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大面积砼浇筑的裂缝是我国建筑施工的质量通病,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分析其裂缝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商品砼站原因,有施工中的搓平保养和覆盖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工期紧得不到早期强度就上人上料的原因。现就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进行这一质量通病的起因分析,控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砼浇筑;措施
一、 房屋建筑砼浇筑的通病
楼面砼浇筑的裂缝是目前施工现场的质量通病,施工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在浇水保养和下道工序施工时,施工用水在裂缝中通过砼的毛细孔往板底渗水,滴水,现场的状况极其难看,给工程的各项程序验收带来不好的效果,甲方和监理甚至提出要作为质量事故来处理,在未排除因商品砼等原因以前,总包单位是难圆其说的。分析其裂缝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商品砼站原因,有施工中的搓平保养和覆盖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工期紧得不到早期强度就上人上料的原因。
1.1商品砼厂家的原因
砂的含泥量过大,砂粒过细,砂石的质量达不到混凝土的级配要求;计量不准:各种参合剂参量多少不均匀,粉煤灰参量偏大,水灰比偏大塌落度超标,商品混凝土厂家的各种级配、计量控制仪器未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校检。混凝土灌车在行驶途中因堵车等原因时间长、气温高,司机随意加水,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失去了原来的设计原状。
1.2施工现场的原因:
砼罐车进场未按照要求做塌落度测试,尤其是刚进场的1-3车料,未能每车都做测试。砼浇筑振捣抹平后,未按照一定的间隔时间和气温等情况做两次搓平,或气温上升、人员少不能及时对已经浇筑完成的混凝土面层进行有效地搓平抹面。搓平后未及时的用塑料薄膜封闭覆盖或塑料薄膜的覆盖方法不妥,封闭不严、不及时,气温升高混凝土内水份蒸发干缩裂缝;混凝土浇筑的时间掌握安排不妥、或当天气温较高,浇筑的准备工作不充足;不明和无法分析的其他原因。
二、裂缝控制
2.1砼浇筑施工人员要有质量认识
砼浇筑前施工技术人员要对作业班组按照砼施工方案做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各道施工程序的要点,并做好各相关人员配备,材料,机具的准备,使所有的砼施工作业人员对砼的浇筑从思想上有个足够的质量认识。与商品混凝土厂家取得沟通联系,向商品砼厂家索要相关的技术资料:各种计量仪器的有效校检报告,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等。
2.2浇筑现场的过程控制
做好作业面的浇筑准备:钢筋模板浇水湿润,铺设脚手板(作业人员不得在钢筋上踩踏);作业班组的人员配备、分工及浇筑机具材料的提供必须按照实际工作量准备充足;来现场的先前几辆砼罐车必须每车做塌落度测试,达不到要求的坚决退回,中途时间也要间隔2-3车必须做塌落度测试,并且做测试记录,严格控制进场的商品混凝土坍落度;砼铺平振捣后用刮杠刮平,稍间隔些时间(看当天的气温情况)再用木抹子抹平第一遍,再间隔一段时间(待上人有脚印不深度下陷)进行第二遍搓平搓毛,并用铁抹子抹光,再用毛刷子刷纹;搓毛抹光刷纹后必须紧跟着用一次性塑料布覆盖,覆盖的方法必须是前面刷纹后面覆盖,整卷滚着走。如果是春夏温度高时待砼搓平后不需刷纹要跟着覆盖一次性塑料布,保证不让砼表面的水分蒸发。塑料布的覆盖必须密实到位,不能有空隙(一次性塑料布覆盖时砼表面必须有一定湿度便于与基层面粘贴);做好浇水养护工作(看当天的气温情况定,冬天除外),必须是专人专职定时不少于7天。弹放轴线时掀开的塑料布也必须及时恢复覆盖;不管工期多紧,砼表面的强度达不到相关的规定要求不得上人上料,吊装钢管下落必须轻落轻放,搭设钢管排架砼表面必须用不少于10×10木方垫上,使搭设的钢管不直接与混凝土面层接触。
三、加强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由于混凝土存在强度等级多、施工周期长、施工用量大、加上受气候和工作条件影响大,往往会使混凝土强度离散性变大,以至于混凝土强度不合格。那么为了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特别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3.1合理的配比
在某项工程开始动工前,要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配制强度等级不同的混凝土,然后去法定的试验机构进行级配试验,再根据试验后的级配报告做配合比试验,最后,在实际施工时以此为执行标准。然而,这一步骤在具体的操作时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必须在每一步都进行严格把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一定要根据市场原材料不同的质量进行不同的配比试验,以及时调整在施工过程中实际配比;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依据试验配比报告,并结合实际原材料的质量状况,随时调整实际的施工配比,以确保实验配比在现实中的理论指导性和可行性;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把好原材料的质量关;当沙石级配与现实情况不符合时,要马上采取行之有效的的方法进行处理。
3.2严格的养护制度
由于泵送混凝土有着缩短工期以及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的两大优势。因此被大多的高层建筑所采用。但是有些工程,急功近利,为了抢工期,在养护时间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泵送混凝土,最终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关的养护方案,并由专人负责,以确保混凝土养护的有效性。
3.3混凝土强度的分批评定
在有关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中,有这样的规定:混凝土强度应该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也就是说,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由多种混凝土组成的验收批,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龄期、配比和生产工艺条件等必须相同或相近。不可相差太多。原因是,在具体的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周期、混凝土浇筑、养护等残在着相差较大气候因素,从而会造成混凝土试验值离散性也会随之加大。若是笼统地不加区分的放在同一验收批里进行不加区分的评定的话,显然不合格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必须要进行混凝土的分批评定,以符合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况。
四、裂缝产生后的处理
目前的施工现场及施工管理工作,因施工单位工人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不到位往往是再怎么强调监管,但还是会产生砼表面的裂缝出现,如果出现了裂缝根据本人的现场实际总结得出几点处理方法:
4.1裂缝表面处理
在裂缝的表面充分的浇水湿润,用干素水泥灰沿裂缝堆洒成一条止水带,此时水分会很快浸透所洒的干水泥,水泥浆也自然的浸入裂缝。这里要提出注意的是,干水泥撒上后绝对不能用刷子涂刷,让未扰动的被浸湿的水泥浆自然的凝固硬化并堵住裂缝,并且处理得越早越好,此时的砼表面无灰尘杂质。
4.2裂缝的后期处理
沿着裂缝用“水泥基”涂灌(刷)一遍底层,再用抗裂砂浆抹一遍,抗裂砂浆有一定得弹性,对混凝土表面产生的裂缝可以起到保护和控制作用。以上两种处理裂缝的方法在我参与的几个项目中通过处理后得到证实,是有效的。
总之,楼面的砼浇筑出现的裂缝,分析其原因是错综复杂的,通过现场的实践总结,最佳的处理和控制办法就是用一次性塑料布覆盖,如果说裂缝产生的原因就是商品砼站的,那么用塑料布覆盖的方法也能把此项问题控制住,用塑
料布覆盖就是不让砼表面的水分得不到蒸发,实际上就也就控制住了裂缝的产生。经过上面的分析与研究,必须进行全面的考虑。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必须做具体而又实际的分析与解决。
参考文献:
[1]李文阁.论基础砼浇筑施工方案[J].现代商贸工业,2012,(6).
[2]李联红.大体积砼现浇梁砼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3]邵彩云.设备基础大体积砼浇筑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