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在参考国内有关农展会与现代农业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上,以长春农博会为特例,对农博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农博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确有较大的影响力。本文将借鉴长春农博会的办展优点,为中国各地区发展品牌农博会和现代农业提供相关经验。
关键词:现代農业 农博会 长春农博会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逐渐走上了正轨。但其发展除政府的大力扶持外,更需要一些来自其他领域的“推动器”。农博会在中国来说仍是“初生婴儿”,其发展潜力无可限量,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力也颇受关注。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农博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仍不多,大多仅涉及到这一方面,并未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农博会的影响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这一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从长春农博会出发,关注长春农博会之逐年变化及每一届之间的细节对比,以研究农博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这对为“三农”服务,保持中国现代农业与农博会之间的良好关系,促使两者共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
1.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从现有文献与研究上看,中国对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的补充与拓展,现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基本定性。其中,黄祖辉等(2003)认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强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孔祥智、李圣军(2007)认为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农业,同时也是政府公共财政补贴的农业”。《调整结构·创新体制·发展现代农业》(2007)一书中认为现代农业是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商品农业。大体上,现代农业可以总结为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效益的专业化、高度商品化、社会化农业。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提出“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将重点放在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现代化的重视。作为中国第一产业的农业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向着集约化、多样化、专业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的道路发展。
2013年全国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9.5%,同比提高2.3%,连续8年保持2个百分点以上的增幅。大中型拖拉机达527万台,同比增长8.6%,拖拉机配套农具达3875万台,同比增长31万部。农机装备总量增长,有利于现代农业机械化。
到2013年年底,农业产业化组织数量达到33.41万个,其中龙头企业12.34万家,年销售收入达7.86万亿元,辐射带动农户1.22亿户,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年户均增收3097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8.23%、3.79%和10.49%。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持续较快发展,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农业的生产与贸易不可避免地将与世界农业贸易发生密切的关系。随着农业商品化、专业化的加强,中国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主体将会是专业户。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普及,国内一些农户也将自己的产品投入到电子商业平台中进行销售,一定程度上为农产品多种销售渠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受现有市场、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专业户之间缺乏可供其经验交流、拓宽销路的贸易平台,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之路上的一个尴尬。据统计,到2013年末,全国成熟知名的大型综合性农业展会共有10个,仅占全部大型农业展会的23.4%②。因此,为专业户提供广阔、透明、开放、方便、公平的交流性、合作性贸易平台将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点。
2.长春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长春作为传统农业、工业重地,在全国粮食生产中一直有较强的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长春农业形成标志性发展,具体呈现为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增强、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经营制度发生显著变化、农业科技力量增强等。至2014年,长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602656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占50.5%,牧业产值占45.2%,农林牧渔服务业业占2.6%,渔业规模养殖面积增加到26539公顷,私人渔业规模养殖比重达到21.3%。园艺特产业加快发展,形成了20个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面积发展到145万亩。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植树造林面积达15000公顷,农防林更新改造3000公顷,林木绿化率达16.25%。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生态餐饮为代表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初具雏形。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如榆树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充分发挥产业带动和技术辐射作用,带动示范区周边地区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种种现状呈现出长春正以一种良好的势头发展着现代农业。
但同时,长春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全球化经济下国外资本不断流入中国,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各种政策利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并反哺农业,管理与经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长春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投入不足,城乡统筹发展能力不足,未能真正形成规模化、标准化、高度商品化的产业竞争优势。同时,科技力量未能完全转化为农业所用,科技成果不能很好得到推广。
