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据川南泸州地区米酒现状的考察以及O2O模式发展现状和前景,结合米酒酿造工艺流程,总结传统米酒发展的共性问题和阻碍,首次提出适用于传统特色产品发展的“O2O+C”新模式,并客观提出传统米酒的发展建议。
关键字:米酒;O2O+C;作用功效;发展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现状
1.研究背景
中国是最早酿造米酒的国家古时称米酒为“醴”,在我国北方地区也称作“甜酒”。米酒具有酿造简单、口感极佳和作用广泛的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白酒、啤酒等酒类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但米酒却未实现规模化和市场化。
电子商务由最初的中国黄页发展至今,其模式也在不断的创新,每一次创新无疑都对当代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自2013年提出后,便再一次掀起经济革命,带动了美团、去哪儿等企业的崛起和发展。
近年来也有不少传统特色产品利用产品的文化性(Culture)进行“文化营销”。米酒作为极具中国历史特色的产品,也可以从产地选择、产后包装和产成销售等方面注入文化元素,以文化吸引消费者,带来经济效益。本文立足于O2O+C模式,在分析传统米酒发展缓慢的原因基础上针对米酒的发展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2.研究现状
在米酒品牌研究方面,陈俊红(2010)提出“孝感米酒”应借鉴王老吉经验,加之政府指导建立起自身的独立优势和品牌;闻峰(2007)认为应扩展米酒的系列维度,并注重养生功效的研发;关于酒类生态系统的建设问题,黄平,曾绍伦(2015)指出白酒行业应该建立核心生态位、节点生态位和终端生态位,全面形成產业生态链和行业竞争防护链;王秋丽,陈谨(2014)基于上市白酒企业角度研究提出,酒业具有特殊性,生态链系统对于酒类企业作用显著;在酒类市场发展研究方面,任泽娟,彭煦(2017)等提出酒类电商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酒类企业运用电商渠道销售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代秀辉(2016)提出传统酒业需要结合O2O,才能实现生产的调整和转型;米酒工艺和作用的研究方面,利勤,包清彬(2012)以实验数据表明米酒对于提高人体机能,促进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价值;在文化对经济的作用研究方面,蔡旺春(2010)提出在非均衡市场结构下,要利用文化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成学真、李玉(2013)基于实证研究,认为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就研究现状而言,大量学者对白酒等进行深入的经济性研究,但对米酒则大多为工艺性研究,本文基于O2O+C模式,对米酒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O2O+C模式
“O2O”即Online To Offline,是指线下的商业机会和互联网结合起来,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当用户产生消费需求时,通过客户端浏览产品/服务,确定后下单,互联网前台将用户需求传递到线下商家,商家接受订单,生产产品或配置服务,利用便捷配送将产品/服务提供到客户指定地点,完成交易。“C”即Culture(文化),文化元素。O2O+C是指将文化元素运用和融入O2O模式的商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互联网前台以及商品/服务的生产和包装环节,唤醒用户的文化情怀,从而产生消费的动力。在整个模式中,线上平台和线下商家是文化的运用者和提供者,而用户是文化的接受者。(O2O+C模式如下图)
三、情况描述
本文以川南(泸州地区)散户米酒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水资源等)、社会经济文化(主要产业等),进而了解当地米酒发展现状。
1.自然地理环境
泸州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四省市结合部。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日照充足,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在17.7℃,无霜期长,适合水稻,玉米等经济作物的生长。
2.社会经济情况
截止2016年,全市508.27万人,农业人口315.79万,占比62.13%,农业人口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和高粱等作物。由于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全市第一产业创收在全市经济产值中比重仍然较大。泸州拥有悠久的酒文化,泸州老窖和郎酒两个国家级窖藏酒产于泸州。适宜的气候、充足干净的水源和高产的水稻玉米等条件促进了当地酒产业的发展。
3.米酒现状
(1)当地米酒情况
米酒在泸州地区发展时间较长,但未形成规模,以散户型自产自用为主。少量散装型米酒流通于市场。根据酿造工艺、原料和成品,当地米酒总体上分为两类,一是酒精含量约为6度的乳白混合型米酒,二是酒精含量约为15/23/28度的橘色液体型米酒。第一类米酒主要原料为糯米、水、酒曲等,生产流程为:
