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论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及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浅论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及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28 12:42: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从化学学科研究的内涵、化学对人类社会生活的促进作用以及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化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要求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化学与生活的关系。针对《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特点,说明了目前高校尤其是师范性院校开设的《化学与生活》课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45-03

21世纪的今天,自然科学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化学与生物、材料、能源、医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促进了化学研究领域大为拓展,研究手段不断创新,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同时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科学,化学元素和化学物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宝库。人类对物质的需求,不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满足其需求的核心基础科学不仅现在是化学,将来仍然是化学[1]。化学与其他学科一样来源于生产,它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生产决定,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动力和机会。化学也起到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人类文明。诚然,化学如同其它自然科学一样,是枚双刃剑,在极大地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食品安全、健康与人口控制、环境污染、资源开发与能源溃泛等问题都与化学学科与技术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正确认识化学,正确认识化学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非常必要的。

2010年我国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在谈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时,明确提出“高校要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师范院校作为一所以培养未来中学教师为主要目标的高校,要求所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博采众长、德才兼备,贯彻执行“文理渗透、艺体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规划纲要》精神的指导下,结合中学化学课程新课标的改革,各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进一步加强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教学。《化学与生活》课程内容正好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是这类通识课程的典型范例。因此在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一、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是由化学本身研究的内容所决定

化学的定义是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而变化的。19世纪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称化学为“关于原子运动的科学”,化学变化为“永恒的分子变化”[2]。现代科学认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3]。也就是说化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是研究物质的,它不仅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更重要的还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众所周知,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自然界、人类和社会组成了我们的物质世界,所以化学研究的范畴包括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作用。而人类的生活是指人类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也是人类生命的所有的日常活动和经历的总和。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总体来讲,人类的生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物质生活,一方面是精神生活。前者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保障,它与化学的关系不言而喻,后者则包涵了意识与情感。哲学家告诉我们意识和情感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经济基础则是由物质所决定。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情感和意识,如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表现也与生物体内物质的反应和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上所述生活与物质密不可分,而物质则是化学研究的主体,因此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是由化学本身的属性所决定。

(二)化学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繁荣与精神文明的建设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很明晰地看出它同时也是化学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历史。化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中兴和繁荣等几个阶段,同时人类社会也完成了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向生产力水平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社会形式的进步。钻木取火的发明是化学的起源,也是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走向社会文明的开端;冶炼技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化;人们对煤燃烧过程的研究和蒸气机的发明,推动了工业化生产的进程,萌发了资本主义革命。总之,在任何一次历史更替、社会变革的背后,都隐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理所当然也包含了化学技术的贡献。当今化学早已成为一门中心科学,它与其他自然科学交叉、融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影响遍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又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历史事实证明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物质生活的繁荣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三)社会生产力发展及人们期盼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是化学学科发展的动力

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不断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曾经有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表述[5]。化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部分,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是生产力的进步,而化学科学对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贡献是显而易见。如为满足人类对粮食增产的需求,科学家发明了合成氨技术,建立了化肥工业;为满足人类预防各种疾病,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需求,科学家合成和发现了各种化学医药品和保健品;为满足人类在衣、食、住和行方面的生活水平的提升,科学家发明和合成了各种高分子功能材料、食品添加剂,建立了石油化工工业等。如今为攻克癌症、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世界难题,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着各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绿色环保新型生态工业园的筹划。种种事实说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化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任重道远。

二、《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特点

(一)《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的

《化学与生活》课程旨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化学现象,时事案例,以及化学与生活关系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掌握有关化学知识,了解有关化学原理,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用化学和科学的眼光与思维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从而达到文理渗透、理工交融,人文艺术与科学精神和谐结合的目的。

