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次会议,既是一个年度工作会,又是一个专题部署会。农业部党组高度重视,韩长赋部长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推进质量兴农工作和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任务。
一、 充分肯定2016年工作成效
2016年,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 ,坚持“产”、“管”并举,依法履职、积极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全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7.5%,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扎实推进
按照国务院食安委“双安双创”现场会精神,推动各试点单位进一步加大创建力度,落实属地责任,创新监管模式。试点县在监管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全链条监管、全程可追溯、诚信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发挥了率先作用。据统计,平均每个试点县监管人员数量由创建前的200 人增加到400多人,每年财政预算由30万元增加到200万元,试点县监测合格率达到99.3%,比创建前提高2个百分点,群众满意度达到90%,比创建前提高20个左右百分点;各创建试点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主流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了影响。同时,部署启动第二批200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目前,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提出整建制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30个省同步开展省级创建工作,已创建省级质量安全县477个。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快构建
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加快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步伐,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编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运行方案,做好试运行前期准备工作。在6省部署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点,构建以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为核心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四川投入3790万元支持追溯体系建设,将2128 家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平台管理,使用追溯码超过2 亿张。山东利用大数据绘制“放心韭菜地图”,覆盖全省韭菜种植面积0.5 亩以上的所有生产经营主体。
上海推行农产品生产挡案电子化管理,对202 家蔬菜园艺场、321个合作社、559个水产养殖场实行动态监管。
(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
部署开展了禁限用农药、兽用抗菌药、“三鱼两药”、生猪屠宰、“瘦肉精”、生鲜乳、农资打假7个专项治理行动,切实解决面上存在的突出问题。种植业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溯源管理,农药残留急性中毒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畜牧业实施养殖场户监督抽查,加大兽药残留监控力度,开展生猪屠宰监管“扫雷行动”。渔业加强产地监督抽查,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各地区、各行业通力协作,全系统上下联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54 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企业235万家次,查处问题3.4万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5 亿元。组织开展农资打假督查和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强化检打联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新疆积极开展罚没假劣农资销毁试点工作。河南抓捕涉案嫌疑人38人,对96名干部和工作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并在《河南日报》及时曝光,充分发挥了警示效用。广东成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立案查处农产品和假劣农资案件2073件,捣毁私屠滥宰窝点560个。
(四)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加快农兽药残留标准制修订步伐,新制定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1310 项、农业国家行业标准307项。推动各地加强标准集成转化,围绕优势产业、主导品种制定了一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进“三园两场”标准化创建,支持建设果菜茶标准园800个,畜禽水产养殖示范场6851个。研究制定关于推进 “三品一标”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新认证产品2万个。“三品一标”抽检合格率为98. 8%。江西大力建设“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打造“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 ”品牌。甘肃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规模占全省食用农产品的50% 以上。
(五)监测评估工作深入开展
组织开展四次例行监测,全年各级农业部门定量检测抽检样品90 余万个,为科学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对例行监测没有覆盖的粮食、油料、水生蔬菜等重要农产品开展专项监测,实施农药及农药残留、兽药及兽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水产品药物残留四个监控计划。部署推进15个风险评估专项,采集样本8 万多个,积累风险评估基础数据200余万条,基本摸清主要农产品风险因子种类、危害程度及产生原因,增强风险预警防控能力。开展全天候舆情监测,妥善处置小麦重金属超标、散养鸡蛋检出二恶英、小鱼塘违规用药等30多起突发事件,把对产业和消费的影响降到最低。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论坛。加强科普辟谣,组织专家在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发表科普文章192篇。北京、辽宁、吉林、江西等省市组织开展了应急培训演练。黑龙江省扩大风险监测范围,对果蔬、水产品和水稻等优势产品定量抽检1.2万批次,7 次对地市下达整改通知。浙江依托风险评估,推出“一品一策”特色区域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模式。
(六) 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
