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转基因玉米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转基因玉米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26 12:42:0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近年来转基因玉米逐渐发展,成为转基因作物中的重要一员。通过分析转基因玉米产业现状及重要意义,指出其在科学研究、国家政策和科普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产业现状;政策;科研;科普

中图分类号S-0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30-0215-02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3。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玉米即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要尽快研究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加快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步伐,以推动玉米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转基因玉米的研发和合理推广应用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利用转基因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我国粮食产业意义重大。

随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不断推进,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也逐渐增加;转基因玉米在转基因作物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种植面积逐年稳步上升。20世纪80年代以来,玉米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当前已经培育出了抗旱[1-2]、抗虫[3-7]、抗除草剂[8-10]、抗病[11-12]等多种转基因玉米。虽然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一些因素影响其发展进程。笔者通过对转基因玉米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就转基因玉米的进一步产业化发展提出对策。

1转基因玉米的产业现状

1.1国外转基因玉米产业现状美国是世界上玉米第一生产大国,其种植面积、单产及总产均居世界首位。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大约4千万hm2,其中转基因玉米占93%。美国种植的第一个耐旱转基因玉米品种2014年的种植面积比2013年首次种植的5万hm2增加了5倍以上,达到27.5万hm2。由此表明,美国农民对其有很高的接受度[13]。除美国外,加拿大、阿根廷、南非、菲律宾、西班牙、法国、捷克、德国、斯洛伐克、葡萄牙、乌拉圭、波兰、罗马尼亚和洪都拉斯等国家的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14]。

近年来,转基因玉米的审批进程进展较大。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报告显示,从 1994 年到 2014 年 10 月,共有 38 个国家和地区(37 个国家+ 欧盟)批准转基因农作物用作粮食和饲料或释放到环境中,涉及 27种转基因作物和 357 个转基因事件的 3 083 项监管审批,其中玉米是获批事件最多的作物(29 个国家有136个事件)[15]。

1.2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结构变化较大。玉米作为饲料的比例增加,我国玉米的消费总量也明显增加。2014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高达3 707.6万hm2,总产量为2.01亿t[16]。

1986年我国在开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过程中建立了国家转基因玉米实验中心,开始对转基因玉米进行研究。“十五”之后,我国政府在对转基因玉米的研究上投入了更多的经费,并取得了很大成效[17]。当前,很多研究机构和实验中心均能成功转化抗虫、耐草甘膦玉米。2009年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成功获得安全证书,成为我国首例批准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并进入商业化生产的准备阶段。转植酸酶玉米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玉米的研究及产业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目前,国家农业部启动了一项关于国家公共信息的媒体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的认识以及其给国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未来我国将继续提高转基因作物研发的优先级别 (2008—2020年研发经费预估为 20亿美元),表明我国对转基因作物的长期投入[18]。

2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意义

玉米转基因育种技术是指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通过定向培育使玉米表达出所需要的特性[19]。因此,玉米转基因育种技术不但能培育出玉米新品种,而且还可以按照人类的需求改良玉米的不良性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温饱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转基因技术研究的不断完善和深入,转基因玉米在增加玉米产量、提高玉米抗逆能力、改良玉米品质、减少农药残留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20]。因此,培育转基因玉米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收创富,解决我国农业粮食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方面均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1995—2015年转基因作物产生了多重重大效益:种植转基因作物,化学农药使用率降低了37%,农作物产量增加了22%,农民利润提高了68%[21]。所以,随着转基因玉米不断的商品化认证推广,它给消费者、农民及社会确实带来了持续的和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在减轻发展中国家饥饿和贫困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3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1科学研究方面我国玉米转基因技术研究起步并不晚,但由于产业化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导致研究进程缓慢。目前我国自行研发的转基因玉米产品还未进入实质性的产业化生产阶段,与北美等实现转基因玉米大规模产业化的国家相比,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研究仍然存在上游核心技术缺乏、中游转化能力不强和下游产业化基础薄弱等问题。

3.2国家政策方面目前我国出台了一些保障转基因玉米产业化顺利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但这些法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尺度过严、管理范围过宽、管理时间过长等。此外,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审批方面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影响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发展[22]。

3.3科普教育方面近年来,虽然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教育辐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国民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普教育水平还亟待提高。关于转基因农产品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讨论曾占据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国民的关注热度和参与热情居高不下,这也造成各种错误认识和谣言的传播与扩散。由此可见,当前对转基因技术与转基因玉米等作物相关知识的科普教育工作落实还不到位。在谣言面前,公众缺乏相关科学常识,无法辨别各类说法正确与否,由此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阻碍转基因农产品产业化的推进[23]。