(二)《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

顾名思义,《化学与生活》课程的主要内容应涉及衣、食、住和行等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介绍身边生活中的一些典型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以笔者开设的《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为例,“化学与饮食”一节主要介绍饮食结构中的化学物质类型、生理功能、营养价值,饮食常识等内容;“化学与医药”一节中主要介绍化学药物的相关特点、安全知识和毒物;“化学与衣着材料”一节主要介绍常见和特殊衣着材料的类型,化学特点、洗涤和保护措施等;“化学与功能材料”一节中主要介绍与人类住和行相关的功能材料、新能源的分类,特点等知识。同时讲授内容应密切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结合生活中一些重大的与化学相关的案例,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和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等。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起因、发展、发现、分析检测及社会影响等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在了解有关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安全意识和科学的辩证唯物观。

(三)《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主要特点

《化学与生活》课程的特点应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科学性强、化学味重、生活味浓、资料性实和通俗易懂。化学本身是一门基于实践的科学,在介绍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与化学相关的知识和现象时,一定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待之,以实践为基础,以理论为依据,不可以讹传讹,误人子弟。《化学与生活》课程本来就是介绍身边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知识和现象,因此讲授的内容或案例一定要与化学学科相关,一定要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衣、食、往和行等日常内容,同时所选择的生活案例一定要真实,资料详细、具体,最好有公开报导,对社会有较大影响,这样才能使学生感觉到化学学科离他们并不遥远,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亲切、可信和实用。《化学与生活》作为通识课程开设,授课对象主要是低年级学生和文科学生,其化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因此讲授时应由浅入深,通俗易懂,应尽量地回避复杂的化学结构,反应原理和机理等纯理论化学的内容,避免让学生产生枯燥泛味,敬而远之的感觉。

三、师范性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一)师范高等院校的特性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师范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对象主要是未来的中、小学教师。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主题的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改革已实施了近十年时间,所谓素质教育,即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为适应这种新的基础教育模式,师范性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一专多能和广博的知识面。而现实的中学教育体制中,中学生在高二年级就分成了文科和理科班,高考科目相应有别,客观上导致了一些文科学生不关心自然科学,包括化学,在其知识体系中缺失了化学相关知识。由于自然科学知识的缺失,必将会影响这部分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全面的素质能力。因此在大学教育阶段,有必要对这部分学生补上这一课,开设诸如《化学与生活》类自然科学方面的通识课程。

(二)现代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 ducation”的译名,也可译为“普通教育”或“通才教育”。是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 parkard)教授于19世纪初第一次提出,并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6]。它产生的背景是当时的大学学术分科太过专业、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对不同学科有所认知、融会贯通的完全、完整的人。自20世纪起,通识教育已广泛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科目。

我国在通识教育方面已经落后西方国家几十年。痛定思痛后,国家终于在2010年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随即出台了“高教三十条”,在此两个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各个高校都在尝试教育体制的改革,进行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等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修订内容就是在大学低年级加强通识教育,规范通识教育课程。笔者所在学校将通识课程正式划分为五类: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西方文明与全球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五个类型涵盖了文、理和艺术等知识内容,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和人格的全面发展。《化学与生活》课程被划归在“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类。

(三)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决定了开设《化学与生活》通识课程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成为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实这种博学、多能的人才培养思想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就有体现,认为博学多识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的效果。如《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易经》中强调:“君子多识前言往行”。同时古人还论述了通识教育与培养通人、全人间的关系。如《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读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扬雅言,审定文牍,以教授为师者,通人也”。回到今天,在现代教育较为发达的美国,著名高校哈佛大学曾发表过《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报告,其中提出教育可分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后者则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训练。两者有区别,但并非相互对立和割裂。报告所建议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导论课,以及属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其他课程。因此作为通识教育思想体系下的一门具体的自然科学科普课程——《化学与生活》,它的开设必将对这种通才人才的培养做出或多或少的贡献。

总之,由于现实社会中化学与生活的这种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以及新形式下,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加强通识教育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各个高校尤其是师范性院校开设《化学与生活》课程就显得顺理成章和尤其重要。

参考资料:

[1]唐有祺.展望化学之未来:挑战与机遇[J].大学化学,2000,15(6):3-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55.

[3]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列宁.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5]邓小平.邓小平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周良君.浅论美国通识教育——美国著名大学之旅对我院通识教育的启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5):109-114.

推荐访问: 化学 生活 重要性 开设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