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特色军工核安全文化

浅谈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特色军工核安全文化

时间:2025-04-17 17:38:09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TM62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10-394-01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军工核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被提出,并基于各军工企业的不同发展与奋斗历程演变出了各自特色。本文就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特色军工核安全文化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简单的建设建议。

关键词 军工核安全文化 核工业理化 工程研究院

军工核安全文化建设在为人服务的同时也在造就人,为国家服务的同时也在造福社会。习总书记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行行业业建设和发扬自己的特色文化,在当今时代不断加速发展的历史新时期,这种需要尤其迫切。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简称核理化院)作为军工企业,理应建设好特色军工核安全文化,继承光荣传统,承担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

一、军工核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层面建设,企业都会建立符合自己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在安全体系中,核安全在一系列事故推动后被原子能机构正式确认,且尤其受国际关注,并发展成为“人机结合、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孕育出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以及废物最小化等核安全原则。

安全文化—→核安全文化—→军工核安全文化依托上一层次建立,内涵逐层丰富。军工核安全文化在安全文化、核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凝结军工精神与品质构建而成。军工核安全文化凝结了黄崖洞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的先进军工文化,体现了军工优秀的思想品质,继承了军工创造的丰功伟绩,塑造了军工爱党爱国、万难不屈的坚定意志军工精神,核心体现了丰富的精神性、品质性与卓越型,蕴涵历史感、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核理化院军工核安全文化

任何企业的军工核安全文化都以军工精神为基础构建而成,不同单位有着自己的特色。核理化院军工核安全文化凝结了“坚持不懈、稳妥可靠”的特色安全理念,融入了院“聚集人心、激发热情、释放能量、创造未来”的“核”文化,囊括了“科学、创新、团队、拼搏”的核理化院精神,嵌入了“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尤以科学、严谨、牢记使命方面更为突出。通过两则事例可以更直观的反映核理化院特色军工核安全文化。

(一)严谨求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因周边接连发现几名重症患者,核理化院被所在区领导约谈,要求核理化院出具调查报告。监测结果可以确认污染极小,但冰冷冷的数据难以消除公众的质疑,核理化院以生活中常見的统配煤排放数据作为对比进行说明,用老百姓听得懂的方式来“自证清白”,清晰的证明了污染可以忽略不计,事情的巧妙解决,彰显了核理化院作为军工科研单位严谨、求实的精神。

(二)富有社会责任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某天深夜,核理化院接到地方海关的求助电话,怀疑某批货物带有放射性,需进一步进行技术确认。作为地方核技术力量的代表,核理化院立即组织专家组携带仪器设备赶赴货物存放地。技术人员在现场反复测量后,确认货物带有放射性,并推动对该批货物及时进行了退关处理,避免了其中待回收的金属流入社会。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时刻不忘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亦是核理化院作为军工科研单位的特色安全文化。

三、建设军工核安全文化的建议

任何军工企业都有其特色的军工核安全文化,要用发展眼光建设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军工核安全文化,方可加速迈进到历史新时期,这被赋予了更加沉重的使命意义,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守住精神瑰宝

不论各军工企业如何诠释和发展自身的军工核安全文化,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铭记军工企业自成立以来所背负的使命与责任,不与普通企业逞论效益,守住忘军工企业的根与魂,划清军工企业的红线与底线。

(二)建立政治合格的核心团队

党领导一切,军工核安全文化要在党的领导下明确建立一个核心管理团队来进行统筹管理与部署。新时期军工核安全文化建设尤其要有与时俱进的政治视野,将军工核安全文化服务国防、服务国家和民族发展大业的历史传统发扬光大。

(三)加强保障措施

新时代军工核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全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军工核安全文化建设应始终保持最先进的技术引领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保持在尖端前沿技术领域进行科技攻关,以雄厚实力为军工核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后盾;二是建设军工核安全文化要在现有基础上群策群力,不断健全制度机制,包括创新机制、竞争机制、奖励机制等;三是在人才培养上要不断吸收新生力量,培育爱岗敬业、献身军工核安全文化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增强为国奉献、为民族争光的崇高荣誉感;四是要重视广开宣传渠道,为军工核安全文化建设构筑舆论平台,在宣传渠道的拓建中,除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外,考虑建设公众号新媒体,注重实效性、广泛性、深入性将是新时期军工核安全文化舆论平台建设的突破口。

(四)促进军工精神转化

建设军工核安全文化关键在于军工品质、精神向安全工作倾斜乃至转化。军工人靠军工文化凝聚和团结在一起,军工人的核安全观籍此形成共识,安全文化不能只靠定规矩约束,要用文化上的共鸣来形成主观上对安全观的接受,同样,军工核安全文化也需要管理人员挖掘和凝炼军工精神并与安全管理相结合,根据各企业的创业历程深入浅出地诠释属于自己企业的军工核安全文化,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宣传、弘扬、倡导自己的特色军工核安全文化。

推荐访问: 核工业 军工 理化 浅谈 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