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采煤专业学生的突出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意识、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三大冲突,提出了使理想教育切近社会、行业现实;培养现代意识,塑造符合社会、行业要求的道德观、价值观;实现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基本对策,帮助采煤专业 学生解决心理冲突,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教育;采煤专业;心理冲突
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根据近五年来对采煤专业学生在一年级、二年级、毕业学年、毕业生就业后一年内心理、思想状况的调查分析。学生主要呈现三大心理冲突,根据煤炭行业发展对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出三个基本对策。
一、当前采煤专业高职生的三大心理冲突
(一)职业理想与职业现实的冲突
1.对未来的高期望和对现实的低评价之间的矛盾
采煤专业学生高职生对未来的期望是理想化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教育体系中得到的是理想化的教育,另一方面,学生100%来自农村,大多数学生家境贫寒,他们希望通过学业改变自己的命运、家庭经济条件,必然地会将自己关好的愿望投射于理想,寄托于未来。但现实与理想总是有差距的。煤炭行业本身是高危行业,且近几年炭企业效益的持续恶化、矿难不时发生,由于高职生缺乏理性的、辨证的眼光,使得他们对现实极为不满,评价极低。他们常常因为社会中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而把整个社会看成一团糟,全面否定现实生活。
尽管高职生在高考中是较失败的升学群体,可毕竟也算是大学生的一群。对未来的必然会有较高期望,主要表现在高职生乐观、进取,对未来充满信心。但这种高期望和对煤炭行业发展不客观(煤炭专业技术人员的高就业与高收入)的评价并存,往往使他们产生一种好高骛远的盲目性情绪,造成对未来的高期望具有极大的脆弱性,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高期望碰到障碍、受到挫折,他们极易走向悲观的一面,对未来失望,对现实气馁,不能再以理性的态度对待生活。
2.自我与社会的矛盾
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主要表现为采煤专业学生自身能力与煤炭行业对他们的要求之间存在差距和矛盾,也即他们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之间存在矛盾。高职生中普遍存在对自我的过高评价、过高预期的倾向。而生活中自我过高评价和他们的实际能力、经验还不能适应煤炭这一艰苦、高危行业的要求有着暂时无法调和的矛盾。仅就高职生的学习能力而言,他们的高考成绩集中在理科250分至300分这一档次,从此所反映的学习能力上考察,基本上属于中学中中偏下的群体。而且经对我院高职生基本情况的了解,经不完全调查,大多数学生选择就读高职是无奈的选择,且数学、物理等成绩较差(采煤专业对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基础性要求又较高),他们客观上已不具备经过补习再上高一级学校的可能(有可能的大多数选择不报到)。这种普遍低下的学习能力,已成为专业教学中的一大障碍。学生不愿正视,转而以较高的自我评价来定位。这常会给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带来心理上的挫折感,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3.理想职业向往和现实行业困境的矛盾
采煤专业学生在心目中把获得较理想的就业岗位(高收入)作为唯一标准,而我国目前煤炭行业因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效益持续下滑,专业技术人才要实现较高收入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至少三到五年的实践经验。一就业并获得好岗位(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认同)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毕业生不太可能得到理想岗位,更为普遍的是大量毕业生难于适应煤炭行业(学生能渡过适应期并成长起来的不足就业人数的1/4)。这便造成了理想职业向往与现实行业困境的巨大差距。并由此带来很大的挫折感,导致学生对现实的悲观失望情绪。
4.学校理想化教育与社会需求世俗化的冲突
从幼儿园到中学,以至大学,我们学校教育都具有理想化、不食人间烟火的脱离现实的倾向,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伦理层次教育;我们要求学生树立的理想是最高层次的,作为一种追求,提倡这些本身并不错。但是,以一种高层次的模式来代替结构复杂、具有多层次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显然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社会的实际,导致了学生形成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的理想观念和人生理想。
在以往较为单纯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差距带给学生的不适应还不明显。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的各种观念由单纯趋向复杂,讲究实惠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校理想化的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世俗化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学生在学校里和在社会中所感受的、所经历的几乎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对此学生毫无思想准备(学校教育没能为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准备),由此而带来的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可想而知。
此类冲突会使学生产生对学校教育的怀疑,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失落感。这种失落极易导致一种放弃追求、放弃努力,随波逐流,自暴自弃生活作风。虽然多数采煤专业学生在家长、学校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完成学业,但心理上的这类矛盾并未因此而消失,不少学生把这种失落感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及生活态度上。
(二)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意识的冲突
首先,现代意识的影响,使采煤专业学生的价值观趋向于更实用、更功利、更开放、更富有现代意识、现代性在学生思想中占优势,并有逐步取代传统观念的趋向,这一发展方向是积极的,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采煤专业学生价值观的冲突也会带来一系列消极的因素。由于学生的价值观趋向现代性,成年人的价值观传统性多一些,这往往导致“代沟”的出现,使得家长、教师对他们的教育的可接受性大大降低,学生们似乎变得比以前的学生复杂了,比以前不听话了。学生身上较多的现代意识会使他们对社会传统观念占优势的主导价值感到不满意。这种不满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使学生与社会传统的矛盾表面化,产生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更有甚者,对于那些社会化程度较低、基本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价值观的矛盾冲突会导致人格分裂状态,出现双重人格的病态心理,或导致极端化的与社会主导规范背道而驰的行为,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乃至于违法犯罪等。