总结来看,长春在选择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结合了自身的背景与优势,在结合土地与劳动力资源的优势下,发展各种特色农业如园艺特产业、畜牧业以及与畜牧业配套的饲料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立自身品牌农业与品牌农产品,同时优化传统农业结构,并步发展农林牧。全市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已经由2000年的14.7:44.3:41.0调整到2012年的7.6:51.7:40.7,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例趋向合理。长春还发展效益型农业,延长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竞争力。长春市政府坚持“一免三补”等财政扶农的政策,并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发挥了以市场机制对农业结构调整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因势利导的良好作用。
在当今全球化經济与宏观经济的影响下,国际资本不断流入中国,尤以东部地区为最。如何利用好这种背景与机遇,让本土有优势的农产品能够走出国门,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能够接触更多国际先进农业科技,最终使现代农业能够蓬勃发展成为一大发展难点。对此,长春农博会很好地补充了这一点。
三、长春农博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1.长春农博会的发展历程。长春农博会自2000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13届,所秉行的“科技、绿色、交流、发展”的永恒主题反映出长春农博会的创办主旨——立足吉林及长春农业优势和特色,面向“三农”、服务“三农”,集农业合作交流、农产品展示展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业科普教育、农业旅游观光、农民及市民文化娱乐于一体,办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型农业综合性展会。长春农博会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政府引导型综合性品牌农业展会,其由农业部、吉林省政府、长春市政府主办,长春市政府承办的传统体现出政府对展会的重视,也体现出展会的举办规模与重要程度。2008年,长春市建成长春农博园,长春农博园成为承办长春农博会的永久举办地,其106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展会与展场区域,能够不断为长春农博会提供增加内容、深化内涵的物质支持。每一届长春农博会上的各种产品、技术及经营方式的展示,都对长春乃至全国的现代农业产生深厚影响,如第十三届上集中展示了3700多个粮食、经作、蔬菜、花卉、果树等国内外新奇特优作物品种,集组装物联网、保护性耕作、高光效栽培、节水灌溉、菌菜工厂化生产、多元生产温室等60多项新设施、新技术和新模式;精心设计建造的新农村住宅展区,其理念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很多人进行了图纸采购。长春农博会作为成功带动全省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和促进国内外农产品展销及农业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逐渐填补了长春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空缺。
2.长春农博会现代农业内容的增加与效益的深化长春农博会发展至今,几乎每一届的内容与效益都在增加与深化。围绕着“科技、绿色、交流、发展”这个永恒主题,长春农博会做出了很多反映现代农业发展的更新,如第五届增设了“航天育种棚”和“克隆牛羊展”;在秸秆气化炊事用能、秸秆气化直燃供暖用能、秸秆发电用能展示基础上,新增了秸秆压块饲料、秸秆燃料、太阳能风能发电及农村小水电技术展示内容。第九届展会突破了以往单一品种、技术、小规模示范的模式,增设了君子兰、葡萄、草莓、樱桃、灵芝等产业示范,引导农民按照市场规律,开展适度、集约、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第十届长春农博会上,在6万平方米连栋智能温室中的植物工厂采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荷兰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颠覆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了作物生产管理高度自动化和机械化。在第十三届长春农博会上,“农博电商推介”活动首次举办,主推长白山人参、松花江大米等吉林省知名、优质、特种农产品。这些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纷纷对农民的原有种植理念和传统种植方式进行了颠覆,不仅拓宽了地区农业的种植面积,而且增加了产品种类。到十四届(2015)为止,长春农博会已将参展产品内容扩展至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及产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台湾地区农产品及加工品,优质生产资料,先进农牧渔机具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共8种之多。
从创办时(2000年)的四个展区500个展位发展到七个展区1500个展位(2014年),从原始的18000平方米总参展面积到现今的106万平方米参展面积,参展人数从第一届较少的20万人次扩大到现今的平均183万人次(2012~2014),随着展会的规模不断扩大升级,展会的效益也得到了良好的体现与深化。
届数签约(合作)项目数量(个)签约金额(亿元)现场交易额(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历届资料统计,“*”号表示数据并未做统计或已丢失)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近5届长春农博会(2010~2014)以来,展会举办期间总签约(合作)项目每届平均达147个,签约金额达平均达248亿元,仅第十二届展会上农产品、农机、农资、畜牧、台湾地区商品等展销便吸引大批采购商现场洽谈,总计签约107个合作项目。展会现场交易数额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创展伊始现场交易额仅为1100万元。展会内外各合作领域广大,合作意义广阔,在同等类型展会中处领先地位。
3.长春农博会产生的各种影响。长春农博会发展至今已是全国闻名的国际大展会,其每一届所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均是广阔的、深远的。
对农户来说,长春农博会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风向标,每届展会上所展示的新东西,对他们都是知识与技术的更新,是市场引导的新方向。大量产品技术模式被企业与农户引进,市场风向所蕴涵的巨大商机保证了农户对产业的信心,保证了农业科技力量的不断创新,也保证了地区农业发展的动力。
对参展商与参展代表团来说,长春农博会就是一次宝贵的农业经贸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扩大产品销量,打响企业品牌知名度的机会。由政府主导为前提,以品牌农博会的名头做担保,长春农博会对参展商参展所设的高要求与高门槛,既保证了参展商的质量,也保证了展会交流的高规格,更保证了参展商之间合作的高效与高收益,把每届的交流合作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
对长春市来说,长春农博会好比一张活的名片,长春农博会上集中展示展销的如都市农业、智慧农业、新农村住宅、“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直接经营”、“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内容,正是浓缩了的长春市正在发展的现代农业的精华,能够有效地向全国乃至国际展示长春地区现代农业的实力与潜质,为各投资者树立对长春农业投资投产的信心,为长春市引入更多资本,创造巨大收益与工作机会而铺路。
