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体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疗效观察

体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3 14:48:02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v]8ۍo|sӟiG^4m5nt}ij^بןȭ*^-ج^�
ky学习。在我国相关研究表明,ADHD的发病率为4.31%~5.83%,目前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及教育引导等途径进行治疗[1]。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药物的副作用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及发育的影响不可忽视,运用中医针灸治疗该病可以有效避免药物带来的副作用。因此笔者所在医院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体针对42例患有儿童注意力缺陷患儿患儿进行治疗,并与采用利他林进行药物治疗的患儿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20例,年龄6~14岁,入院后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测其症状符合纳入标准并确诊为ADHD。将其随机分为体针组(42例)和药物组(42例)。体针组,男31例,女11例,年龄6~12岁,平均(8.9±1.6)岁,病程9~48个月,平均(23.0±6.8)个月;药物组,男33例,女9例,年龄7~14,平均(8.8±1.5)岁,病程7~43个月,平均(21.0±7.1)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关于ADHD的诊断标准;(2)智力属于正常或者基本正常,但同时存在学习困难或认知障碍;(3)有以下症状:如自身控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情绪起伏性较大甚至冲动任性等[2];(4)症状在2个以上的场合发作;(5)韦氏[3]儿童智力测查IQ≥75分。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精神性疾病;(2)合并有比较严重的心、脑、肾等其他内科疾病。

1.3 方法

两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检测,治疗分别采用体针治疗和利他林药物治疗。其中体针组针刺主穴内关、神庭、三阴交、神门、大陵,并根据患儿的情况辩证加以配穴[4],如肝肾阴虚型则加刺太溪、太冲;心脾两虚型则加刺心俞、脾俞;有痰火内扰的症状则加次丰隆。针刺采用华佗牌1.5寸针灸针,运用咳法进针(进针时令患儿咳嗽一声),进针深度0.5~1寸,其中太冲穴行泻法,其余诸穴行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半小时;隔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药物组采用口服利他林片,5 mg/次,2次/d,于早饭或中饭前服用,根据患儿不同个体情况可每周递增5 mg,日服用量不得超过20 mg,以3个月为一疗程。3个月后,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结果比较分析。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多动指数量表(Conners)对治疗前后患儿的症状进行评价,其标准如下:(1)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或病情得到明显的改善,为显效;(2)主要症状或次要症状有一定改善,为有效;(3)各项症状并无改善、病情无变化,则为无效[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体针组总有效率为92.9%,药物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品行、学习、冲动多动及多动指数比较

体针组各项指数均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2。

3 讨论

近年来,运用体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不仅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而且逐渐凸显了传统中医简、便、廉、验,副作用小的优势以及中医强大的生命力。相关中医研究认为,小儿多为稚阴稚阳体质,阴阳失调导致阳动而不得制即可发为本病[6-7]。其病机多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阴虚阳亢有关。《类经》云:“心为一身之君主,……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神明出焉”,说明神经精神类疾病其病位在心,而《内经》中提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表明多动症的症状又与肝的关系密切。同时肾、脾作为人之先天与后天之本,也与本病有着重要的关系。本病与中医病证中的“脏燥”“风眩”类似,该类病证临床上主要以肝肾阴虚和心脾两虚这两个证型较为多见,前者以阴虚的症候表现为主:如面色偏红、舌红苔偏黄、脉弦数;后者一般以气虚两虚表现为主:如面色少华、舌淡、脉弦细等;在针灸治疗时以治神为主,再加以辩证取穴调整阴阳,主穴中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亦八脉交会穴之一,主治神志及心胸疾病,在本病中,心包代心受邪,因此病在心,而治在心包经;神庭为督脉上的穴位,属督脉、足太阳、足阳明之会,为神气聚合之所,以神庭穴治神,正对其证,针刺内关、神庭镇静安神;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为肝、脾、肾三阴交汇,以此穴调理肝脾肾三条阴经,可谓一举三得,以此法调整机体的阴阳及五脏平衡,有利于促进疾病痊愈;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上的输穴、原穴,是治疗病位在心的神志类疾病的常用穴;大陵除了为手厥阴心包经上的腧穴、原穴外,还是孙思邈十三鬼穴中的鬼心穴,可针亦可灸,具有清心安神之功效;太冲疏肝理气,平肝息风,太溪滋肾生髓,心腧、脾腧可补益心脾,丰隆为祛痰要穴,可辨证施治、随症加减,值得注意的是,在为患儿行体针治疗的同时,若能积级与其交流,往往取得患儿的配合并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体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可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并与药物治疗相比,其疗效更加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石统昆,武丽杰,王凤华,等.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觉工作记忆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082-2084.

[2]王命胜.桂枝甘草龙骨牡蝠汤加味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168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11(3):157.

[3]龚耀先,蔡太生.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1993:1-283.

[4]刘静.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3,30(1):54-56.

[5]于利.静灵口服液联合利他林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学习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医中药,2012,10(16):278-279.

[6]谢巧玲,刘振寰.刘振寰教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经验[J].中医儿科杂志,2012,8(5):28-29.

[7]代美英.推拿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6,22(1):39.

(收稿日期:2013-05-21) (编辑:程旭然)

推荐访问: 疗效 注意力 缺陷 多动症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