谋划“十三五”发展,编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和监管能力建设规划。推进绩效管理、质量安全延伸绩效考核,实现31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形成了系统上下共同抓落实的合力。加强基层监管、执法、检测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基层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部里举办14期培训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177 期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培训课程,培训人数达1.7万余人。组织第三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有力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基层检测人员学理论、钻技术的热情。加强检测机构建设,推进质检体系二期规划实施,投资5亿元安排111个质检体系建设项目,开展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和机构考核“双认证”工作。內蒙古按照每亩1.3元、每头牲畜0.5元的标准,将监管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安徽省投入7000万元,建设1400个乡镇快速检测站。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大家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质量安全保障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年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党和政府下了很大气力抓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李克强总理也批示充分肯定大家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隐患仍然存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比如,种植业农药残留超标、养殖业非法添加、产地环境重金属污染等在个别产品、地域和环节上还比较突出;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等风险因子又开始凸显。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再接再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把工作做细做实,加快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二、把握推进质量兴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我国农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质量兴农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在目标任务上再聚焦,在工作思路上再梳理,在政策措施上再加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推进质量兴农,要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这条底线。稳中求进是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全局来说,首先要稳得住。当前农产质量安全问题社会关注度高,容忍度低,必须有守底线、保安全的意识,强化监测评估和风险防范,深化突出问题治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特别是今年年底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至关重要。我们要聚焦关键领域和重要节点,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推进质量兴农,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发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的决策部署,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核心是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使农业供需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当前,绿色优质、适销对路的商品质农产品国内生产供给不足,很多大路货产品却又卖不上价,甚至积压滞销。顺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趋势,追切需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产”、“管”并举,加快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加强品牌建设、品质管理,以满足公众的多样化、个性化、高档化需求。
推进质量兴农,要抓住农业绿色发展的好机遇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绿色发展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等新发展理念。农业的本色就是绿色,绿色发展既能增收又能增效,既能保安全又能保生态。当前,各地围绕绿色发展,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实行减量替代、减量控害、综合利用,农业绿色发展正大步迈进。我们要紧扣绿色安全来谋划奖补政策创设、节本增效技术推广、产业素质提升等工作,将绿色发展贯穿于种养加全产产业链,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推进质量兴农,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经济增快速度、推动经济发展,根本还是要不断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从解决好这些问题出发,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在,老百姓最期盼的就是清新的空气、干净的饮水、安全的食品。特别是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 随手都是朋友圈,个别问题很容易放大炒作,谣传信息很快扩散传播,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还不满意,有些反应还比较强烈。我们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肩负的责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强化属地责任,落实“四个最严”,加大监管力度,给老百姓一个实实在在的交代。
三、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重点任务
2017 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部里编制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规划(2016-2020),对“十三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三五”总体目标是提升五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能力、标准化生产能力、风险防控能力、追溯管理能力和执法监管能力),具体有四个指标:一是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是制修订农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总数达到1 万项,全国“菜篮子”生产县生产基地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三品一标”年均增长6%以上;三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有条件的“菜篮子”产品及“三品一标”规模生产主体率先实现可追溯。四是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基本覆盖“菜篮子”大县,探索形成因地制宜、产管并举、全程控制的县域监管模式。
具体到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思路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目标,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从生产、监管两端发力,扎实推进质量兴农,切实保障农业产业发展和公众“舌尖上的安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部里已经印发了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做了比较系统的安排,各地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对今年工作,再重点强调5个方面。
第一,大力推动绿色生产。
农产品质量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绿色化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保障“产出来”安全。加强产地环境治理。坚决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集中力量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突出问题,实施种植结构调整和轮作休耕试点,推进产地分级管理,使受污染耕地得到净化修复,使农业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果菜茶三大园艺作物为重点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的生产技术。抓紧完善标准体系。新制定农残标准1000項、兽残标准100项,编制兽残标准制修订规划。制定一批特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行业标准,推动地方将标准集成转化为易学好用的生产技术规范。
