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国务院已经就价格监控召开了多次会议: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保持物价稳定工作和修改《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下称《规定》);1月14日,国务院召开全国保障市场供应加强价格监管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工作;次日,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又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规定了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品种范围、干预形式和具体办法……
乱“市”用重典。为稳定物价,政府加大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规定》中称:经营者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最高可以罚款100万元,之前是40万元;恶意囤积以及利用其他手段哄抬价格最高可罚50万元,之前是20万元。
物价让中国人很“闹心”,政府、百姓极度“紧张”,这种情绪一直从2007年下半年延续到了2008年。物价在成为百姓街谈巷议焦点的同时,也引发了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调控。
物价关平民心。百姓脱口而出的就是“什么东西都在涨”。那么究竟有多少东西在涨价?本刊记者近日就此做了大量调查。
食品“一枝独秀”
2008年1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其中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幅度为4.8%(12月份为6.5%),比去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4.5%,农村上涨5.4%。
2月19日,今年第一个月的CPI上涨幅度定格在了7.1%,创1997年以来月度新高。食品价格仍然是推高CPI的动力。1月份猪肉价格上涨58.8%。这也是认为通胀是结构性的主要依据。
一个月前,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曾总结,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食品行业及其衍生品呈现出了“一枝独秀”的局面。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据数据显示,食品价格上涨12.3%,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4.0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4.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0.6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上涨31.7%,蛋上涨21.8%。其余商品价格有涨有落。
日前,记者走进了太原市的一家美特好超市,尽管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但仍是人头攒动,结账口排起了长队。
美特好超市管理运营部的胡经理首先将记者带向了熟食区。
据胡经理介绍,与去年同期相比,熟食价格上涨幅度在20%左右;主食价格上涨幅度相对低,但也在10%左右,远远高出了消费价格指数(CPI)4.6%的上涨幅度诸如饼干之类的包装食品价格上浮幅度也达到了5%左右。
胡经理表示,消费者最敏感的是肉、蛋、奶的价格波动,鸡蛋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在5%左右,但肉价波动基本都在10%以上。在以往,进口牛奶价格本身就比国产价格高,但今年涨幅比较大的是后者,以蒙牛、伊利为代表的国产乳业巨头相关产品都有大幅上扬。记者在美特好的货架上看到现在一箱蒙牛牛奶的价格已经接近30元,而一年半以前只有20元多,涨幅高达50%。
胡经理历数了美特好超市一些涨价的品种,猪肉和食用油比较明显,但他告诉记者,涨价的只是一部分商品。
胡经理告诉记者,水产价格变化和去年基本持平,相反虾的价格稍微比去年还有所降低。而食用油的涨幅是最大的,为近年来罕见,在去年二三季度涨幅之后,12月份呈现出一个加速上涨的情况,5升的调和油涨幅甚至在50-60%。
记者在美特好超市食用油货架前观察到,很多消费者都是徘徊很久,才下决心拿走一桶。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以前选择的标准是质量,现在看的是价格。这位市民的月收入只有几百元,但一桶5升鲁花花生油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20多元。
山西省价格研究所所长、山西省价格协会副秘书长霍喜福认为,从去年后半年至今,基本呈现出一种局面:跟食品行业有关的东西都在涨价,并且幅度较大,包括农产品。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和粮、油等初级产品有关的方便面、可乐、名品白酒等都在涨价。蜜饯、瓜子炒货等加工农产品的价格上浮高达40%左右,而日化产品中,洗化部分涨幅最大,大约在10%左右。
“敏感”神经
在物价成为百姓街头巷尾议论焦点之际,一种错觉弥漫在普通百姓之间,“所有东西都在涨,并且涨得很快”,即专家们讨论的结构性上涨或全面性上涨,持“结构性”论者居多。
在了解完熟食区后,美特好超市管理运营部的胡经理带记者参观了其他非食品区。据胡经理介绍,这些商品价格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甚至部分商品还有所下跌。他认为,物价上涨还仅限于食品行业及其衍生品,还属于结构性上涨。
