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是《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要求,然而目前在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实践中,社会调查工作处于理论依据不明确,调查内容多元分散的状况。在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过程中,应以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为基础来确定社会调查的内容。本文以社会系统理论为框架,详细分析了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应涵盖的具体内容。
[关 键 词]社会调查 风险性因素 保护性因素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前我国开展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的影响因素”(项目号:10BSH05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席小华(1970-),女,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在读博士生;徐永祥(1956-),男,江苏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博导,教授,中国社工教育协会副会长。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5)03-0018-12
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是指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调查主体围绕涉嫌犯罪人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社会交往以及回归社会的社会支持条件等一系列要件展开的专业调查活动。
上个世纪80年代,社会调查制度开始在中国少年司法过程中适用。2013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设置了未成年人诉讼程序专章,其中268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自此,社会调查作为一项特色少年司法制度在立法中得以正式确立。然而,从全国的实践来看,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工作的专业性明显不足,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社会调查内容的选择存在随意性,导致社会调查报告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司法实践及涉罪未成年人帮教的指导意义不明显。
自2009年起,笔者带领自己的团队与北京市相关司法机构合作开展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工作,如今已经积累了1000多个案例,本文将在这些实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社会调查工作的做法对我国涉诉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理论框架以及需要把握的具体内容进行梳理,希冀其能够为同行提供参考,从而提升我国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
一、 我国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内容现状分析
关于社会调查的内容,新《刑诉法》指出要调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众所周知,在社会调查实践中仅仅关注涉嫌犯罪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在全国各地社会调查的实践中,具体的做法有哪些呢?笔者通过考察,发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关注对涉嫌犯罪未成年人个体因素的调查,尤其是关注心理因素调查。在有些地方的实践中,社会调查主体非常重视对涉嫌犯罪未成年人个体的认知状况、行为习惯等因素的调查。他们甚至将社会调查限定于“品行调查”或“人格调查”,大家知道,无论是“人格”还是“品格”和“行为”,都是对犯罪人个体特征的描述,而社会调查工作的实质是了解犯罪行为背后深层的个体原因及环境原因,如果只关注个体问题而忽视了环境因素,显然是不全面的。
第二种情况是关注犯罪人家庭、学校、单位等外部环境的调查。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在进行社会调查中甚至都不会跟涉嫌犯罪未成年人见面,只是到未成年人的家里、学校走访了解情况,然后完成一份简单的社会调查报告,这样的社会调查报告同样不能全面反映涉嫌犯罪人的全面情况,因此对于司法人员适用法律基本不具有任何参考作用。
第三种情况是属于做得较好的类型,既能够关注涉嫌犯罪未成年人的个体因素,同时也能够关注其环境因素,还能够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有效把握各种因素间的发展与变化。这种调查方式往往能够全面地把握社会调查工作的内容,相对真实客观地还原涉嫌犯罪未成年人的生活场域及犯罪原因,调查结论对司法机关适用法律也具有良好的参照作用。
总而言之,新《刑诉法》只列举性地规定涉嫌犯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内容,而各地实践中的做法又不尽一致。关于调查内容的呈现形式,即社会调查报告,自然也是形式多样,有的地方采用表格式,有的地方采用报告式,其撰写的模板及方式也明显不同。
以上这种状况急需改善,因为社会调查的内容是影响这项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然而,社会调查内容的确定,需要相关学科专家及学者在研究社会调查理论基础之上,结合国内社会调查工作的实务经验,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为社会调查工作规范发展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二、 确定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内容的理论依据
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其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导致该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体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二者的互动过程。不可否认的是,社会调查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因为社会调查主体与客体之间毕竟存在着明显的时空差距,而缩小这种差距的途径就是尊重和依据国内外已有的犯罪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不同学者在解释未成年人犯罪发生的原因时,都是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来进行假设和研究,但是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绝不能局限于某一研究视角用单一因素解释犯罪发生的原因,而应该关注多学科研究成果,并藉此关注到所有导致犯罪发生的风险因素以及可以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国内学者对相关理论成果已经进行过系统的梳理①,此处不需一一赘述。但是在此需要强调一下以个体和环境互动关系为取向的系统理论,因为该理论在关注诸多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为社会调查维度和内容的确定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系统理论集中关注作为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对问题的分析结合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考量。①系统理论尤其强调的“人在环境中”的观点,特别重视情景的存在和评估。情景是个人可以随时随地认知到其所处环境状况的重要部分,其意含个人所实际面对和认知的世界,并发展独特的因应行为,故情景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等多个层面。但情景就静态结构而言,可以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社会环境。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