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影响本科生毕业去向的因素

影响本科生毕业去向的因素

时间:2022-10-27 14:18:02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馞m׏iv
t9}׭t]vN}?学习成绩、择业观念、面试技巧、人际关系和高校层次等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然而,以往的研究大多从某一个横剖面进行分析,较少呈现纵贯性的过程观照,很少关注在历史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是如何交织影响个体生命历程轨迹中的转折的。社会转型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带有深深的历史和制度的烙印。而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正是在历史、社会和个人三重影响和制约下个人能动性选择的体现。抛开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去谈毕业生就业问题都略显单薄。此外,以往的研究没有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这一视角来挖掘其对毕业生毕业去向和就业的影响。同时,大多数研究结果来自问卷调查数据,基于本科生从入学到毕业四年期间的平行数据的研究却很少。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拟在综述现有相关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以纵贯性视角研究本科生毕业去向,利用生命历程理论研究范式,将本科生毕业去向问题置于其生命历程的整体脉络中加以理解。以使我们对本科生就业问题有一个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具体而言,本文力图研究个体的能动性在历史背景、社会政策和个人人力资本的三重影响和制约下如何形塑个体独特的人生轨迹。

二、文献综述与理论框架

(一)文献综述

1.历史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1994年,我国高校实行招生并轨改革,通过建立收费制度,改变学生上大学国家包下来、毕业国家包分配的做法,国家不再以行政手段来分配毕业生而是以方针政策和社会就业需求信息来指导和引导毕业生自主择业。1998年,大学生由国家分配工作的制度基本取消,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也实现了从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转变。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即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改革政策,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同时,为了避免传统的苏联高教模式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弊端,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革,打破狭隘专业教育思想的束缚,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布劳和邓肯的经典的地位获得模型强调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受先赋性因素和获致性因素的影响。显然,它也适用于对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分层和流动受再分配经济整合体制和意识形态系统的影响,呈现的是以社会成员的权力和声望差距为基础的单一化政治分层结构。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的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发生了变迁。单一的政治分层结构被经济体制的转型打破,教育资源成为个人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工具变量,社会分层的依据由单一的政治资源向权力、收入、声望和教育资源等多维度转变,这反映出在地位获得的过程中先赋性因素在减少,而获致性因素在增加。有研究发现,在高度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美国社会,父亲的先赋因素对子代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虽然微弱但依然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中国,也有研究验证了精英阶层的再生产和阶层继承机制: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开放性的增强,大多数阶层与相邻阶层间的流动增加,特定阶层的代际继承优势逐渐下降,跨阶层的循环流动越来越困难。

2.社会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赖德胜从制度转型视角分析发现,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这其中主要是过高的工作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工作搜寻行为。另外,赖德胜等人还发现,决定大学生毕业起薪水平的是人力资本因素,而决定能否进入国有企业工作部门的是社会资本。张秋山等认为,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一种新型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就业的出现。陈成文等的研究发现,需求促进政策、供给促进政策和匹配促进政策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

3.个体因素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对个体因素的分析,学者们大多聚焦于人力资本理论。陈成文等发现,人力资本诸因素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获得和就业质量存在有区别的影响,其中外貌条件和专业背景仅对就业机会有显著影响,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因素却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有显著性影响。孟大虎等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后发现:那些能够积极影响求职结果的人力资本变量,例如职业资格证书、兼职经历等并不一定在决定就业质量方面起到积极作用。陈成文等通过对2007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发现,毕业生对单位性质和职业类型的要求与就业机会获得和地位获得后的月收入水平呈负相关:求职主动性与就业机会呈正相关。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陈成文和孟大虎等人的研究都发现了学习成绩对就业机会获得的显著负面影响。其中孟大虎的研究发现,“成绩好”比“成绩一般及以下”毕业生的就业可能性减少了0.25倍。这可能与学习成绩优秀学生较高的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相冲突时选择自愿性失业行为有关。而岳昌君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学习成绩排名前25%的学生找到工作的概率要比其他学生高。