对国家来说,长春农博会就是现今仍为数不多的品牌大型农业展会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东北地区老农业基地的大前提下,长春农博会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长春农博会的一带一、一带多的产业辐射效应,以及展会上发达国家的各种展销展示,不仅能为国家“多点开花”式的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保证了农业结构调整的信心,而且能为国家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做改革先锋,保证了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因势利导的发展原则。长春农博会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上,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四、从长春农博会中得到的启示
1.坚持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是农博会创办与发展的大前提,农博会作为展示地区现代农业综合性实力的平台与代表,其办展内容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发展。只有坚持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农业科技的投入与创新,坚持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经营主体与体制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才能继续为农博会提供展示展销的内容,将地区性现代农业发展力量展示扩散至全国甚至是国外。长春市坚持发展“六个农业”,坚持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与发展,重视现代农业科技力量的发展与投入,坚持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的建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实国家各项扶农政策,坚定农民对产业的信心,种种努力是长春农博会发展走向成熟的重要前提。
2.坚持农博会的基础设施与文化建设。长春农博会能够拥有一条稳定的发展道路,离不开巨大的物质承载与支撑,离不开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办展需求的基础设施,长春农博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长春农博园作为长春农博会永久举办地,受到政府的重点培育。 长春市政府看到举办农博会将会极大促进长春市农业发展,在每年投入 1000 万元以建设基础设施,建成了现代种植业展区(包括5栋现代化温室、17个露地种植小区,以及廊轩等设施)、6万平方米连栋智能温室区、君子兰花卉生产基地以及占地15.5万平方米的包括停车场在内的一批现代化基础设施。市政府及时调整农博园的定位,将长春农博园作为全省精品旅游点、长春城市名片进行打造。 园区规划聘请曾成功完成德国汉诺威“世博会”规划设计的德国阿尔伯特规划设计公司担纲。 在室外功能展区的规划设计上, 委托国内著名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水东北公司东勘建筑设计院规划设计。长春农博园根据农博会办会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 农博会根据农博园的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情况制定每届展会的方案。 农博会不断扩大的影响带动了农博园的发展, 农博园不断完备的功能也促进了农博会不斷创新。
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外,每届展会的文化建设也对农博会在人民中推广,聚集人气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创展开始,每届均重视展会文化活动,其坚持“大文化”的理念,各种文化活动异彩缤纷,文化品位整体提高,如“神农杯”动植物大赛、第二届的“皓月之光”文艺晚会、长春文化艺术周、趣味运动会、历届农博会摄影作品展等。坐落在农博园区内的美食广场,是第四届展会开始创办的美食节的举办地,节上各式各样的地方著名小吃均得到了参展观众的青睐。展会文化活动适合农民和市民口味,既为展会增添了气氛,又吸引了大众眼球,扩大了农博会的影响。
3.坚持农博会参展的高要求高门槛。长春农博会中的展示展销以农产品为主,在现今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今天,“放心食”是大众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企业与农户能否打开产品销路的关键。长春农博会为保证展会的权威性,体现参展商及其产品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质量,坚持对参展商高要求高门槛参展,必须符合国家级和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企业无不良记录;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优秀、名牌企业;知名外企等,这些条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优质与安全,并对参展商之间的交流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保证了合作的高质,实现共同提高,提升了展会的层次和水平。
4.坚持政府在发展过程中的支撑和引导作用。长春农博会作为一个大型展会,无论在农业领域还是综合性领域中都是数一数二的,而这种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撑和引导。会展行业特别是农业类会展行业在中国来说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的持续引导性帮助。在中国知名大型农业展会中,政府主导型综合展占82.6%,专业展占33.3%。
政府在落实中央对“三农”的政策的同时,可加大对农博会的扶持力度,建设本地区品牌农展会,引导本地区农业向较高规格平台交流合作发展,互帮互补。长春农博会上的各种高级会议如中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高层论坛、中国(长春)——南非农业合作论坛、中国(长春)玉米产业发展高端论坛等,均是以政府机构为主体来进行农业产业中各领域的尖端问题研究探讨,既提高了展会的举办规格与水平,也促进了专业交流与合作。政府扶持得当,就会对农博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效果。
备注:
[1]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2]2012-2013年度农业会展分类认定结果一览.
[3]2014长春统计年鉴农业统计.
[4]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一览.
参考文献:
[1]周应恒 林文光 周曙东.科技创新与中国农业农村发展.[C]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张晓山 宋洪远 李惠安.调整结构,创新体制,发展现代农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张晓山 赵江涛 钱良举.全球化与新农村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钱克明.农业会展实践与探索.[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5]王乃庚.长春市发展现代农业战略研究——地方政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D].2008.
[6]吉林县域网.长春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下一步设想.[R].2015.
作者简介:方凯(1978—),男,湖北天门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产品物流、农产品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