件“丑事”。有一天胡适喝多了酒,结果被黄包车夫抢得精光,丢在路边,巡捕来问他情况,他还和巡捕打了一架,被抓到巡捕房。这么丢脸的事情他都记下来,即使成名之后知道自己的日记会被后人公开刊布,亦未删除,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很真诚、很率直的,也说明日记中的一些记录还是相对客观和真实的。“一花一世界”,通过胡适可以折射整个运动,对于这节课我就有了新的设计角度:在洞察人物的心态和经历中领悟新文化运动的机缘、脉络和价值。
现在的网络时代使教师的权威地位已经动摇了,如果讲新文化运动,网上一查,有清华、北大,甚至耶鲁、哈佛的研究成果,比教师的讲述更权威、更全面,所以现在教书,最大的难处在于学生的信息来源多元化,教师的权威地位面临挑战,这是我们每个同仁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教师最好不要想着充当知识权威,而应视自己为一个和学生一起学习的同行者,这样身段放低了,学生就更容易接受。
翻开100多年前尘封的日记,回到那灾难深重的中国,我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历史背景是什么,从概念到概念,学生就不会触摸到历史的温度,不会有心灵的震撼。于是,我从日记中的一句话切入了。这句话是这样的:“此种苦礼,乃施诸习于自由之余,其何以堪耶!”意思就是:“我这么爱好自由的人,在这里如何能够忍受呢?”因为晋元校规比较严苛,胡适受不了。但是我还要启发学生,除了校规严苛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原因?这样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就来了,但是学生有可能想不到,那么怎么办?这就需要开发史料了。有一次我陪英国校长代表团在我们学校校史陈列室参观,突然有一个校长,指着一张照片(图一)惊叫起来:“我们大英帝国,就是败于这种人。”照片内容是:中国人正襟危坐,而英国人趾高气扬,态度十分倨傲。这不正好反映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耀武扬威,中国人在自己国家没有地位的历史吗?这个史料太生动了,学生马上就明白:什么是民族危机深重了。
另外,其他的国内的背景怎么讲?胡适已经到美国去了,但是,他就是抱着寻求救国救民的想法才到海外留学的,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变化。我选了他的几则日记,大家一看就明白。1912年日记讲:“世界第一大共和国已呱呱堕地,吾恨不能飞归,为新国效力尔。”什么意思?爱国精神,赤子之心啊,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统治,他希望能为国效力。但是他的美梦很快破灭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颁布尊孔令。尊孔令胡适是反对的,觉得可叹可笑,1915年是多事之秋,有一天夜半,胡适突然起来,打电话给报社,问:“有无远东消息。”答:“无。”远东消息是什么?关于日本和袁世凯签二十一条,我故意把时间写在上面,后来5月9号就接受了,五九国耻。学生因为刚学了这个内容,所以就能马上联系起来。所以胡适为祖国的命运辗转难眠,十分忧虑。袁世凯称帝以后,他坚决反对,认为其必然失败,必然倒台。从这里,我们知道第二个背景,辛亥革命虽然胜利,但是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国家几乎是没有改变。
正是这些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爆发。除了爆发背景,再看一下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也是选用了胡适日记中的一个目录,阅读一下这段目录就能发现,胡适关注的重点,已经从对时局政治,转移到了白话文创作上。胡适深受西方写实主义文学的影响,痛感中国文学的落后,呼吁文学改良,所以自己也开始白话文创作,这样,重点就转到白话文了。另外,我要让学生感受一下,为什么新文化运动的先锋起到这么大的作用,大家知道,新文化运动最初的开展是很艰难的。陈独秀开始办《新青年》,是希望投一个思想炸弹,让全国青年都觉醒,但是没人响应,发行量只有一两千册,产生的影响很小,他就在黑暗中孤独的前行。但为什么后来这种局面改变了呢,就是他找到了两个契机。第一个是,他被邀请任北大文科学长,登上了北大这个中国文化高地。《新青年》从个人编撰的刊物,变成一个同仁刊物,像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都加入了,集思广益,刊物水平提高了。第二个原因,就是他很敏锐。胡适写信给他,反映中国文学的弊病,而陈独秀很敏锐地发现:中国大多数人是文盲,文言文很难懂,字都不认识,要了解民主和科学太难了,民众很难被调动起来。所以要以白话文的形式推动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家很明显地看出,胡适的方向是文学形式的改变。而陈独秀在第二期马上响应,是文学内容的革命,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胡适与陈独秀,一个注重形式,一个注重实质。然后进一步设问:胡陈二人虽然写文章最早,写的文章最多,影响大,但是他们两个都认为,有一个人在文学革命上的成就比他们还大,这个人是谁呢?就是鲁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是鲁迅,我就让大家朗读了两段文字,一个选自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个选自鲁迅的《狂人日记》。通过阅读,学生是很容易发现,虽然胡适倡导白话文,但是他的文章还有文言意味,而鲁迅将白话文的形式和反封建的内容进行了一个很好的结合。那么文学白话文的路径就很清楚了,胡适倡导文学形式上的变革,陈独秀响应内容上的革命,而鲁迅进行了完美的实践,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这个白话文运动马上就变成了席卷全国的一大运动,这把德先生、赛先生从象牙塔中引入到了广大的民众中去了。不久,小学课文改用白话文,杂志亦逐渐采用白话文,新文化运动得以深入。所以上课要讲道理,不是书本上有就硬推的,要合情合理。
