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吸氧、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7%和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CK-MB和LDH水平较之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热毒宁; 黄芪注射液;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
中图分类号 R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7-0004-0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Reduning combined with Astragalus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by myocarditis.Method:6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by myocard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33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oxygen,antivirus,improving myocardial metabolism and other symptomatic treatment,treatment group adopted Reduning combined with Astragalus Injection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control group,the treatment effect,serum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 and 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 level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were 69.7% and 93.9%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CK-MB and LDH level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Reduning combined with Astragalus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by myocarditis is distinct,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Reduning; Astragalus Injection;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by myocarditis
First-author’s address:Huguang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 City,Zhanjiang 524088,China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皮肤、口腔黏膜、臀部皮肤疱疹、溃疡,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4岁以下易得。夏秋之交都有发病,9月是高峰期。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的并发症中,心肌炎是较多见的一种,是对儿童健康具有较大威胁的并发症之一,其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严重性,多数病例呈亚临床型,可以完全没有明显的症状,重者可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目前对于病毒性心肌炎(VM)的治疗,临床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以及抑制免疫反应等综合治疗手段为主。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热毒宁联合黄芪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相关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并确诊的66例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患儿。其中男31例,女35例;年龄8个月~13岁,年龄在5岁以下的44例,6~10岁的19例,11岁及以上的3例。从发病到确诊的时间为3~7 d,平均3.5 d。粪便病毒分离和咽拭子检查提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EV71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重症病例的诊断标准[1]。病毒性心肌炎(VM)的诊断参照中华儿科学会心血管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2]。将两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症状轻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予以吸氧、抗病毒、改善心肌代谢及其他对症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静脉注射利巴韦林15 mg/(kg·d),青霉素(10~30)万U/(kg·d)、ATP 20 mg、维生素C、辅酶A 100 U以及1,6二磷酸果糖200 mg/(kg·d)、干扰素。另根据患儿症状选择抗心律失常、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热毒宁(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静脉滴注,剂量:≤3岁,5 ml/次,3~5岁,6~10 ml,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1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为30~40滴/min;6~10岁,8~15 ml/次,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为30~60滴/min;11~15岁,10~20 ml/次,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 ml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为60滴/min;1次/d,连续2周。加黄芪注射液(哈尔滨珍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3020862)10~20 ml+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学及胸片等变化。显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异常情况消失、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有效:患儿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异常情况消失,心脏扩大,心肌酶谱好转;无效:患儿的心脏扩大、心肌酶谱好转,其余无明显变化[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所至的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侵犯心脏引起的以心肌细胞变性或者坏死以及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有时病变可能累及心包或者心内膜。VM发病的主要机制为:(1)感染的病毒吸附于心肌细胞膜该病毒受体,开始脱衣壳,进入心肌细胞复制和释放病毒,从而破坏心肌细胞;(2)诱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而导致心肌损害[4]。其两者作用的结果为氧自由基引发心肌细胞膜内脂质过氧化、心肌细胞缺血和炎性浸润,进而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和过氧化物,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钙离子大量内流导致胞内钙超载而引起细胞坏死[5]。因此,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在临床治疗中,抗病毒、心肌细胞保护和促进损伤细胞恢复正常功能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在本文中,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本院采用热毒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采用联合治疗的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儿的心肌酶水平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采用探讨热毒宁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手段。治疗中,热毒宁是安全、高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抗病毒的纯中药注射剂[6]。其化学成分是青蒿、金银花、栀子;有清热、疏风、解毒之功。青蒿味苦辛、性寒,含倍半萜内酯、黄酮类、香豆类挥发成分(青蒿酮),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镇痛及提高免疫力作用,是宣郁散邪之良药[7]。金银花以清热解毒为主,对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在人胚肾原代层上皮细胞组织上,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及埃可19病毒有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炎症渗出和炎症增生,于体外能抑制人的C球蛋白的热变性,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病及其他病毒性疾病提供了用药依据[8]。栀子含有熊果酸,具有镇静、降温、抗感染、抗微生物作用,能清利三焦之火,导热毒下行[9]。诸药使用,共祛表里、上下之邪。根据相关药理学试验表明:热毒宁注射液中的多分子具有多靶点特性,通过HA、NA、M2、RdRp等蛋白,影响病毒的吸附、脱壳、复制以及释放等,从而起抗病毒作用。根据活性分子,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热毒宁对于A型流感病毒,木犀草素呈现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对木犀草素与HA、NA以及病毒复制时的酶都有较强抑制作用[10]。本品可延长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有一定降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和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有一定降低作用;可提高小鼠血清碳粒廓清指数,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增强羊红细胞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可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反应。黄芪注射液中的有效成分包括黄芪总黄酮、黄芪多糖及皂苷类,具有降血糖、保护心肌细胞、保护血管内皮、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同时其还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包括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且能诱生干扰素[11]。不仅可增强心肌细胞的抗病毒侵袭能力,保护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还可抵抗感染的细胞膜钙离子通道的开放,从而抑制钙离子内流和因钙超载导致的心肌细胞坏死,同时还可改善部分心电活动、清除氧自由基、降低抗心磷脂抗体等。
总之,将热毒宁与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并发性心肌炎的治疗,有效清除病毒,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可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疗效显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Z].2008-05-02.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3]张钦祥,曾繁政.黄芪注射液联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556-557.
[4]王吉耀,廖二元,胡品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9-330.
[5]李芳,易岂建.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脏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受体表达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3):195-197.
[6]韩冬梅,潘靖文.热毒宁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伴发热76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41-1542.
[7]吴叶宽,李隆云,钟国跃.青蒿的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4,19(2):92.
[8]武晓红,田智勇,王焕.金银花的研究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12.
[9]杨方花.栀子的药理作用概述[J].泰山卫生,2005,29(2):110.
[10]张新庄,萧伟,徐筱杰,等.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抗流感病毒的分子作用机制[J].物理化学学报,2013,29(7):1415-1420.
[11]逯艳梅,曹甦.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181-182.
(收稿日期:2014-02-10) (编辑:陈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