4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对策

4.1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国缺乏一个对转基因玉米生产的宏观调控、统一协调、快速决策的管理体制来推动其健康发展。玉米科研工作者应总结转基因玉米研究的经验与成果,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制定一个未来10~15年切实可行的中长期规划,解决转基因玉米产业发展核心问题,制定战略对策,完善和优化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

4.2选准研究突破口,加快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步伐通过对转基因玉米研究的综合分析评估,可优先推进抗除草剂和抗虫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也是造成玉米减产的重要原因。每年玉米螟造成的玉米减产达5%~10%;而草害是导致玉米减产的另一原因。抗虫(Bt)转基因玉米对玉米螟具有很好的抗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对农田杂草具有较好的抗性,避免了除草剂使用不当伤苗的情况。另外,抗虫(Bt)、抗除草剂转基因技术在玉米生产应用中已有多年,国外已形成商品化,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玉米存在安全性风险。因此,我国可以积极推进抗虫(Bt)、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商品化作为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突破口,加强转基因玉米商品化的安全监测,稳妥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24]。

4.3加强教育管理,形成转基因共识转基因技术共识的形成离不开科学思维,更离不开社会思维。应在科学技术层面加强研究,占领制高点;在国家层面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在公众层面应加强科普教育,保证知情权和选择权。兴其利、除其弊、防其风险,循序渐进向前走,必将到达理想境地[25]。

5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将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应尽快研究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加快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步伐,以推动玉米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为了确保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健康发展,应该从国家与社会层面确定重点项目,加大科研投入;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体制;加强科普教育,引导公众参与,进而使转基因技术能够更好地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杨政伟,胡银岗,王琨,等.转SAMS基因玉米自交系获得及抗旱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1,31(6):1084-1089.

[2] CASTIGLIONI P,WARNER D,BENSEN R J,et al.Bacterial RNA chaperones confer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 and improved grain yield in maize under waterlimited conditions[J].Plant physiology,2008,147(2):446-455.

[3]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等.Bt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对玉米螟的抗性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7):1266-1270.

[4] 李茫雪,张赫然,于晶,等.花粉管通道法将Bt-CPTI双价抗虫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J].玉米科学,2010,18(1):29-33.

[5] 杜娟,胡汉桥,余云舟,等.用基因枪法将Bt杀虫基因导入玉米自交系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3):260-262.

[6] 付金峰,杨雪梅.转Bt基因玉米后代抗虫性快速鉴定技术研究初报[J].广东农业科学,2010,37(5):90-91.

[7] 岳同卿,郎志宏,王延锋,等.转Bt crylAh基因抗虫玉米的获得及其遗传稳定性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0,18(4):638-644.

[8] 余桂容,杜文平,宋军,等.基因枪介导抗除草剂基因2mG2epsps转化玉米的初步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10,8(5):885-890.

[9] 刘小红.Bar基因的转化及抗草丁膦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1):25-29.

[10] 李敬娜,刘亚,李翔,等.抗草甘膦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玉米的遗传转化[J].华北农学报,2010,25(4):44-48.

[11] ALLEN A,ISLAMOVIC E,KAUR J,et al.Transgenic maize plants expressing the Totivirus antifungal protein,KP4,are highly resistant to corn smut[J].Plant Biotechol J,2011,9(8):857-864.

[12] 杜建中,孙毅,王景雪,等.转水稻NibT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及抗病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1,31(5):893-901.

[13] 陈化榜.美国转基因玉米的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J].玉米科学,2008,16(3):1-3.

[14] 葛建镕,刘晓鑫,李晓辉,等.世界转基因玉米商业化种植概况[J].农业与技术,2008,28(3):44-47.

[15] 全球转基因作物批准数在北京公布[J].吉林农业,2015(1):27.

[16] 汤薇.2013/14年度中国玉米进出口行情回顾及展望[J].今日养猪业,2015(1):38-40.

[17] 李翠兰,贾阿古丽,王鑫,等.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发展研究刍议[J].吉林农业,2015(3):113.

[18] 习银生,杨丽.2014年玉米市场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J].农业展望,2015(1):8-14.

[19] 任魁.玉米育种技术研究进展探析[J].福建农业,2014(10):101.

[20] 熊建文,彭端,韦剑锋.转基因玉米研究与应用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6):27-29,44.

[21]

CLIVE JAMES.2014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5,35(1):1-14.

[22] 张晋铭,许传新.中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困境与研究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5(2):137-147.

[23] 万超凡.转基因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对策[J].科技视界,2015(3):162.

[24] 王丽伟.我国转基因粮食作物研发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25] 简满屯.“转基因共识”如何形成[N].人民日报,2015-02-06(005).

推荐访问: 转基因 对策 现状及 玉米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