讲打倒孔家店,其实最早是胡适提出来的,我举的例子就是胡适的婚姻,胡适对自己的婚姻也是有评价的。他1917年回到北大当教授后,尊奉母命,完成十三年前的婚姻约定,娶了个没什么文化的小脚女人。一个回国的洋博士娶个这样的女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这在当时被列为民国七大怪事之一。他们俩可以说是相守一生的,最后胡适去世的时候,蒋介石给他写了一副挽联:“新文化中旧文化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胡适曾经创作过中国第一部白话剧本,叫做“终身大事”,其中核心内容是呼唤自由恋爱、婚姻,反对封建礼教,他自己感同身受,所以要打倒孔家店。我们这节课,通过胡适,一层一层剥开,学生就像在看书一样,去探寻一百多年前,胡适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怎样经历了中国这么大的一场思想运动。
教材上有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但是我觉得用运动当事人的话更好,胡适评价的我没有找到合适的,但是陈独秀有这样一句话:新文化运动是人的运动。正是由于新文化运动,才有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才有了像毛泽东这样的一代新的领袖的出现,改变旧的社会,中国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所以这节课我就是用胡适打通了整个新文化运动。
美剧之所以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残酷的评估模式,每一个电视剧都针对某一个市场需求,边拍边播,一旦不受欢迎就要停播。借鉴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要关注学生的反应,哪些材料可以用,哪些材料不可以用,这些都是要思考的。正如卢梭说的,教育的艺术就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如何把握洞察人性的技巧,我想是在各个行业中都是最高深、最重要的东西。
有些课堂气氛沉闷、互动潦草,究其原因,是由于过于注重历史经验的总结,使得本该丰富多彩的历史学习成为简单的教条传授。改变这种状况的核心是做到“心中有学生”。我总结应有5个改变:
1.变“如烟旧事”为“现实经历”,与学生携手渐入历史。
2.变“冷峻概念”为“鲜活故事”,与学生并行切入历史。
3.变“抽象罗列”为“具象比对”,与学生同步观察历史。
4.变“宏观思考”为“微观探究”,与学生共同反思历史。
5.变“知识梳理”为“情感激发”,与学生一起感受历史。
师生互动的核心应该是思维的共振,这种共振能在多大程度上达成,则取决于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外在热闹场面。一句话:教学要了解学生,要贴近学生的心灵。在教学中,我会不断观察学生的反应,也会很在乎这些反应,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准备公开课的方式。我的方式是一遍一遍试讲,我自己来感受,哪个地方是顺利的、流畅的、精彩的,我就把它留下来,感觉有问题的就把它改掉,到最后的时候就流畅了。进行公开课,我会把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比和联系,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这节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结尾:我们讲了一节课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不是在结尾需要呼应一下,经过100年,德先生和赛先生过得怎么样啊。首先讲“德先生”——民主,我用两张照片,1976年的《毛主席逝世》和2008年的《为汶川地震默哀》进行对比,以前“为伟人的逝去而默哀”,现在“为每一个普通公民默哀”,这就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国家以人为本理念正在深入人心。接下来讲“赛先生”——科学。我设计引用《南方周末》上的一条材料:2000年到2006年,各地区企业在美获得专利数目,大陆只有3000多项,台湾有将近40000项,日本有24万项。让大家思考中国的科技水平,科教兴国任重而道远。
讲这节课有遗憾吗?有的。为了让学生感受白话文运动有多重要、多艰难,我找一个今天的事情和它做了比较。2009年暑假,教育部要对44个汉字笔画调整,比如最后一笔横变提,钩变竖提,变化微小。结果方案一公布,举国哗然,都说是瞎折腾,新浪上几百万人的投票,90%反对,最后就不了了之。100年前,更黑暗、更落后、更保守的中国,要从文字到语法、到语言,全方位的变化,你想想看,胡适也好,陈独秀也好,李大钊也好,这些人遭到了多大的阻力,最后居然成功了,我们自然而然会对这些文化先驱充满敬意。这个例子是很好的,但是这里的遗憾就是这件事情的知晓率太低了,我知道,但是我找不到更好的材料。这是一点缺憾,说明要找到一个好的教学素材是非常难的,所以教无止境,一堂课总是有缺憾的。
教学是个体性工作,是件很自我的事情,但是你可以有开放的学习心态和专业的眼光,来开发教学资源。比如,我们看美剧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的情节设计非常好,人物关系特别复杂,看过这类电视剧以后,人们会感觉编剧头脑灵光、思维敏捷、遇事沉着,好像不是一个人的脑子里想出来的。确实是这样,美剧是由一个个专业团队做出来的,比如著名的《反恐24小时》,光编剧就有16个,导演10个,执行制片6个。所以美剧的拍摄全是专业化的:擅长写对白的人就专门负责写对白,擅长编故事人就写故事!
