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于地方政府机构,但是不同监管机构又无法做到有效协调,这样便导致很多建筑项目施工的安全监管形同虚设。为了能够提升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管力度,我国近年来开始推广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网格化模式,也就是说通过网络模块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本文将简要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网格化的运行模式,并提出整合多种监管资源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网格化模式运行机制,旨在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效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网格化模式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7-0139-02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规模越来越大,暴露出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管漏洞,传统的安全监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大型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需求。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模式一网格化监管模式,本文将基于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探讨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运行机制。
1.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运行机制分析
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实行中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是保障其安全的基础。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主要包括以下4种机制。
①触发机制。触发机制可使安全监管网格体系的正常运作得到有效保障,对于安全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主动发现并及时解决;
②统一监督机制。往往在建筑施工过程发生安全事故属于偶然事件,通常机率较低,导致在安全问题上多数安全监督人员没有引起重视,从而对于某些安全隐患无法预见。而通过实行统一监督机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能够使建筑施工管理的主动性增强,有利于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③差异化监督机制。差异化安全监管是指根据监督者的不同责任和任务,实现分类监管建筑项目,从而合理应用监督资料,以促进整个网格化管理模式的顺利运作;
④闭环监督机制。在施工过程中,闭环监督机制是保证监督工作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实现信息共享,并对危险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2.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管模式构建措施
建筑施工安全网格化监督模式主要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利用网络监控平台、参照相关标准将不同施工部门、监督对象划分为不同网络结构,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各个网格之间能够协调工作,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质量与效率。目前,网格化监管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安全监督组织网络;二是安全监督信息平台;三是安全监督任务。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可根据监督任务灵活分为不同层次,同时根据不同任务层次对监督任务进行合理分配。
2.1安监组织网格设计
目前,建筑施工安监网格均属于三级网格,即:一是市县政府级网格;二是施工项目级网格;三是建筑安监企业级网格。其中,市县政府级网格中包括了质监机构、安监机构等,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监机构主要通过执法、监督等职能来保障安全。施工项目级网络包括各安装单位、分包单位等,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者,直接关系和保障着建筑施工安全。安监企业级网格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虽然在工程项目中这些机构的定位不同,但在安全问题中,都负有相应的安全监管责任,对于项目中的危险源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重点监督。
2.2安监任务网格设计
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提供一种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模式是网格化监督模式的主要目的,因此对于整个网格监督模式是否成功会直接受到安监任务网格设计的影响,而整个模式的价值也由任务完成的质量所决定。其中工程设备、材料等是安全监督的主要对象,同时也包括监督安全管理工作,可通过采取任务分配的形式对工程设备、材料进行监督,尤其是重点监督危险陛较大的部分,将其安全隐患降至最低。
3.网格化安监模式运行的难点
网格中各个系统如何有效运作起来是网格化安监模式运行的主要问题,并确保在网格内各安监主体能协调工作并完成各自的任务。目前,我国网格化安监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配套专用网络及设备才能实现网格化的监管模式。除此之外,我国尚缺乏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因而要有一定的法律基础才能保证整个模式的正常运转。同时,在网格的各个主体收集到信息后,不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科学分析,且人员的职业及知识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4.结语
在建筑施工中网格化安全监管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能够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并能使我国安监资源的现状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使安全监管的力度得到有效提高。在网格化管理中通过网格化管理整体框架的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且在网格化安监管理模式中通过一系列监督机制使其运行得到保障,使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