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电视问政:舆论监督的山东现象

电视问政:舆论监督的山东现象

时间:2022-10-27 16:06:02 来源:网友投稿

最近,山东电视台的一档节目火了。“每周四晚上6点50分,雷打不动,在山东台公共频道看《问政山东》,半年来已经成习惯了。”山东省临沂市的退休教师王孝安说。有观众称“现在追《问政山东》像是追剧”。

“ 《问政山东》能顺利诞生、一鸣惊人,看似偶然、实则必然。”9月26日,栏目制片人田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舆论监督,不看“盆景”

2019年2月11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全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动员会上明确要求创新舆论监督机制,推行“电视问政”“网络问政”,组织新闻单位明察暗访。

一年以前,刚刚走马上任的刘家义就曾发表过一次备受瞩目的讲话。其中他痛感于单纯依靠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监督问责的不足:

“不管基层和企业能否办得了、对人民有什么好处、今天一督明天一查,‘钦差大臣’满天飞,还要求地方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甚至主要领导汇报,安排线路看几个‘盆景’,否则就是不重视,一不高兴就对你问责。”

如果只寄希望于在党政机关体系的金字塔结构内部进行监督,就有可能使各种调研、督查、问责变形走样,“下级排剧本,上级看盆景”,不能解决信息反馈的失真、失灵,也就难以根除政策执行“上热、中温、下冷”的“温度梯度”。

因此,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必不可少。2019年年初,山东电视台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一档有特色的电视问政栏目。只有直播才能确保官员在没有“备课”的情况下正面回应主持人的提问和公众质疑。因此,从3月7日的第2期节目开始,全部采取了现场直播形式。

“刚才都说了,马上要处理。就看他处理不处理,不处理我们去处理。”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厅长李琥显得有几分愠怒。

这是《问政山东》的第14期,“回头看”特别节目录制现场。演播厅内,来自山东省教育厅、农业农村厅、自然资源厅、民政厅的四位正职厅长坐在舞台左侧,再次接受问政。观众席的第一排,坐着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华和副省长凌文,后面是省内16个地级市相关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和工作人员。

此前,4月11日的节目曾经曝光省内非法采矿的现象,6天后,省自然资源厅就下发了集中清理整治、严厉打击违法开矿的通知。

这一次,当主持人询问非法采矿问题的处理情况时,李琥低头看着事先准备好的A4纸,读出了这样一串数据:近两个月内,省自然资源厅排查开采矿点是4122个,立案查处565件,关闭取缔408个,对非法开采者刑事拘留86人……

李琥没想到,自己话音刚落,主持人便播放了一条短片。记者暗访发现,就在节目播出当天,济宁市汶上县与兖州区交界的一处非法采砂点仍在作业。附近的一名村民说,采砂只在晚上进行,“白天(路上)有沟,晚上用钢板垫上,拉砂车呼呼地往里过”。于是才有了刚才李琥“发怒”的一幕。

6月13日晚,节目曝光了济宁市兖州区和汶上县交界处的非法采砂问题,听完兖州区区长和汶上县常务副县长的直播连线表态后,李琥承诺如果地方政府不解决,省厅会亲自出马。

据田进介绍,《问政山东》如此不留情面,“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让官员们‘红红脸、出出汗’,我们办节目,关键是要解决问题”。

全流程监督,“所有问题跟进到底”

田进表示,《問政山东》的直播节目上曝光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来源:栏目热线电话、山东广电推出的手机App“闪电新闻”和栏目组记者的暗访。

在“闪电新闻”的“问政”界面上,可以看到,山东全省有27个省直部门已经进驻,对网民所提问题进行回复;所有的提问和回复在界面上全部公开。同时,系统对各部门的回复率进行排序,列出“担当作为排行榜”。

栏目组工作人员称,电视台系统内部的另一款App记录了所有拨打栏目热线电话的观众的留言信息,这些信息同样将分门别类移交给相应部门办理。

田进向记者出示了一张密密麻麻的表格,上面将节目播出半年多来曝光的所有问题,根据市县和事项类别整理好,后面的备注栏中标记了每件事的事后跟进情况。

“我们每件事都会跟进到底。”田进说。《问政山东》收到的网友反映的问题,无论来自App还是热线电话,都会由省政府督查室来检查相应部门的办理进度,如果是节目直播中曝光的问题,省政府督查室会把督办情况反馈给栏目组,记录在这张表格中。

“你看,我们开播半年来,办结、基本办结或者已经有了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的事项已经超过了95%,说明《问政山东》在促进推动省委省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特别是改善营商环境、解决民生实事上,起到了一些作用。”

不仅发现问题,也跟进问题,直到解决问题,山东媒体的舆论监督初步形成了“全流程监督”,避免了虎头蛇尾,增强了监督的力道。

各省直部门接受问政是否有顺序?“对不起,我恐怕回答不了你,”田进这样说,“我们优先对职能和百姓生活、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厅局进行问政。但是,防止走形式,这就要求千万不能让接受问政的部门提前准备,以免他们‘背台词’‘打太极。’”

因此,每次节目直播结束时,才会公布下期节目接受问政的部门,这就最大程度杜绝了“摆拍”,“我们就是要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从暗处监督,仍存在“调查困境”

“我们的工作很难,现在是‘防火、防盗、防问政记者!’”《问政山东》栏目组有十多名调查记者,舆论监督部里和其他部门的同事有时候也会参与栏目的调查走访工作。他们的明察暗访,发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的同时,也受到了许多干扰。

舆论监督相比于单纯依靠机关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其特点和优势就在于能够从暗处观察明处,从而能看到许多水面上难以察觉的现象。然而,随着媒体舆论监督的深入推进,感到压力的官员也就合乎逻辑地试图从“更暗处”窥探记者、影响记者的工作,这就形成了“调查困境”。

最令人担心的还是各种名堂的“说情”,即使电视台、舆论监督部和栏目组三个层面都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保密,但如果哪一个环节有纰漏,有人从中说情灭火,一档节目可能就要功亏一篑。

客观而言,舆论监督的山东现象,并不是新鲜事,但可贵之处在于,一是省领导公开支持舆论监督,二是在自上而下的监督之外的确发挥了作用。山东广电总台舆论监督部副主任原宝国说,《问政山东》曝光了很多数据报表上看不到的问题,开播以来许多“督而不办”的难事一夜得到了解决,也开始打破省内外公众对山东官员的惯有印象。

摘编自《南风窗》 2019年21期

推荐访问: 山东 舆论监督 现象 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