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治疗误区

治疗误区

时间:2022-10-23 16:18:02 来源:网友投稿

“吃药不如打针好,打针见效快。”这是许多患者和基层临床医生在用口服药还是注射剂的选择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正因为医患都有这样的错误认识,所以造成了许多医疗单位对注射剂的滥用。

滥用注射剂的危害

其实,“吃药不如打针好”的认识是非常片面的,因为滥用注射剂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据调查,北京地区1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注射剂使用率在10%左右,在农村有些地方75.6%的处方中含有注射用药,而在发达国家,注射剂的使用率却在4%以下。

滥用注射剂不但给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而且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滥用注射剂将增加肝炎传播的可能性,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许多基层单位和不发达地区存在相当严重的不洁注射行为,比如注射器重复使用,使用不合格的注射器等。

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通常也比口服药要大,发生频率也比吃药高。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注入人体强迫人体去代谢,本身就潜在许多危险,如果再与其他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就往往难以预测。

专家还特别强调了注射剂中微粒的危害问题。应用于人体的注射剂中,最理想的微粒限度当然是“零微粒”,但即使是质量最合格的注射剂也达不到这个要求。注射剂中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可造成局部组织堵塞和供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如果输液器、药品等质量再不合格,输液配伍存在问题,微粒等造成的危害将更严重。

在临床工作中,还发现少数医生将某些针剂给患者口服,理由是针剂纯度高,效果好。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一般而言,针剂纯度确实比口服制剂高,但在除去杂质的同时某些有效成分也会损失,因此,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比口服制剂要少,如北大三院药剂科对双黄连等的实验就证实了这一点。这一结果告诉我们,将针剂改为口服没有临床意义。另外,针剂价格要比口服液高很多(如双黄连注射剂比口服液价格高5倍),因此,在经济上也会给患者增添许多负担。

注射剂合理使用原则

1.注射剂均应视为处方药,患者使用注射剂,必须持有医生处方。

2.在用药途径选择上,凡用口服药物能收到同样效果的就不要用注射剂;能用肌肉注射的,就不要静脉注射。同是注射剂,不同规格不同给药途径的制品绝对不能随便替代。肌肉注射用药若用于静脉注射或滴注,可能会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3.必须注射的要尽可能减少注射次数,应积极采用序贯疗法。

4.严格掌握注射操作规程,避免与减少不良反应。

5.严格掌握注射剂量和用药疗程,抗生素连续应用1周无效应考虑停药或换药;应尽量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药物种类,以避免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的出现。

哪些情况必须注射给药

1.吞咽困难,存在明显的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等)或潜在的吸收障碍,口服用药会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或没有合适口服剂型药物时。

2.需要快速达到很高的组织药物浓度,而口服给药不易达到的情况下,如疾病特别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给予紧急治疗的情况。

3.患者对口服治疗依从性差。

推荐序贯疗法。对于重度感染,近年来提出的序贯疗法,较过去采用的持续注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弊端。序贯疗法是指在应用抗生素治疗重度感染性疾病时,初期采取胃肠外给药(一般为静脉给药),当病人病情改善后(通常在用药3~5天1,可迅速转换为口服抗生素的一种给药方法。本法主要适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在治疗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疾病时,由于口服给药很难进入靶器官/组织,采用序贯疗法是不适当的。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据资料显示,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以注射剂为最高,其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位居第一。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元凶主要是中药注射剂提取的纯度不够;或多成分提取,各成分互相作用;含有助溶剂、增溶剂等。

具体而言,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一是配伍不当(配伍后微粒增加),配伍禁忌尚无章可循;二是适应症不明确,没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三是一些医生随意加大用药剂量,超过了推荐使用浓度。

推荐访问: 误区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