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探究当前我国城市环境卫生的发展现状及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体制
城市环境卫生的管理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基准,辅之以客观的经济规律以及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及管理要求的约束,通过使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宣传教育等手段,从陆域及水域两个方面对空间环境卫生进行全方位管理,做到城市环境的干净整洁,促进城市环境卫生同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满足人们在生活、工作方面对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要求,保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1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城市环境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对其的投入量也在逐渐增加,这使得城市环境卫生在管理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在明显效果的背后,依然存在部分地区脏乱差的现象没有得到解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具体如下:
1.1 有偿收费落实不到位
当前城市向包括外来人员在内的居民住户收取的“垃圾处理费”的收取率还不足50%,由于收费不足,政府的资金投入量又有限,使得环卫、社区以及街道等方面都无法顾及到清洁城市的需要。
1.2 法规制度落实不到位
“门前三包”服务没有落实到实处,沿街的店家与单位均没能够及时履行“门前卫生”的义务,垃圾随处向外扔的现象屡屡发生。同时,环境卫生建设中的“三同时”政策也落实不到位,使得居民群众需要的公厕设施等无处可建。
1.3 管理覆盖不到位
当前,城市中的景区、窗口以及主要街道的环境卫生处理得较好,农贸市场、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背街小巷、山上与河道等地方以及场所出现卫生脏乱差的现象却无人处理,任其事态继续发展下去。
1.4 执法处罚不到位
人们自身素质有待提高,随处乱扔纸头、烟头等垃圾的现象经常能够见到,相关部门未尽到有效的教育与处罚责任,造成一包包垃圾,甚至于整车倾倒垃圾,乱倒、偷倒垃圾的现象,城市环卫部门一年要清理的“无主垃圾”要在3万吨以上。
1.5 社会发动不到位
市民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将保护环境的责任全部推到政府部门的身上,自己却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享受着城市环境卫生获得的成果以及效益,在自身未对环境保护作出贡献的情况下,仅仅在影响到切身利益的时候想到向环卫部门提出意见。同时,政府的有关部门组织与发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更多的是作秀的成分,没有将基础性与实在性的引导措施坚持下去,社区组织的自主治理程度又不能达到环境组织的要求。
2 城市环境卫生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观念性原因
对于政府的领导来说,城市环境卫生的政绩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是由于他们紧紧抓住了风景游览区、主要街道、繁华地区的卫生管理,表面化管理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建设,尽管城市“三分建,七分管”的口号喊了好多年,真正落实到实处的行动却总是以大型的工程项目为优先考虑对象,把基础性管理放在一边。就相关管理部门来说,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卫生管理必须要市场化、法制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其管理的整体思路与操作方法却并未真正的建立起来,城市的环境卫生管理还处于局部的、分散的以及补救性的状态。在企业、社会组织的角度上看,仍然将注意力集中在自身的经济效益上,忽视了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法不责众的观念深入人心,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管理。
2.2 体制性原因
看似简单的环境卫生问题解决起来原因却盘根错节,很多问题涉及城市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与经济建设相互关联,仅凭环卫部门而缺乏政府其他部门工作的综合支撑是难以有效解决的。但部门行政管理的分割性往往导致问题不能得到整体性的解决。条条块块间职责不清、职责交叉权责划分不明,往往导致相互扯皮推诿,好处争,难事推。
2.3 社会性原因
社会参与环境卫生管理的渠道、程序、制度还没有很好形成与建立。尽管近几年市、区长公开电话很畅通,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总体上权利、义务还是脱节的,常常是有问题、影响自身了才找政府,自己应有的公民责任、公民意识还很弱,因为绝大多数环境卫生问题都是人为造成的。公民社会发育不良,使得自主治理难以推进。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建构“无缝隙”的行政管理模式
3.1.1 强化市、区、街道管理三级责任平台。根据市、区、街道三个管理层面不同的功能、特点和管理幅度,对其城市管理核心职能进行明确定位,并合理分配决策、执行、管理、监督等职能,建立以市级决策、综合协调与监管职能为核心、区级以属地管理、市政环卫行业职能履行为重点、街道以执行职能为基础,分工明确、责任具体的城市管理三级责任平台。
3.1.2 建立能综合协调、控制、决策的权威机构。适应行政管理专业化的要求而实施管理职能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但在分化的基础必须讲究整合。清洁与城市建设、管理各部门都紧密相关,也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辅相存,必须解决好经济与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二元化趋向,走统筹、协调发展道路。
3.1.3 实行综合决策。在建立综合协调、控制、决策的权威机构的组织基础上,改变部门的主要政策和规划基本上由部门自身设计与决定的做法,由综合协调、控制、决策部门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有关各方专家,相关重要社会群体,把清洁城市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3.2 建构多元主体合作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
3.2.1 收缩政府直接管理的范围。一方面,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市场机制的引入,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竞争方案,能够解决城市环境卫生的诸多问题,应该得到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城市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集中在“政、事、企分开”上。同时,提高政府从事宏观管理的能力,政府要善于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引入私营部门管理的先进方法和手段,并结合自身部门的性质、特点进行选择性的“吸收”。要在运用私营部门管理方法提高效率的同时,把公共部门的公益性目标融入其中,实现效率和公共的协调。
3.2.2 发挥营利性组织的管理功能。发挥营利性组织的管理功能,有利于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中体现市场机制,在讲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讲经济效益,具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凡是能推向市场的尽量推向市场,实行市场招标,促进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制和企业化的运营方式;二是对现有的环卫作业事、企业单位,要按工作量拨款,改变行业行政管理与具体作业机构不分的传统做法;三是对于环卫设施等非经营性项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实行投资效果评价。
结束语
城市环境卫生事业是全社会的公共事业。解决它的问题有着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有意识的努力,需要多领域的综合支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不断提高城市环境卫生管理过程,努力创新办法,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更多更好地引用市场机制、社会机制解决问题,政府、市场、社会始终保持互动合作,无疑将使城市环境卫生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苗庆贺.城市环境卫生市场化深化改革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2(14).
[2]张惠英.以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城市环卫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