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了5项要求。其中第一项就特别强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表明了党和国家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坚定决心。
投入不足是我国教育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一个问题。从当年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到后来的“人民教育政府办”,再到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虽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城乡学校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还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经费不足仍然是困扰教育发展,特别是困扰经济欠发达省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
实际上,早在1993年就已经提出了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但十多年来这个目标一直未能实现。与此同时,由于办学条件有限,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普通民众在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中负担也越来越重。教育虽然没有产业化,但教育产业却已经形成,教育的商品属性在很多时候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使得教育公平难以实现,均衡发展无从谈起,教育成本持续走高,成了不少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目前我国虽然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但对很多家庭而言,也只是减轻了部分负担,因为这些减免的费用只是他们教育整体支出的一部分,而他们用在择校、补习、特长培养、陪读等方面的费用,要比学杂费和书本费多得多,“因学返贫”现象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并不少见。而在一些发达地区,教育成本更是高得惊人,如北京不少家长为了能上一所好点的小学,不惜血本在学校附近高价购买“学区房”,让人叹为观止。
在当下应试教育仍为主导的大环境下,要引导人们实现对教育的理性消费是十分困难的,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仍然是很多父母一生最大的愿望,而能够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也就成了他们最大的追求。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政府如果不能提供充分、优质、公平的公共教育服务,必然会将教育导向市场,加大普通群体接受教育的成本,加剧接受教育方面的两极分化,动摇社会公正公平的基础。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大幅度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应该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走出教育现实困境的不二之选。我们知道,成就一所好学校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基本的离不开两点:一是完善的设施,二是优良的师资,两者缺一不可。而要做到这两点,必须以充分的投入为前提。学校硬件建设自不必说,在现实社会条件下,要想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要让优秀教师能够安心任教,必须以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为基础,即便是偏远农村地区,如果待遇足够吸引人,照样能留得住好教师,照样能办出高质量的学校。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把教育当作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政府投入没能及时跟进,拉动的结果是接受教育的各种费用不断上涨,把一些本应由政府承担的教育成本,转嫁到了普通百姓身上,就像失去控制的房地产一样,畸高的房价虽然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收入,却让消费者负债累累,在几十年之内失去了正常的消费能力,从长远看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而教育早已成为仅次于住房消费的重要支出,如果不能改变由于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缺乏导致的受教育成本过高的现状,所谓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就有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现在不少人都在谈论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的问题,而国家加大对教育投入的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应是其中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举措之一。只有不断强化政府办教育的责任,才能充分体现教育的公益性特征,才能从改善民生、促进公平的角度,建立和完善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才能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减轻人民群众经济负担的情况下,切实解决“上好学”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和《规划纲要》都从建设人才资源强国的战略高度,对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因此有理由相信,2012年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今后十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各项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们期待着,期待迎来教育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