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讲授《西方史学史》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提高课堂的效率成为困扰许多教师的难题,笔者试图在教学中引入经典作品阅读,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关键词]西方史学史教学; 经典作品; 人文精神
《西方史学史》是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历史学基础知识体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依循时间顺序对人类最古老的自我认识形式之一——历史学在西方世界发生、发展基本过程的考察和认识,如果说客观的史学是对人类客观历史过程的认识和反思,那么西方史学史亦可称作一种特定的思想史,是对西方历史认识的再认识和再反思。《西方史学史》这门课程一般是针对大二或大三的学生开设,经过了前期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学习,大二或大三历史系的学生此时需要从理论上、从学科的发展史上来认识历史这门学问。《西方史学史》的内容丰富,涵盖从古至今史学起源、古希腊史学的形成与发展、古罗马史学、中世纪史学、近代史学和现代史学等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里面有不同的史家、作品及其史学流派,作为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讲授清楚每一个历史时期史家、作品及其所属流派,更重要的是要深刻阐述每一时期影响史家创作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历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在每个时期的表现和演变趋势。由于这门课程的理论性非常强,因此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教材中在介绍每一位代表性作家的史学思想和作品特色时,都非常具体的将现成的结论展示在读者面前,这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得不到培养,听课和考试的时候只需要记住每位史家的史学思想即可,更严重的是在课堂讲授中如果仅仅只涉及到现成的理论或思想的讲解,那将使课堂变得非常枯燥乏味,缺乏生动性。笔者一直认为大学历史专业应当增加对经典著作的阅读,从经典中感受历史学的魅力,从经典中学习治史方法,从经典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西方史学史》恰恰是一门研究西方史学经典作品的学问,笔者试图在讲授这门课的过程中做一点教学改革的尝试,将经典作品阅读纳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一方面使学生从中领略经典作品之美,另一方面也从作品中分析和挖掘出作家的史学思想,以及人类各个阶段历史认识的特点及趋势。
一、选取经典作品
由于学时有限,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对西方史学史上的每一部经典作品都选取出来要学生来阅读和分析,只能选取每个阶段一两部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选定其中的某些能够深刻反映作者史学思想的段落,以期从这些作品的段落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出史家的史学思想和作品的特色。鉴于此,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选取了“古希腊史学”中的《荷马史诗》、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罗马史学”中的凯撒《高卢战记》和塔西佗《历史》,“中世纪史学”中的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史学”中的马基雅维利《佛罗伦萨史》和维柯的《新科学》,“近代史学”中的兰克《罗曼与日耳曼民族史》和马克思、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现代史学”中的汤因比《历史研究》、布洛赫《封建社会》和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等,至于在每一部作品中该选取哪些段落,则完全取决于该史家所具有的史学思想,教师可以依循教材的线索找到作品中的经典段落。
二、组织课堂教学
选取好了经典作品及其段落之后,接下来到了组织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计划的时刻了。在上课之处,教师要做前言性的背景介绍,譬如史家所处的时代及其成长经历,可以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大家思考。然后接下来就组织学生阅读经典作品,教师将经典作品电子版本放映在投影上,按照学号或座号顺序每个人读一段。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求阅读的学生保持站立姿势,具有端正的仪态,声音需具有节奏性,吐字清晰,语速适中。阅读的时间应尽量控制在15分钟内。阅读完毕,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譬如从刚才阅读的段落中,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史学思想?语言、文字和内容有什么特点?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感受?然后待同学发言后,教师做出总结,并结合教材的观点讲述史学作品、史学思想、历史认识论等问题,同学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点评、总结之后所得到的知识更加鲜活和牢固,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讲授的效果较好。
三、经典作品阅读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所谓人文精神,简单的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是以对人自身的关注为内在规定,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归宿,关注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关怀人类的命运和发展,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价值,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的一种科学态度。人文精神的缺失已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大问题,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并进而具有一种爱生活、爱生命、爱他人的人生态度,这是教育者所需要研究和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经典作品中,尤其是在西方史学经典作品中,史家所阐释的人本精神和人文素养是非常深刻的,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到李维、塔西佗的作品中,都在记述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的伟大作用。事实上,西方的人本主义、人文精神就发轫于古典希腊,在文艺复兴时期走向复兴,并在当代发扬光大。而我们中国的学生要摈弃国界之分和东西之分,充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培养成为具有世界性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小凌.西方史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2014年课程-团队立项建设项目《世界史概览》的阶段性成果;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资助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塞奥非拉克特《历史》的翻译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