从历史和社会背景出发分析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无疑充分认识到了宏观社会结构的深刻影响:从个人层面出发的分析也给我们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更细致入微的视角。然而,这些具有建设性和引导性的研究也存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局限性:或者是结构决定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制度和社会结构)或者是个人决定论(将就业难问题归为个人资质问题)。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解读都没有认识到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历史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生命时间的综合体,而大学生毕业则是其学生生涯轨迹中的一个重大转变,代表着新的角色的建立和学生角色的丧失,是职业生涯轨迹的标志。作为一个转折点,毕业去向的选择具有重大的人生意义。大学生的毕业去向不仅受到社会结构和历史时间的约束。更受到个体能动性选择的影响。而生命历程理论个人、历史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为我们解读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问题提供了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分析框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变迁的历史背景下,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与个体的学习成绩、专业背景以及综合能力是如何交织影响个体生命历程中毕业这一转折的。

(二)理论框架

生命历程研究范式最早来源于20世纪初芝加哥学派对生活史的研究。1965年,诺曼·雷德尔在《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同龄群体概念》一文中率先明确指出要使用“同龄群体”(cohort)这一概念来研究生命历程。20世纪60—70年代,埃尔德通过《大萧条的孩子们》对生命历程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生命历程理论模式是一种社会界定的并按照年龄分级的事件和角色模式,这种模式受文化和社会结构历时性变迁的影响。该著以社会经济变迁为焦点,通过研究出生于1920—1921年的美国人及其父母在大萧条中的经历,力图探索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动对家庭变迁和代际关系的影响。

生命历程理论有四个相互关联的范式性主题:(1)历史的时间和空间(Historical time and space)。个体的生命历程是嵌入在他所处的历史时间和他们在生命岁月中所经历的历史事件之中的。与此同时,个体也被这些时间和事件所塑造着。(2)时机(Timing)。时间决定着生命历程转变和生命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3)相互关联的生活(Linked lives)。相互依存、关联的社会网络是社会一历史的影响的载体。(4)个人主体性(Human agency)。个体的生命历程是个体突破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利用个体能动性和时机的选择而建构起来的。

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主要是通过轨迹、转变和持续三个概念来描绘社会变迁过程中个体的发展。其中轨迹指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或社会状态;转变则关注各种状态的变化,这种转折点是轨迹方向改变的代表;持续是一种介于转变之间的时间段。转变和持续都是轨迹的元素。转变往往以特定的事件为标志,它嵌套于一定的轨迹当中,以一种角色的建立和丧失为标志,往往被生命历程理论视为联结社会背景与人类主动性的节点。

生命历程理论在强调个人主动性的作用的同时,也强调确定某个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社会和历史的制约因素。历史性力量塑造着学校、家庭和工作的发展轨迹,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发展途径。人们能够选择他们要走的路,但是他们的这些选择并不是在社会的真空(Social vacuum)中做出的.所有的生活选择都取决于社会的和文化的以及历史的制约因素。社会历程理论所强调的是个人、历史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研究范式。

生命历程理论在人口学、社会政策和教育学研究领域备受推崇,成为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它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综述概括,一些学者将其运用到具体的实证研究当中。李强等人首先系统地向国内推介生命历程理论,阐述了生命历程理论对中国社会学的意义;包蕾萍就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拓展。在实证研究方面,默怀霆和白威廉考察了国家政策对社会群体生活机会的影响@;周雪光等人以中国政治变迁为背景,分析了中国的“上山下乡”政策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郭于华等人研究了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状态下悖于常态的个体生命历程,反映出社会保障制度文本层面与实践层面之间的裂隙;徐静等人通过对北京市贫困老人展开生命史访谈,探析了贫困老人的生命发展轨迹。在本科生就业领域,仅有李卫东从生命历程视角出发。分析了家庭结构、阶层背景和人力资本对本科生就业的影响。本文试图用生命历程理论探析在通识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生成绩等因素对其毕业去向的影响。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及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W大学2010级本科生的综合信息,包括入学时的基本情况、成绩、外语水平和就业类别等信息。研究时选取2010年入学、2014年毕业的6782个本科生作为分析样本。选取的理由有两点:首先,大学毕业是个体生命时间中的一个重大转变,W大学2010级本科生群体入学时间处于中国高校扩招政策实施期间的最后两年,将学生个体生命历程中毕业这一重大转变与高校扩招、通识教育改革等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分析,运用历史、社会和个人“三位一体”的分析范式,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第二,W大学作为全国的重点高校,其本科生毕业去向问题更能体现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问题,选择其本科生作为研究样本,具有实践上的合理性。

表1的描述性分析表明。在6782个本科毕业生的去向中,升学读研所占的比例高达36.1%,远远高于其他四个去向:其次是出国、出境和进机关、部队、事业单位,二者不相上下,所占比例分别是17.8%和17.5%;进企业的比例为16.8%;自由职业和待就业去向所占比例为11.8%。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通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理解微欢的行动者如何在宏观社会结构的影响下通过能动性选择来应对生命历程轨迹中的重大转变,我们提出本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如何影响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选择的?综合能力对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的选择有何影响?不同学科背景对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有何影响?

