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开五千年先河谱收藏界史诗

开五千年先河谱收藏界史诗

时间:2022-10-23 11:2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为了团结全国广大收藏家、收藏爱好者与收藏组织,积极开展专业学术研究,提高收藏爱好者的专业水平,促进民间收藏活动健康发展,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于今年6月隆重成立,在收藏界内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中,第一个国家级民间收藏组织的综合性专业学术研究部门,它的成立,预示着中国民间收藏未来将向学术化、统绪化方向发展,在学术研究的支撑下,中国民间收藏的数量、质量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收藏文化的发展将获得历史性的跨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站在历史的门槛上,作为学术研究部指定刊物,《鉴宝》杂志有幸专访了研究部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向东先生,请他解析了学术研究部的设立情况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鉴宝:首先,祝贺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的成立。

向东:谢谢,严格来说不能叫成立,只是中国收藏家协会对内部组织机构进行的调整和完善。在调整和充实学术研究部的领导成员后,学术研究部由著名玉器专家古方担任主任,使得学术研究部的研究力量得到极大加强,非常有利于开展收藏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将为中国收藏家协会新时期基本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做出贡献。

为了起到扩大影响以及对外公示和宣传的作用,6月28日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在京瑞大厦B座16层,举行了隆重的挂牌仪式,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出席见证。

参与挂牌仪式的人员有: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办公室主任张辉亮、周咏梅、黄水泉等。学术研究部主任古方,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向东,副主任张崇檀、张恩玮,法律顾问张炳路,著名瓷器鉴定专家杨静荣,著名书画鉴定专家金鑫,新华网的刘雅竹主编以及收藏家代表丁钐、张丽敏、张学军、殷厚宽;京瑞大厦副总经理李小刚、经理张宇、副主任刘樱,中古陶(北京)国际艺术品有限公司孙明旭主任等社会各界人士三十多人。

在与会嘉宾的见证下,中国收藏家协会张辉亮主任宣读了中国收藏家协会关于学术研究部机构设置和领导班子成员的任职文件,罗伯健会长、古方主任共同为学术研究部揭牌。

鉴宝: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是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向东:学术研究部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的内设学术研究机构,以“团结全国广大收藏家、收藏爱好者和收藏组织,积极开展专业学术研究,特别是收藏文化的研究,在保护、抢救、开拓民间收藏品的活动中,着重挖掘文化内涵,增强与提升全民族的收藏意识,提高收藏爱好者的收藏水平,促进民间收藏活动的健康发展”为宗旨,未来将在学术研究、信息交流、业务培训、专业展览、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咨询服务上开展一系列具体工作。

鉴宝:成立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的目的是什么?

向东:罗伯健会长在学术研究部挂牌仪式上指出:“在收藏行业迅速发展的态势下,学术研究部及时挂牌开展工作,关注行业状况,研究收藏现象,分析解决问题,为收藏行业的发展提供实践和理论引导,对收藏文化、收藏事业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罗会长的讲话为学术研究部指出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当前,全国从事收藏的人群非常庞大,已经达到千万级的数量。但是,大部分人往往只关注收藏品的表象部分,甚至有些人只关注自己藏品是否值钱。对收藏器物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艺术、工艺等内在的元素却没有进行多少研究。

而一部分从事民间收藏品研究的人士,由于生活环境和自身经历以及研究资料等各方面的局限性,往往会出现研究方向的偏差从而得出错误的研究结果。就算经过自己刻苦钻研和认真探索,发现和总结出一些心得和体会,往往也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更不要说在专业刊物上发表。

学术研究部就是集合这些从事民间收藏品研究的人士,开展更加系统和专业的研究工作。从而在其他研究方向之外,提出新的观点和意见,并在学术研究部指定的文物鉴赏杂志《鉴宝》上刊登发表。使得研究工作不再是博物馆研究人员的专利,不再是民间收藏家的单打独斗,研究成果也不再束之高阁。

学术研究部就是为民间收藏家们提供一个研究、探索、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吸引更多民间收藏爱好者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从而提高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整体水平。

学术研究部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发现和了解民间的收藏精品。整理、登记、拍照,留存详细的资料,最后汇集成册,出版和发表。使得民间的收藏精品,也和博物馆的藏品一样成为流传有序、在册珍藏的传世之宝,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鉴宝: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未来将如何开展工作?都研究哪方面的内容?