而菜价的上涨却另有他因,一场非典型性雪灾将菜价也裹挟在了涨价的行列。雪灾前,记者来到了太原市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河西综合蔬菜批发市场,似乎卖家更多于买家。批发市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于肉类市场价格的全面上涨,蔬菜价格因品种不同价格有涨有跌,按照供求比例波动,符合市场规律。
据记者了解,当时西红柿、青椒、尖椒等大棚菜涨幅较大,在10%左右,一位销售者谈到,主要是产量跟不上需求量;而白菜、葱头等大路冬菜价格则有下跌趋势,这些菜堆满了批发市场的各个角落。一位冬白菜销售者告诉记者,白菜已经由前几天的每斤3毛跌到了2毛。而葱头价格去年能卖到2元钱一斤,今年由于产量大,平均每斤才7毛多。
在市场里,记者碰到来买菜的人普遍反映,大多数蔬菜的价格都还是比较平稳。桃园饭店的采购员小李告诉记者,感觉菜价变化不是太大,即使涨,幅度也不大,饭店菜价的上涨主要源于粮、肉、油的上涨。
目前,从事价格研究多年、中国价格协会常务理事温桂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不认为是一个总的上涨,我觉得还是结构性的上涨。”
温桂芳认为,“肉类食品的涨价正是带动此次食品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因为肉蛋禽、水产这些肉类消费品可以互相代替,你猪肉涨价贵了,我可以少吃,我吃鱼肉,多吃鸡蛋,自然因为消费结构,会变的,会影响,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温桂芳认为,并不能因为这几类食品价格的上涨就表明现今物价的全面上扬,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1月份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6%,11月份食品类同比上涨11.3%,而鲜果类与上年同期相比却下降了1.4%。其实除食品之外,衣着、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与上年相比都有所下降,但是,为什么消费者却感觉到物价在全面上涨?
温桂芳认为,与权重有关,比如粮食食品,占权重性越大的,占比重很大,可能占80%左右,所以只要食品一涨,总水平也要涨,多数人在食品方面消费比较刚性,而且食品,这个支出在他收入
里头占的比重也比较大,所以对这些东西,平均就比较敏感。
多种因素“助推”
民以食为天。从2007年后半年至今,食品行业及其衍生品价格一路上涨强烈撞击着消费者的实际、心理承受能力,但这种局面并非“无理取闹”,而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助推”。
权威人士指出,国内消费品供应总的是能够满足的,但存在结构性问题。工业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突出的是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上涨有国内外多种因素:
全球粮食减产和石油价格飙升,直接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2006年全球谷物产量19.85亿吨,减产3300万吨。随着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一些国家利用玉米加工燃料乙醇增加。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从而影响国内市场价格。
成本增加推动了物价上涨。近5年来尿素、柴油、农膜价格分别上涨26.6%、64.4%和60%,粮食生产成本每亩上升23.9%,种植业和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
生猪供求失衡亦加剧价格波动。受2006年猪价过低和疫病的双重打击,生猪出栏大幅度下降,猪肉供应偏紧。目前,猪肉价格虽然涨幅较大,但比1997年只上涨了30%左右。山西省价格研究所所长、山西省价格协会副秘书长霍喜福预言,猪肉价格的回落最早也在今年5、6月份,这决定于生猪出栏的周期循环。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我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后一直在较低水平运行。总体上看,这一轮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属恢复性上涨。但也必须注意到,这次涨价中也有一些非理性因素。
如个别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不正当价格行为加剧了食品价格的上涨,转嫁成本增支压九少数企业和经营者串通涨价、合谋涨价有的企业趁机哄抬价格,这些行为都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对价格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虽说企业在成本提升的压力下,其商品涨价本无可厚非,但据业内人士说,方便面行业总成本涨幅不足10%,更有企业上半年财务报表显示,其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8%。与之相关的是,方便面行业最终是将增加的成本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低档方便面是农民和进城农民工消费量最大的加工食品之一。农产品涨价的很大部分通过类似方便面涨价这样的途径,又直接将涨价部分加倍转嫁到农民头上。农产品低价时代的结束,意味着消费者和农民开始了与食品价格上涨的利益博弈,而在这个长期博弈过程中,在相关政策和法律缺失的情况下,消费者特别是农民会始终处于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