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病情况
本次羊疾病发于内蒙某牧民家,发病时间为3月份。羊群病羊出现突然死亡,且其他病羊存在瘫痪表现。不到一星期,发现病羊7只,发病羔羊30余只。发病地区为内蒙,地区地形错综复杂,沙漠、丘陵、平地、少秋交错。牧草稀疏,气候干旱。大多数牧户家庭采用传统散养的方式饲养羊群,且较少补充饲料。常选用干苜蓿,玉米秸秆和精饲料对羊群及羔羊进行喂养。刚出生的小羊于出生25d左右开始断奶、喂精饲料。发病羊群存在羊膘差,营养不良等症状。由于该地区雨水较少,饲料单一导致,因此羊群生长环境较为差。个别兽医予以抗生素治疗多天,后无效死亡。
2临床症状
采用流行病学予以分析,证实该疾病为急性白肌并,无较大传染性。该病常发于春夏交替世界,以砂土和沼泽地作为常见。常发于1-4岁的羊,严重发病率高达80%以上。经检查该病症的引发突然倒地死亡现象,均见于膘情较好的羔羊。处于亚急性病症状态的病羊均存在体质虚弱,精神萎靡症状。病羊多表现为呼吸急促,体温正常,食欲退减。病羊生病初期存在站立不稳,摇摆不定等临床表现。此类疾病的死亡率在50%以上,且病程长。个别病羊出现水肿,毛皮脱落,常舔食水泥墙。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羊逐渐呈现瘫痪状态,由此导致羔羊吃不到母乳。在临床检查中还存在病羊突然瘫痪,反刍停止,俯卧于地,头侧偏。对该病羊卧地姿势进行人为改变,无效。后口吐白沫处于昏睡状态,持续2d后死亡。
3病理变化
选择急性死亡羔羊进行剖检,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其心肌增大,心壁变薄,心内膜肌肉呈现灰白色或黄白色条纹或斑块。引发改病变的原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发掘。选取亚急性病变的羔羊进行剖检,可观察其骨骼肌、心肌、肝肾和脑部均存在异常。骨骼肌颜色较浅,且存在变色区域,形状类似熟肉状态。于腰肌、背肌较为明显,存在明显对称状态。心内及外膜存在较为明显出血点。羔羊肝脏处于肿大状态,呈现偏黄色槟榔式花纹。该类型肝脏俗称槟榔肝,并伴随胆囊胀大。羔羊肾部较为柔软,表面附有斑纹,多呈现紫红色和土黄色。
4治疗
第一,针对发病羊羔采用肌肉注射进行救治。采用亚硒酸钠-VE(唐河旭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准文号(2010)250007)予以注射。
第二,予以药物疗法治疗发病羔羊。将维他命溶于水中(比例:维生素500ml溶于100g水),3次/d,7d为一疗程。
第三,如若发病羔羊病情较为严重,可加重维他命药物。按照羔羊体重进行药量递增(5ml/10g),1次/d,7d为一疗程。
采用该药方对发病羔羊进行治疗,3d左右即可见效。部分瘫痪羔羊可张力行走,少数吃奶羔羊可继续饮奶。于该次救治中,存在病情较为严重的2只羔羊死亡。其余羔羊全部获救,状态稳定。
5预防
针对该次患病羔羊的治疗及查验,可提出如下预防措施:
第一,加强对羔羊的护理,及时提供优质的牧草,以便于羔羊营养补充。如若出现感染病例,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第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加强硒元素的补给。因此在日常饲料中需要添加0.1mg/kg,以便满足动物需要,提高羔羊自身的免疫力。同时还可将亚硝酸钠或食盐填入动物的饲料中,保证动物的微量元素的补充。
第三,给予该年出生的而所有羔羊肌内注射亚硒酸钠-VE注射液,剂量为1ml。
第四,将维他命疗兑水法应用于所有羊。采用上述比例进行兑水,3次/d,连续保持一个星期。后保证1次/d,持续一个月。
第五,改变传统饲养方式,增强人工饲养效能。选择青苜蓿作为饲料搞,并拌入棉籽油。
6体会
针对此次羊急性白肌病的现场查验及治疗,可提出如下体会:
第一,引起此次急性病症爆发的根源是当期沙土化,且缺少雨水。导致羊群以枯草为食,从而引发维生素缺乏。自此次白肌病爆发后,要叮嘱养殖户增强羊群营养,及成长所需矿物质,提高羊群免疫力。
第二,此次爆发的白肌病采用亚硒酸钠治疗可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硒元素可以帮助病羊生成谷胱甘肽过氧化酶,防止生物膜脂化。针对病羊进行硒治疗,还可促进辅酶A及Q的合成,促进病羊机体代谢和三羧酸循環。该药物还能够促进患者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保证治疗效果。但是硒具有毒性,如若常量使用,则会导致动物中毒。VE作为抑制性药物,可与硒药物一起使用,从而保证动物不出现中毒反应。
第三,白肌病隶属于微量元素缺乏疾病,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加强对动物微量元素的喂养。其同时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对于60d羔羊的作用力十分巨大。在治疗中要加强对幼小羔羊的疾病预防,避免其该疾病引发死亡。
第四,白肌病在治疗中,可采用亚硒酸钠-VE进行治疗。在喂养过程中,按照一定比例将该药物添加于饲料当中,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提高年幼羔羊对该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于母羊生产前30d左右予以肌肉注射。予以未出生或刚出生羔羊肌肉注射,可预防该疾病的发病。
(作者单位:029100 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畜牧兽医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