(二)变量

1.因变量。本文的因变量为2010级本科生的毕业去向,由“升学”、“出国、出境”、“机关、部队、事业单位”、“企业”、“待就业、自由职业”五种去向类型的虚拟变量来表示,以企业组为参照组。

2.自变量。本研究的自变量包括:(1)通识教育:包括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成绩和体育课成绩。本研究对成绩进行取对数处理。(2)专业教育:专业必修课成绩代表专业教育成果。(3)学科背景:由人文科学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工学部、信息科学学部和医学部六种类型的虚拟变量来表示,以医学部为参照组。(4)综合能力:包括获得奖学金的次数、英语水平和承担项目的情况。获得奖学金次数为连续性变量;此处用通过CET6与否来代表学生的英语水平,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承担项目情况分为承担过项目和没有承担过项目,以虚拟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

3.控制变量。(1)性别:以女性为参照组,女性=0。(2)城乡:以农村为参照组,农村=0。(3)政治面貌:以非党员为参照组,非党员=0。

(三)统计模型

由于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关于毕业去向的多分类变量,同时参照国内外研究的惯例,本研究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克回归的方法,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四、分析结果

根据研究设计的多项逻辑斯蒂克回归模型,通过6782名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数据检验个体毕业去向选择模式,表2记录了这一回归结果。

(一)升学

相对于进入企业的毕业生,成绩和外语水平对升学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专业课成绩还是公共必修课成绩都对升学具有显著性影响。专业课成绩越好越容易升学,公共必修课成绩越好也越容易升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体育课成绩好的学生却更不倾向于选择升学,体育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升学的优势比下降99.5%(0.005-1=-0.995,p<0.01)。此外,男性有显著的升学优势,男性的升学优势比比女性高41.3%(1.413-1=0.413,p

(二)出国、出境

相对于进入企业,成绩对出国、出境具有显著影响。公共必修课成绩和专业必修课成绩均对出国、出境具有明显作用,成绩越好越容易出国、出境。相反,体育课成绩对出国、出境却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体育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出国、出境的优势比下降99.8%(0.002-1=-0.998,p<0.001)。尽管性别优势对出国、出境已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是城镇地域优势的作用却十分突出,来自城镇的学生出国、出境的优势比比来自农村的学生高981.8%(10.818-1=9.818,p<0.001)。相对于进企业,政治身份对出国、出境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党员出国、出境的优势比较之非党员要低44.1%(0.559-1=-0.441,p<0.001)。在学科背景方面,仅理学部的学生出国、出境的优势比较医学部的学生高200%左右(3.095-1=2.095,p<0.001),其他学部并无显著优势。英语水平也对出国、出境有明显影响,通过CET6的学生出国、出境的优势比要比没有通过的学生高72.4%(1.724-1=0.724,p<0.001)。奖学金对出国、出境的作用不容忽略,获得奖学金的次数每增加1次,其出国、出境的优势比增加19.7%(1.197-1=0.197,p<0.001)。而获得项目与否对出国、出境的影响并不显著。

(三)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

相对于进入企业,各类成绩对进人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均无显著影响。性别优势对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作用十分突出,男性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优势比比女性高62.9%(1.629-1=0.629,p<0.001)。地域和政治面貌对进入机关、部队和企事业单位并不具有显著影响。学科背景对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有显著影响。除了工学部的学生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优势比比医学部高71.4%(1.714-1=0.714,p<0.05)外,人文科学学部、理学部和信息科学学部的学生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优势比比医学部分别低48.4%(0.516-1=-0.484,p<0.05)、68.1%(0.319-1=-68.1%,p<0.001)和49.6%(0.504-1=-0.496,p<0.01),而社会科学学部的学生没有此种劣势。外语水平对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的影响却是显著的,通过CET6的学生的优势比比没有通过CET6的学生的优势比低22.0%(0.780-1=-0.22,p<0.05)。获得奖学金情况和承担项目情况对进入机关、部队和事业单位没有突出作用。

