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针对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下专业基础课课时有限的问题,以水利工程专业的工程力学与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整合为例,从整合背景、教材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改进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得出结论:整合后的课程加大了课改力度,把知识与能力两者有机结合,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真正意义上做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
關键词 高职 “2+1”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整合 工程力学 水工混凝土结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2.054
Study on Course Integration under the Higher Vocational
“2+1”Talent Training Mode
——Taking the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urse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nd
Hydraulic Concrete Structure as an Example
HU Yushan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Zhejiang 311231)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limited class hours of specialized basic courses under the higher vocational "2+1" talent training mode, this paper takes the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urse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nd hydraulic concrete structure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es from four aspects, they are the integration backgrou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eaching material system, the reform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tegrated course has increased the intensity of course reform, combin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organically,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sp solid professional basic knowledge and makes the course integration with professional ability as the main line.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2+1" talent training mode; course integration; Engineering Mechanic; hydraulic concrete structure
0 前言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水利工程专业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校期间的前2年内完成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最后1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和答辩。这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校内学习的课时有限,而且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对高职教育教学课时总数作出明确规定,甚至对部分类别的课程(如思政课程、高数、外语、体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数和所占比例都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高职教育对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整合非常必要和迫切。[1]
“课程整合”的意思就是将课程内容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是指将原来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或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新的组合方式进行整理与合并,使相关课程或环节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合理、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体系,做到集成优势,聚合亮点,发挥其综合优势。本文将以水利工程专业工程力学与水工混凝土结构两门课程的整合为例,主要从课程的整合背景、教材体系的建立、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改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2]
1 课程的整合背景
工程力学与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都是高职水利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应用非常广泛。过去两门课程都是分开设置,分别在不同的两个学期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脱节、断层、技术应用性得不到相互贯通,更体现不了知识够用为度、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等种种弊端,不利于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基于以上原因必须打破两门课程原有的课程体系,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的整合。[3]
将过去不同学期设置的工程力学课程和水工混凝土结构课程整合成工程力学与结构一门课程,并在一个学期内教授,这样能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叠,充分体现两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相互渗透,利用有限的学时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力学与结构相关理论知识。
2 教材体系的建立
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包括静力学基础知识、构件与结构的平衡、静定结构的基本知识、轴向拉压构件的力学分析、受弯构件的力学分析、组合变形构件的力学分析、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概论、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以及工程结构计算实例,共12章。整合后的教学内容丰富,增加了工程结构计算实例,真正做到以能力为中心建立新的课程教材体系,让学生学以致用。
3 教学内容的改革
工程力学与结构的教材内容打破了两门课程原有的教材内容,建立了与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面向实际,以职业能力和技术应用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力学部分的章节以不同受力构件的“三力一变”作为主线编排内容,最后解决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比如轴向拉压构件的力学分析这一章节的内容就包括:轴向拉压构件的变形特点(外力);轴向拉压构件的内力分析(内力);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应力);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虎克定律(应变);轴向拉(压)杆件的强度条件及应用(强度问题);压杆稳定(稳定问题)。后续的受弯构件力学分析和组合变形构件的力学分析章节内容也是按照这一力学规律进行编排,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大部分的高职工程力学教材内容都包括两种结构计算方法,即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计算方法,但因为课时有限,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超静定结构的计算知识。整合后的工程力学部分内容只解决静定结构计算问题,删掉了超静定结构的计算问题。这是考虑到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而学时又少的原因,建议考虑后续开设结构力学选修课程供学生学习。
(3)工程力学基础知识章节中增加荷载的计算,在分布荷载的内容中增加梁和板的自重计算实例、以及重力坝的水压力计算,为后续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配筋计算打下基础。
(4)将“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作为独立的一章,根据最新的规范详细全面的介绍梁、板、柱的构造要求,强调构造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查阅规范的习惯,重视规范涉及的每项内容,为以后顶岗实习和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5)增加工程结构计算实例一章,包括重力式挡土墙的计算和钢筋混凝土渡槽结构计算两部分内容,能让学生将力学部分内容和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容有效的结合实例进行综合应用,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4 教学方法改进
整合后的工程力学与结构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多、计算公式多、并且与行业规范结合紧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课后作业也经常出现抄袭现象,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想提高工程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采用“理论讲授课堂”、“行动导向课堂”以及“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将知识划分为理论部分和实际应用部分的内容。在授课方式上针对两部分内容,设置两种课堂教学形式,即“理论讲授课堂”和“行动导向课堂”。由教师先进行理论讲授,掌握必须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对于需要学生掌握的实际应用部分采用行动导向,引导学生课上自主或分组完成。每堂课的教学环节始终围绕一条主线进行,即:实例(或问题)引入一理论知识学习一实际应用。首先通过多媒体资料或工程图片引入案例(比如重力式挡土墙的抗倾覆校核),让学生找出案例相关知识体系(力矩的概念、转向和大小),并分析知识点在案例中的具体应用(抗倾覆力矩和倾覆力矩),作出结论(是否倾倒),最后还可以进行归纳拓展(重力坝的抗倾覆校核)。
对于难度不大又非常重要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先布置学生课外学习知识、课堂进行消化,教学流程为:自主学习、自主进度、整理收藏、提出问题;展示交流,协助探究,完成作业,教师巡视,一对一个性化指导。[4]例如在钢筋混凝土梁的一般构造要求章节中就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先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梁的相关构造要求,并分组按构造要求设计教室的一根梁;课堂上分組展示成果并陈述理由,不同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最后教师逐一点评打分,进行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在工程力学与结构的课堂上能积极参与进来,引入的工程案例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翻转课堂”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提高了团队和协作意识,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5 结论
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下,水利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有限,整合后的工程力学与结构课程打破常规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教学方法多样化,加大了课改力度,把知识与能力两者有机结合,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真正意义上做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内容。[5]
参考文献
[1] 王育桥,何玉兰.高职教育课程整合的策略及效果评价[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47-149.
[2] 李春超,赵慧君.基于高校学科建设中的课程整合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67-68.
[3] 马景善.工程力学与水工结构教材体系的建立及教学内容改革[J].科学教育论坛,2005(13):191.
[4] 李新雪.关于高职学院专业课程创新的一点想法[J].科教导刊,2017(28):89-90.
[5] 吴建设.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高职课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5(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