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结合我院(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办学情况,针对计算机应用教学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充分进行行业调研的基础上,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深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教学和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学生核心能力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情况,现在各行各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低也成为衡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标准之一。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有计算机应用专业,但很多院校对专业定位很模糊,或由于高职高专学生起点低,难以在宽广的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有所成就,在毕业时不能进入相应行业的专业岗位上工作,而只能进入一些非技能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同时随着计算机行业就业岗位对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有的培养体系已不能满足行业及岗位的需求。因此,笔者根据自己所在的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和充分进行行业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提出几点计算机应用教学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对策。
1 计算机应用教学现状
我院位处广西西北地区,交通还不是特别发达,属于欠发达地区,因此每年招收的学生起点相对较低,学生掌握的知识结构参差不齐,教学中出现一些学生不想学,老师难教的现状,但目前广西尤其是河池市IT人才需求量较大,计算机应用技术(尤其是软件技术)领域对学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程序设计技术、软件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等基础知识,熟悉JAVA的开发平台和开发模式,掌握常用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等这些核心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公办高职高专院校,我院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目标定位在为企业提供初、中级人才,以确保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才能确保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我院办学特点、社会需求及学生现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院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模式,具体由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核心能力培养三大模块组成。通过对桂西北地区和相邻地区各同类学院的考察交流了解,我院专门成立了由教学管理人员、行业专家、校内“双师型”教师所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小组。每届新生入校前,我们都要对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修订,这种修订都充分考虑了行业的最新需求,以及最新的工作岗位要求,因此,经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都很具有针对性。
3 深化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
3.1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当前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两部分,它是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必须在充分的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行业需求来完成。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进紧紧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展开,其总体思想是校企合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通过近五年我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我们把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分成几大模块:
①基础课程模块 主要开设《职业素质》、《思想首先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微机组装与维护》、《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大学审美》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外语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②专业核心模块 主要开设《数据库程序开发》、《Java程序设计》、《ASP网络开发》、《图形图像设计》、《网站规划与设计》、《交换机和路由器设置》、《计算机网络安全》等课程,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有团队协作能力、代码编写能力,软件文档撰写能力、软件项目开发能力等。
③拓展能力课程模块 主要课程可选修《测试计划与软件缺陷分析》、《自动化测试工具使用》、《软件测试实iJIl》等,主要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能力。
④就业上岗能力课程模块 主要课程有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就业指导讲座》以及顶岗实习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就业上岗能力。
3.2 强化实践教学改革
①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观点,在课内实验、课程实训、项目综合实训的设置与具体操作上狠下功夫,创设各种与实际项目相同或相近的情境实验。比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最基础的课程,我们除了教室上必要的理论课外,大部分时间安排在实验、实训上,从学生熟悉辨别各种硬件,了解各硬件的技术性能参数,熟悉配置和拆装计算机,CMOS设置,硬盘分区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及驱动程序,备份与还原,优化计算机设置,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等实验,再利用各种课余时间和周未在校内外进行计算机义务维修活动,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所学知识的有用性,培训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教师的精心策划指导,运用典型的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中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在案例思考过程中提高自身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利用案例分析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创新创造力恰好就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首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典型案例的积累与应用,从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实施的调查的案例开始,如学生的成绩管理系统开发,图书馆的图书管理系统等,学生比较容易通过相关途径收集到相关的信息。
其次,要注重案例教学过程的控制。可采取课前布置任务,课内分组讨论,课后提交报告的教学过程控制方法,老师在每一个环节制定一个评比标准。让学生通过情境的设计,问题的提出,分工协作,知识的展示和讨论,反复修改,最后形成小组报告,比如制作开发一个系部网站的后台管理系统,让学生致身于设计开发者中,根据后台管理系统设计的要求与功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再根据问题分工协作,形成自己的方案,再通过展示讨论各方案的可行性及优劣性,再通过学生的自行修改最后形成各小组的最佳方案。在此过程中,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和评判者,这不仅能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去,还能使学生的总体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3.3以项目为驱动讲授课程,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它以现代企业的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是高校学生实现就业零距离上岗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3.4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师资力量建设是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一个瓶颈,除了老师自己进行学习,学校也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提升知识结构。比如,选派优秀老师到一些好的高校进行深造或送到一些优秀企业进行任职锻练,或者外聘企业的优秀人才到学校来给学生授课、讲座,让学生学有目的性,老师教有实用性,教学效果自然会提高。
4 结束语
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也就是技术能力掌握的高低,在我们欠发达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基础设施的落后,人们的意识局限,都成为影响我们计算机应用教学改革的困难,希望在“十二五”规划和各方的重视下,通过我们的努力学习和加大专项资金投入,我们高职高专的计算机应用教学真正实现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培养什么,我们培养的能真正的让企业感到满意的。
参考文献:
[1]秦文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期刊论文]-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8(3).
[2]叶健华.明小波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置研究[期刊论文]-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4).
[3]明小波.叶健华.韩礼国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探讨[期刊论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陈利军.武俊琢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田.2008(1).
[5]杨桦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设置与定位[期刊论文]-科技经济市场.2008(11).
[6]崔奎勇.史娟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实践.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