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及朝核应对:历史与现实逻辑(上)

俄罗斯的朝鲜半岛政策及朝核应对:历史与现实逻辑(上)

时间:2022-10-28 14:30:09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朝鲜半岛特别是朝核问题紧张局势的不断升级,俄罗斯的立场和作用开始受到人们更多关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东北亚地区重要国家,俄在朝鲜半岛有何传统和现实利益,在朝核问题日趋复杂、美国全球反导系统推进部署的情况下,会不会更加直接和深入地介入朝核问题的解决进程?让我们沿历史的基本线索做一简要梳理,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有助于判断趋势的规律。

zui|?||}o_z_t_taw_vӍ}5m8ݶO_w_x7it޵_}׽?zy^M}uy4馝}nZ学习的政府间协议》的基础上,苏朝签订《科学技术合作协议》,当年12月朝鲜科学院就設立了原子能研究所。1955年朝鲜核物理研究所成立。1957年10月苏朝又签订《科学院合作协议》。根据这些协议,苏联政府接纳朝鲜留学生赴苏学习。公开资料显示,从1956年到1990年,大约有150多名朝鲜核物理专业人才先后在杜布纳核物理国际研究中心受训。朝鲜核物理研究所、朝鲜原子能研究所、朝鲜金策工业大学都曾是杜布纳研究中心核开发项目的参与方。1959年9月,苏朝签订《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以及《关于帮助朝鲜建设原子能研究基地的协议》,此后仅在核物理实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双方就签署了9000多项具体协议和备忘录,其中最重要的是关于朝鲜平安北道宁边核试验场建设的合作。

宁边项目1962年启动,1965年完工,成为朝鲜的“核物理之城”。得益于从苏联学到的知识,和苏联提供的一座研究用小型核反应堆(IRT-2M),朝鲜在上世纪70年代就能自主进行完整的核燃料周期研究。1975年,朝在实验室生产出了300毫克钚,对此朝鲜政府1993年首次公开承认。1989年5月朝鲜金策工业大学发表《在室内温度下成功实现核融合反应》论文,研究水平之高令世界惊讶。上世纪80年代苏联与美国启动削减核武器条约的谈判后,对朝鲜的技术支持有所减少,但此时朝鲜的核工业已经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朝鲜在197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建立了公开、合法获取和平利用核能技术的新渠道。

现代俄罗斯在朝鲜半岛影响力的重塑

上世纪80年代末起,在美苏缓和与苏联国内所谓“新思维”改革的背景下,苏联对朝鲜和朝鲜半岛的政策也发生了调整,开始“重韩轻朝”。1990年苏联与韩国建交。1992年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起初奉行全面倒向西方的政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对朝态度。1993年俄政府对《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单方面做出解释, 放弃对朝安全的“无条件保障”义务。1994年6月俄总统叶利钦宣布废止《苏朝友好互助条约》。1994年7月金日成因病去世,朝方甚至连叶利钦的唁电都没收到。这一系列变故构成朝鲜外部环境全面恶化的主要方面,而“老大哥”的解体和新生俄罗斯的经济窘境也使朝经济发展失去了其长期依赖的最主要外部支持而一落千丈,俄罗斯对朝鲜的影响力也几乎降回为零。

然而,俄罗斯对西方的“热情拥抱”没有得到它所预期的回报,相反换来的是美国和西方的战略挤压、政治歧视和对俄援助承诺的口惠而实不至。剧烈转型之下的俄罗斯乱象丛生,不得不重新思考对外政策的基本方向,开始“双头鹰”“向东看”。2000年3月普京正式当选俄罗斯总统,领导这个既老又新的国家开始复兴征程。为了平衡来自美西方的战略压力,俄对东方的关注明显回升,开始尝试在东北亚推行与朝、韩的“均衡外交”。2000年7月普京首访平壤,受到极度热烈的欢迎。2001、2002年金正日连续两次乘专列访俄。但是,实力孱弱的俄罗斯毕竟不太顾得上满足朝鲜的各种需求,加上朝内政外交以及双方沟通方面的一些原因,俄朝关系又进入长达九年的“空窗期”,两国合作裹足不前,直到2011年金正日再次访俄。

对韩国,俄罗斯则在全面继承苏联末期与之建立的正式外交关系之后,大力推进双边伙伴合作,积极借重韩国蓬勃向上的经济发展成果,两国关系历经“建设性伙伴”“相互信任的全面伙伴”“战略合作伙伴”等不同阶段而步步深化。

俄深知地缘影响力的重建必须建立在足够的经济影响力基础之上,然而在此方面一时无法克服自己的“瘸腿”,只能正视其相关努力长期处于“有战略、缺手段,有想法、缺能力”的尴尬局面。受限于朝经济体制闭塞和两国互补性差,2011年俄朝贸易额仅为1.2亿美元,而同年俄韩贸易达250亿美元。近几年由于俄自身经济出了大问题,加上全球贸易环境不佳、国际能源价格下跌,俄与朝韩两国的贸易均不同程度下跌,2016年俄朝贸易额仅为7684.6万美元,俄韩贸易也跌破150亿美元。俄是世界第一能源大国,也是东北亚地区唯一的能源输出国,利用能源资源禀赋推进国家利益是俄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俄在重返朝鲜半岛之初就提出了基于能源合作的战略性合作项目建议,希望以此调动东北亚整体的区域合作,改善、优化俄远东地区的外部发展环境,比如贯穿朝韩的石油、天然气项目和电力输出项目,以及西伯利亚铁路与朝韩铁路贯通计划等等,但将近20年过去,它们大多仍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在俄朝之间局部修通而中途搁置,这当然应主要归因于朝鲜半岛局势的动荡不安,特别是南北关系的起伏波动,但俄自身财力不济也是重要原因。

俄与朝、韩双边政治互信与合作水平也均有其局限性。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朝核问题正式生成并逐步突出、升级以来,俄一度尝试在六方会谈中发挥积极的斡旋调解作用,但由于俄从自身全球战略安全角度出发坚决维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合法性和权威地位,以无核化为其半岛政策的核心要素,这就与朝鲜的相关立场根本相悖,因而对朝政治协调空间并不比其他方面多多少。而且既然俄废止了《苏朝友好互助条约》,便也不再拥有朝盟国身份,失去了对朝特殊话语权。俄韩关系虽发展很快,但两国合作成果相对于美韩在《共同防御协定》基础上的大约100多项同盟协约如九牛一毛,不足借以在半岛局势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作者为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副教授)

推荐访问: 朝鲜半岛 俄罗斯 逻辑 应对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