我把教学作为一项创作,进行精巧的构思,挖掘独特的教学资源,充分运用绘画、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让学生感受人类历史的博大精深,是我一直追求的“艺术气息浓郁,贴近学生心灵,注重启发探究”的教学风格。这里我举个例子,北大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让学生一下子理解是有难度的,有没有其他方式?结果我找到一幅油画,叫做“北大钟声”,当时中国思想界熠熠生辉的16个人物全在里面了:有穿长袍马褂的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国学大师,也有西装革履的陈独秀、胡适等洋学者。传统与新派各种思想在北大自由传播、激荡与碰撞,使北大成为当时文化的高地,学生一看就明白了。
总之,我们需要带着专业的眼光,去发现那些独特的历史教学素材。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历史的形象记录,是对时代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把握。教师应该用生动的语言、先进的信息手段去充分展示历史文化之美,让学生去欣赏、去体验、去感悟。基于此,笔者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如《名画中的法国大革命》《党史如画》《影像中的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艺术素材都被纳入课堂,不仅使学生理清了历史的线索,而且在哲理上启蒙了学生的思想,在情感上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总体整体构思完成之后要去经营细节,细节很重要。好莱坞电影有个基本法则:越是虚构的东西,细节上越要准确,这样观众才能在虚幻的场景中体验到强烈的真实感。我们都是学历史的,喜欢看历史剧,如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太平洋战争》,感觉像史诗一样。正是因为它的编剧就是参加过战争的人,还有他们的武器、军装都是当年的,拍摄地点就是原址,细节上精致到每个镜头,所以观众被牢牢地吸引了。
我在试讲的时候有个细节,胡适对国家的命运是十分的担忧,但又远隔重洋,他无能为力。但是就在这时候,一个中年人踏上了归国的旅程,他将带来一场风暴,他将发出震醒国人的呐喊。这个人是谁,我想引出陈独秀,但学生们却会答鲁迅,为什么啊?大家对《呐喊》太熟悉了,“呐喊”与“鲁迅”建立了天然的联系,问题出在我的表述,那我就要把这个细节给处理好。所以我就改成:他将带来一场风暴,他将吹响惊醒国人的号角。再问,这个人是谁啊?陈独秀!这就是对学生心理的把握呀。
美剧讲究3分钟一个高潮,5分钟一个悬念。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讲他的教学奥妙是:每节课要让学生大笑一次。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应该是具有幽默感的,那么我们一节课就要有一个高潮,我设计了一个教学片段起到了高潮作用:在白话文运动中,国学大师黄侃就反对白话文。有一次上课攻击胡适,他说胡适的太太如果死了,我们用白话文发电报,就是“你太太死了,赶快回来”,11个字。而如果用文言文,叫做“妻丧速归”,只需要4个字,还省电报费。随后胡适就进行了巧妙的反击,他跟学生讲,南京国民政府要请我当国务秘书,但是我立志求学从教,不愿从政,你帮我写一份电报用文言文婉拒。结果学生写好了收上来,最好的一个写:“才疏学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他说写得很好,但是我用白话文更好——“干不了,谢谢”。全场哄堂大笑,学生兴奋起来,同时也明白,白话文用词精炼也能言简意赅。
我个人认为所谓好的教学设计:第一,要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导入;第二,要有行云流水、高潮迭起的过程;第三,要有升华提炼,意味悠长的题目,这是我所追求的教学设计。其实从美剧当中我们同样可以提炼出一些教学的特点,美剧就是严格选择最可行的创意,随时按照市场反馈调整产品,动用一切手段培养观众的忠诚度,再加上新意迭出的全方位营销手段。而教学就是严格选择最适切的教学创意,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爱好,调整教学设计,动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再加上带来愉快学习来体验教学方式,这就是我从美剧当中的当中得到的启示。
【作者简介】周飞,1971年生,江苏无锡人,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副校长,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