(三)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矛盾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生理发育普遍提前,可是,学生心理上的发展并未与生理发育同步而行,再加上我们青春期教育几乎是空白,结果,学生对生理上的巨变缺少心理准备,他们本身的经验和知识、能力又难以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一切,于是便产生了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矛盾冲突。这类矛盾冲突具体表现为:独立意识增强和无法摆脱依赖性之间的矛盾,此类冲突往往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混乱或退缩,影响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情感与理性的冲突,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及我们教育的不足,他们的理性发展跟不上情感发展,于是造成了采煤专业学生易感情用事、好冲动、出现恋爱热潮(学业上压力不大以及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及打架斗殴、汹酒等行为。在社会舆论中,这一切往往都是遭谴责的。这常会引起学生内心深处极强的消极情绪体验和心理冲突,有时会导致学生产生反社会的情绪和行为,或封闭自我,走向深深的孤独,形成心理病态。
二、基本对策
根据高职采煤专业学生思想状况的新变化、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青少年教育一般做法的同时,有必要对高职采煤专业学生的特殊实际提出新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一)使职业理想教育切近社会、行业现实
使理想教育切近现实,能帮助学生以更客现、更现实的态度对待社会及煤炭行业的实际,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从而帮助采煤专业学生顺利地完成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把现实生活内容注入理想教育的具体方法有:
1.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理想的同时,要加强在煤炭行业中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是教育者应尽的职责。但要使学生能以积极主动地态度、客观现实的态度对待美好的理想,光帮助学生树立起崇高理想是还不够的。还应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指导学生找到实现职业理想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为理想努力奋斗。在职业理想教育中,还应注意让学生充分认识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在理想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这样做,学生才会感到理想的实现是可能的,从而克服失望情绪,避免或减轻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带来的心理不适。
2.把煤炭行业发展中带来的新意识、新观念渗透进理想教育之中去。煤炭行业正在推进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探索行业的低碳运行模式,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煤炭行业以全面推进煤炭清洁生产、循环高效利用和节能减排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布局合理、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产业延伸和无废排放为发展方向,转方式、调结构、再创新,努力实现煤炭产业低碳运行,促进矿区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只有把这些新内容都渗透进职业理想教育之中,学生才会把理想与现实真正统一起来,从现实出发扎扎实实地去为理想而奋斗。这么做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把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协调起来,从而更顺利地完成社会化,健康成长起来。
3.树立理想多层次的观念。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理想的同时,必须从学生个体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确立切合自己实际、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个人理想,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和生活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把理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把现实生活内容注入到理想教育之中,把煤炭行业发展的现代意识渗透到理想教育中,使理想教育切进现实,有利于采煤专业学生把美好的理想与还不够美好的现实协调起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培养现代意识,塑造符合社会、行业要求的道德观、价值观
要使采煤专业学生走向社会时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将来的职业生活,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学校教育必须是开放型的。在教育过程中要体现社会上和煤炭行业不断变化的一切,把现代意识纳入教育中来,并把它们与传统教育中优秀的东西融合、统一起来。在目前形势下,学校教育在着重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艰苦奋斗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人本意识、生态意识、民主意识、自我意识,要把现代煤炭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观念及由此而来的新观念纳入到思想教育中去。为此,教育者本身应先受教育,转变观念,换换脑筋。其次,用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多了解社会,了解现实;用走出去的办法让学生去体验社会,体验行业变革与发展,达到在实践中教育学生的目的。通过现代意识的培养,通过实践的锻炼,使学生的思想更贴近现实,在此基础上方能逐步培养起正确对待社会、煤炭行业的态度,塑造起符合社会和煤炭行业要求的道德观和价值体系。
总之,社会转型中的教育必须更进一步切近现实,把现代意识纳入教育内容,依据学生思想实际,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煤炭行业要求的高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
(三)实现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目前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煤炭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有较大差距,采煤专业学生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与煤炭行业实际技术发展有差距,到了职业生活中往往用不上,用不了。这一现象不但造成了学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也极大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可接受性,而且会导致厌学情绪。改变这一现象,应把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培养个性统一起来。把采煤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培养专业技术特长,发展个性统一起来,使学校教育目标与煤炭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可缩小教育与行业现实的差距,有利于学生社会化过程顺利进行,减少学生成长及适应煤炭行业职业生过程中的冲突,促使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耿步健.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3]章明明.大学生心理冲突现状调查[J].高教探索,2007(02).
[4]孙萍.论大学生心理冲突及其应对[J].新余高专学报,2010(05).
作者简介:
徐跃宏(1973— ),女,云南曲靖人,硕士,讲师,“双师”型教师,研究方向:思想理论教育及宏观经济。
邓祖波(1973—),男,云南曲靖人,硕士,副教授,“骨干”及“双师”型教师,律师,研究方向:思想理论教育及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