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

时间:2022-10-25 19:06: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就是以森林培育技术措施为基础,以生物控制为核心,培育健康森林与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自控能力,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

关键词 林业有害生物;森林健康;无公害防治;生物防治

实行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是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基本方针,积极推行森林健康理念,培养健康森林,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举措。实行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还能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促进经济林发展。

1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的内涵

所谓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就是以森林培育技术措施为基础,以生物控制为核心,培育健康森林与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自控能力,达到持续控灾的目的。其主要特点是:投资少,成本低,可减少环境污染,不伤害天敌,经济安全,对病虫有长期的抑制作用。

2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的主要技术措施

2.1营林措施

(1)育苗。一是选好苗圃地。苗圃地最好不要选在土壤粘重、地势低湿的地方,否则易发生苗木猝倒病、根瘤病、立枯病等;二是播种前对种子或连作土壤进行消毒,减少病源和降低虫口密度;三是提倡圃地休闲轮作,抑制病原物和害虫繁殖;四是有机肥作底肥要充分腐熟,减少蝇、金龟子等危害;五是保持圃地清洁卫生,及时清除杂草、枯落物和病株残体,减少侵染源;六是在苗圃周围种植某些害虫喜欢取食的植物,诱集害虫,进行人工捕杀或药物防治;七是在圃地周围种植蜜源植物,增加天敌种群密度。

(2)造林。主要是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和选择抗病虫品种。 适地适树就是根据树种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选择适宜的造林地,或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混交林内植物种类丰富,天敌种类多,生态系统稳定,对林业有害生物的自控能力强,可以持续发挥森林的控灾效果。对于经济林,可以在林内种植蜜源植物,以增加天敌种群密度。选择抗病虫品种是预防病虫的重要一环,可以大大减轻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程度。

(3)抚育管理。一是抓好中耕除草和整地施肥,减少虫源,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能力;二是结合整枝修剪等措施,及时清除受病虫危害的枝叶,同时及时拾净落地病枝、病叶、病果等,集中烧毁,预防病虫蔓延扩散;三是抓好中、幼林抚育间伐和卫生伐,及时清除枯立木、风倒木、风折木、濒死木及受病虫危害严重的树木,改善林内通气和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防止病虫危害。

(4)封山育林。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保护林下植被,禁止开荒和采伐放牧,利用天然更新能力恢复森林,并通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补植补播等措施,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使其形成复层异龄林,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强森林生态功能,建立自控能力强而且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

(1)微生物防治。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进行防治,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病毒粗提液(如CPV)等。此外,还有放线菌(如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原生动物(如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幼虫、线虫(如泰山 1号)防治天牛。

(2)天敌昆虫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是森林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通过移植、引进和助迁等各种措施增加天敌种群,对于有效控制害虫密度、维护生态平衡、实现森林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保护原生植被;适当栽植野生果树或其他阔叶树种;不施或少施化学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等。

(3)招引益鸟。鸟类是昆虫的天敌,许多森林鸟类以虫为食,利用鸟类消灭害虫是既省力又不污染环境的好办法。对鸟类的巢、卵应加以保护或人工挂鸟巢招引,促进鸟类繁衍,控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

(4)推广使用生物源或仿生农药,最大限度地减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环境的扰动。

2.3物理机械防治

指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消除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 ①捕杀:包括铗鼠、摘除卵块、蛹茧或人工捕杀幼虫和成虫。②阻隔:扎塑料布等,阻隔害虫上树为害。③高温:用高温处理杀死害虫或病原菌。④灯光诱杀: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2.4采用新的施药方式

采用新的施药方式,减少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如使用微胶囊剂(如绿色威雷),采用树干注射、涂干(如涂白)、阻隔(如捆毒绳、上毒环)等施药方式,或者采用毒饵诱杀、饵木诱杀等。

3参考文献

[1] 罗国芳.试论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04(8):32-33

推荐访问: 无公害 林业 防治 有害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