强化标准化生产。坚持以点带面、示范推广,支持创建1万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场。引导各地创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示范乡镇。推动“菜篮子”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整建制按标生产。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结合特色优质农产品区域布局,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1万个,登记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150个。做大做强农业品牌,强化证后监管和品牌推介,办好绿博会、展销会,提高“三品一标”品牌影响力、公信力和市场占有率。
第二,不断强化全程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问题,除了受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小而分散、生产方式落后的影响,也和一些地方监管责任难落实、监管执法不到位有关。只有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强化全程监管,才能防范和减少问题发生。严格投入品监管。深化农资打假,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和相关人员实行联合惩戒。强化农资质量监督抽查和案件查处,严防发生行业性、区域性制假售假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聚焦非法添加、违禁使用、私屠滥宰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解决面上存在的风险隐患。开展国家农产品监督抽查,在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查处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加强同公安、食药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检打联动”“行刑衔接”,严惩违法犯罪分子,曝光典型案例,发挥震慑作用。强化日常执法。出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工作的意见,建立执法工作规范,指导各地加大质量安全执法力度。建立监督抽查和日常巡查工作规范,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禁限用规定、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安全生产休药期间隔期和生产档案记录等4 项制度。推动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基本建立监管名录和诚信档案,将全国270万家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纳入动态监管,实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开展监测评估。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按季度对全国150个大中城市110个品种进行例行监测,组织开展农兽药残留、收贮运、产地环境等15项风险评估,及时摸清相关问题和隐患、强化风险管控措施。加强应急处置。在全国范围建立“信息畅通、上下联动、区域协同、联防联控”应急网络,开展全天候舆情监测,妥善处理各类突发问题。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行动计划,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农产品质量安全论坛等活动。强化正面宣传,展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展和成效。
第三,继续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县创建。
今年是开展创建的第三个年头。我们要贯彻“双安双创”工作现场会精神,切实落实好韩部长提出的“五个率先”“四个样板区”要求,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巩固创建成果。已经命名的首批107个质量安全县(市),要珍惜这块金字招牌,认识到责任大于荣誉,不断总结经验做法,提升创建水平。部里也将加强对安全县的监督管理,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对考核不合格或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严格执行退出机制。扩大创建范围。部里即将公布第二批200个创建试点单位名单,督促试点县(市)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制度机制,实施全程监管。提升创建水平。部里将修订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方案、考核要求和管理办法。鼓励各地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示范创建活动。办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展,充分展示创建成效,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争取政策支持。争取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支持,努力创设质量安全县创建奖补政策,调动各方面资源参与创建工作。
第四,加快推进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 “从农田到餐桌”的追溯体系,发挥追溯机制倒逼作用,推动生产经营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同时为市场流通和消费选择提供一个直观可靠的查询平台,让消费透明、放心。强化平台建设应用。加快软件开发和指挥中心建设,尽快建成国家农产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同步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制定发布农产品分类、编码标识、数据格式、接口规范等8项关键标准,实现追溯的规则、流程和技术规范“三统一”。开展追溯平台试运行。初步考虑从畜产品做起,在5个省市进行追溯平台试运行。鼓励地方增加当地重点产品,在追溯上开展先行先试,总结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参观可学习的全程监管模式。发挥各行各业、各地区已建平台间的有效对接和互联互通。推动智慧监管。扩充追溯平台功能,增加监测、执法、预警、信用等业务模块,建设共享共用、通查通识的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推动有条件的地区配备手机终端APP、执法记录仪和移动巡检箱等执法设备,探索 “机器换人”“机器助人”等监管方式。
第五,切实提升监管能力。
随着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担子越来越重。而目前农业部门执法监管能力还十分薄弱,迫切需要加强和提升监管能力。监管队伍上,推动“菜篮子”大县全部建立监管机构,充实监管人员,落实监管经费。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通过“特岗计划”等方式为乡镇充实一批专业技术人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配备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监管能力上,当务之急是落实“十三五”执法监管能力建设规划,推动各地落实责任、加大投入,为县乡配备一批监管执法和追溯装备。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监管培训班,开展比武练兵和应急演练,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才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加强与食药总局协调会商,推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着装问题。制度机制上,要实施好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修订进程,建立与《食品安全法》相衔接的制度机制。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点工作,完善合格证管理办法,加强与市场准入衔接。研究制定农业标准化生产评价办法。
今年的目标、思路和任务已经明确,希望大家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的拼搏意志、只争朝夕的紧迫劲头,不断开创農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新局面,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