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了政策终结过程起推动作用的因素:(1)利益整合,原体制和政策框架内的利益分化时,利益结构便会动摇;(2)触发事件是终结的导火索;(3)舆论的推动力;(4)政策评估是终结过时、无效的政策的依据;(5)政治家的领导能力5。
终结的倡导者一般包括:(1)反对政策者,认为损害到其所重视的价值或所持的原则,侵害到他们的利益,分散的、不掌握实权的力量很难单方面推动终结;(2)经济者,财政状况迫使他们做出不得已的选择;(3)改革者,认为破旧才能立新;(4)政策评估者,在评估政策后,提供数据、资料,供政策制定者决定政策存废,或另外建构新政策来解决问题6。
2. 政策终结的阻碍因素
有学者认为阻碍政策终结实施的因素有五个方面:一是政策设计者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保证政策可以持续发挥功效;二是反终结联盟力量强大,利益相关者被组织起来;三是人民反感政府机构带来重大变故,谨慎的政治家会选择拖延;四是如果终结不能产生实在的好处,潜在支持者就不会出来改变现状;五是政治体系倾向于奖励创新,终结则缺乏有效的激励7。
也有学者梳理了政策终结难以实现的五大障碍8:(1)不情愿心理,终结意味着政策制定或执行的失败和既得利益的丧失,导致政策相关人员——制定者、执行者和受益者——的抵触和反感;(2)制度的延续性,组织具有寻求生存和扩张的本性,想方设法延续;(3)反终结联盟,从政策实施中獲得既得利益的组织共同抵制终结;(4)法律障碍,终结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过程复杂、费时费力;(5)高昂的成本,政策的沉淀成本和终结实施的成本使决策者很可能改变初衷。
借鉴政策终结理论,笔者绘制了日本核电政策的政策终结分析框架(见图1):
第一,弃核的触发因素。福岛核事故作为切尔诺贝利事件后最高级别的核事故,启动了日本放弃核电的政策议程。
第二,政策联盟及其政策论证。日本国内出现了拥核和弃核的政策联盟,两大阵营都有政界、商界和民间的代表,也都有对于各自立场的支持理由或者说政策论证(见表1)1。
第三,放弃核电的政策类型与实施策略。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一方面采取各种救援措施试图迅速平息事故,另一方面也在反思和调整能源政策。菅直人首相放出弃核的“气球”,不断发表弃核言论。继任者野田佳彦则修正能源政策,提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重启核电,逐步弃核。可见日本政府和执政党在弃核议题和行动上的矛盾性。从实施策略上看,包括舆论试探、修改能源计划的政策改变、关停和重启核电、改组核电监管机构和人员、寻找折中和替代方案,等等。
下面,从政党政治、利益集团、监管机制和核能开发等四个方面详细展开,讨论日本核电政策反复的原因。
二、核电存废是政党博弈的筹码
竞争性的政党为了争夺选票和执政机会,常常做出大相径庭的决策。日本从自民党“一党独大”到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党政治初具雏形,前者支持核电、后者反对核电,形成两大对立联盟。
1. 自民党是核电的创始者和维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