①乳白混合型米酒(A)
②橘色液体型米酒(B)
(2)米酒价值
上述A类米酒在产成后呈乳白色酒糟和液体,无味,需通过沸煮后食用,可放入白砂糖与鸡蛋等同煮后食用;B类米酒产成后呈橘黄色,甘甜程度与酿造时间成正相关关系,可直接饮用。米酒对神经衰弱、健忘、腰酸背痛、月经不调、贫血等有极大的治疗和调节作用,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工艺成熟,未形成产业和规模。米酒工艺完整成熟,却并未形成市场规模,原因在于,①生产较散,停留在每户自产自用,出售较少;②白酒市场占有率高,同业竞争大;③生活居民喜饮高度白酒,米酒仅作为间歇性饮品。
(2)条件优越,特色显著,销售渠道单一。该地区生产水稻,水资源丰富且水质较好,为米酒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气温较高,适合米酒的发酵。米酒种类较多,但在销售方面,仅是小规模的实体销售,线上渠道尚未实现。
(3)价值高,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米酒对人体有较多的功效,且米酒的酒精含量较低,可服务群体大于白酒,从产品价值和潜在客户数量来看,米酒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2.建议(基于O2O+C模式)
(1)集中酿造,规模生产从泸州地区米酒现状及当前米酒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米酒并未形成产业和规模。所以首先应将打破分散生产的模式,从家庭式生产转变为企业型生产,形成米酒酿造生产线。米酒具有发酵时间长的特点,还应做到提前足量的规模化生产。
(2)细分客户、扩大消费者群体范围。米酒的酒精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和发酵时长成反向关系,且总体而言酒精含量较低(6度-28度)。在实际中,绝大部分女性惧饮高度酒产品、高血压人群忌饮烈性酒产品等,这些用户都可以成为米酒的客户群体。米酒应打造不同系列,例如为女性群体打造低度“少女时代”系列米酒、为处于18岁-30岁的男性打造较低度“风华正茂”系列米酒、为30岁-50岁男性群体打造最高度“中年鼎盛”系列白酒、为50岁以上及不宜饮烈度酒群体打造中度“老当益壮”系列米酒。需要对目标群体进行细分,针对性进行线上和线下销售。
(3)注重養生功效,区别其他酒类。白酒和啤酒等酒类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市场,米酒定位应区别其他酒类,结合米酒独特的养生功效,利用当代消费者追求营养健康的消费理念,充分发挥米酒的保健功能,进一步开拓米酒市场。
(4)创立线下实体,建立线上平台,服务同城用户。O2O关键要素是独立网上商城、在线网络广告营销、线下实体保障和同城服务优化。各地特色米酒企业应在自建企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同时依托于美团等O2O平台,开通线上营销和服务平台,打好服务同城用户的基础。
(5)注重客户沟通,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线上平台为用户提供追求个性化的途径和服务,最大程度的提高客户满意度,强化客户黏性。此外,企业需在持续沟通中挖掘消费者的关注点和真实需求,紧跟市场的步伐不断创新和发展。
(6)注重包装,利用文化情怀营销 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注重产品的包装;全国范围内各地的历史人文千差万别,利用各地历史文化,将文化元素与精致包装结合,通过文化的影响带动用户的消费。
(7)立足O2O+C模式,特色生产、特色营销,特色品牌。利用线上平台做好米酒的推广和销售,实时接受用户的评价和反馈,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每一个环节,发展文化经济和情怀经济,形成独特的米酒品牌。
参考文献:
[1]陈俊红.“孝感米酒”品牌塑造探讨[J].中国商贸,2010.
[2]闻峰.中国新型米酒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现状[J].食品工程,2007.
[3]黄平,曾绍伦.白酒行业商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5.
[4]王秋丽,陈谨.白酒行业上市公司综合效率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14.
[5]任泽娟,彭煦.酒类电商企业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7.
[6]代秀辉.互联网+传统酒业-开启新营销时代[N].产业聚焦,2016.
[7]利勤,包清彬.香米米酒加工工艺研究及理化品质分析[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
[8]蔡旺春.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J].中国经济问题,2010.
[9]成学真,李玉.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观察,2013.
作者简介:通讯作者:周林(1960- ),男,汉族,重庆人,本科,副教授,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