(四)待就业、自由职业

相对于进入企业,对待就业、自由职业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专业课,专业课成绩每增加10个单位,其待就业和自由职业的优势比就下降99.5%(0.005-1=-0.995,p<0.05),其他类成绩并显著影响。另一个对待就业和自由职业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城乡差别,来自城镇的学生待就业和自由职业的优势比比来自农村的学生高89.0%(1.890-1=0.890,p<0.001)。政治面貌也对待就业和自由职业有十分突出的作用,党员待就业和自由职业的优势比比非党员低51.4%(0.486-1=-0.514,p<0.001)。学科背景中,人文科学学部的学生待就业和自由职业的比例比医学部高94.2%(1.942-1=0.942,p<0.05),其他学部没有此种现象。另外,有项目与否对待就业和自由职业有显著性影响。有项目的学生待就业和自由职业的优势比比没有项目的学生低60.7%(0.393-1=-0.607,p<0.01)。

五、结论与思考

我们将本科生毕业问题置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代际地位继承机制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分析高校本科生培养政策变革的效用和学生个体学习成绩、综合能力以及专业背景等社会和个体因素是如何影响个体的生命轨迹的。本科生毕业既是学生个体生命历程轨迹中的一个重要转变,“就业”与“深造”等毕业去向的选择就不仅仅是单个生命体的一种人生选择,也成为既定制度设置下的精英社会分流。从而转变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的影响因素时,我们发现成绩和综合能力是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两个因素对于不同的毕业去向的影响却有所不同。

就成绩而言,我们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方面探讨成绩对毕业去向选择的影响。在毕业去向为升学和出国、出境两个选择时,通识教育的影响十分明显;当毕业去向为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和待就业、自由职业时,通识教育的影响却并不显著。专业教育对升学和出国、出境也有着非常显著的正面促进作用。从成绩视角来说,成绩对于深造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成绩越好的学生越倾向于选择升学或者是出国、出境。作为个体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职业门槛时所作出的理性的人生选择.升学和深造可以使毕业生与那些依据年龄等级和生命历程轨迹所确定的职业生涯的一般期望一刀两断。这是一个不用承担职业发展责任的暂时休整或延迟实现的时期。在一个强调和崇尚知识和文凭的知识经济社会里,升学或深造的选择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摆脱就业、婚姻和家庭压力的暂时调整的机会。而人们不会去质疑其深造的动机,也不会批评其职业生涯毫无进展,相反,人们会对其职业发展抱有更高的期待。体育课与学生的身体素质相挂钩,体育课成绩越好的人越倾向于选择进企业。这与企业看重团队合作精神、创造力和活力的原因有关。从学校培养层面来看,通识教育旨在培养人的理智,使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识教育的影响更多体现在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去向上,对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和待就业、自由职业却并无显著影响。这说明通识教育所强调的对理论的学习促进了本科毕业生更深层次的求知欲望,无论是选择升学还是出国、出境,都是一种理智的升华。

就综合能力而言,本科毕业生升学和出国、出境的选择显著地受到获得奖学金次数和外语水平(CET6)的影响。尽管科研能力(承担项目与否)并没有成为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以及进入机关、部队、事业单位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承担过科研项目的学生却不会倾向于选择待就业或者自由职业。

此外,社会性别和社会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形塑着个体的生命轨迹。性别对个体选择升学和进人机关、部队、事业单位有着显著的影响:来源地的城乡差别也是个体选择升学和出国、出境以及待就业、自由职业的影响因素之一。出国、出境和待就业、自由职业也显著地受到政治面貌的影响,党员出国、出境和待就业、自由职业的可能性要远远小于非党员。

综上所述,生命历程理论为解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它的核心观念在于“社会机制与个体特质的交互影响所形塑的累积性作用力,将不同的个体带往不同的生命轨迹”。本科生的毕业去向正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与个体的素质和能力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个体在这个转折点所做出的能动选择扮演了社会分流的角色。

从政策意涵上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成绩因素和能力因素成为精英人群的重要个人特质,本科毕业生中的精英更加倾向于升学或是出国、出境,通过更多的教育投资来增加以后就业的砝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然而,升学热与出国热使得许多毕业生忽略了就业和创业这条通道。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应当理智地平衡就业、创业导向与升学导向,高校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才来及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优化成人成才培养方案:成人是根本,成才是关键。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是知识面不广、创新能力不足、社会适应性不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健全的人,是对专业教育的一种反正。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教育的过程视为人的解放过程,这一理念正是对本科生成人成才教育的完美诠释。

(责任编辑 刘龙伏)

推荐访问: 去向 本科生 因素 影响 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