向东:学术研究部将按艺术类别设立若干专业研究室。比如玉器研究室、书画研究室、铜器研究室、陶瓷研究室、家具研究室、漆器研究室、造像研究室、钱币研究室、丝织物研究室、竹木雕刻研究室、民间收藏文化史研究室等等。

各专业研究室的人员组成则全部来自民间的收藏家。我们将吸收民间收藏界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热心收藏事业,有较丰富或较高质量的收藏品,多年从事收藏、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研究成果的民间收藏家加入到研究队伍,针对民间的收藏品展开专项的研究工作。这样,既保证研究员人员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又保证研究工作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以及有效性。当然,这个组建专业研究室的工作是逐步开展的,只有符合条件要求的。才能建立专业的研究室,以保证后面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术研究部最重要的一个研究课题是:中国收藏文化历史的研究。目前。这方面的资料很少。做这个研究工作的人也不多。我们学术研究部将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探寻起源、了解历史、整理资料、编纂成册,把我们民间收藏文化精彩和自豪,留给我们的后世子孙。所以,我们热烈的欢迎所有的民间收藏爱好者都参与到这个工作中来。争取在浩瀚的中国收藏历史中哪怕是留下一点痕迹,都是民间收藏家们的责任和荣耀。

鉴宝:学术研究部的工作和博物馆的专业研究工作有什么不同?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向东:中国收藏家协会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的社团组织,是联络和协调全国收藏活动和收藏爱好者的专门机构。因此,学术研究部在密切联系业界专家和民间藏家上独具优势,从而在推动学术活动的开展和促进民间收藏家与专业研究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将是重点。

为此,学术研究部专门设立学术顾问组,邀请国家级的学术专家对我们的研究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加强业界专家和民间藏家的密切联系,为具体的研究工作提供事实依据和指导方向。我们会定期邀请学术专家与研究部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和协作,或者直接请专家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共同进行研究工作。

博物馆的专业研究人员,主要是的研究目标是馆藏品,考古系统的研究对象则是出土文物。两方面对民间藏品和民间收藏文化,特别是民间的收藏行为涉及不多。学术研究部的研究方向和对象则以民间藏品为主要目标,这对专业研究工作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将使中国的收藏文化和收藏品理论研究更加丰富和全面。

鉴宝: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目前都开展了什么活动?

向东:我们已经陆续开展各种参观、学习和探讨、研究活动,比如:我们组织的参观红山文化玉器展的活动就非常有特色。在研究部主任、著名玉器专家古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术部的研究人员来到北京艺术博物馆参观《时空穿越——红山文化出土玉器精品展》,对红山玉器背景、纹饰寓意以及制作工艺等问题进行了现场的讲解和研究。

此次活动,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中国玉器研究泰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著名专家卢兆荫先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教授叶舒宪老师、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马沙老师对我们的活动进行现场的协调和指导。

参加活动的研究部成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系在读博士多丽梅,中央民族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刘力立、孙铖,《艺术市场》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李红娟,九歌拍卖公司征集部邓瑶华,北京润玉堂艺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闰庆学等,以及其他一些玉器爱好者和收藏家。

这是一次有别于一般的参观和学习的活动,卢兆荫老师已经是86岁的高龄,精神非常好,陪着大家参观了全馆的藏品,并随手点评。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的马沙老师也已年过七旬,还在中央民族大学带研究生。现场有好几位都是她的学生,马老师也就把现场当作了课堂,给大家上了一堂独特的实物观摩课。

大家边参观边交流,遇到疑惑的地方直接向各位专家老师请教,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交流话题也是非常的广泛和专业。而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和独到的观点,特别是一些建设性的参考意见,使每个参观者都感觉到获益匪浅。叶舒宪老师不仅是文学所的教授,还是中国神话学会会长,他从中国古代神话和玉的关系提出:中华文明起源于非文字文化系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的文明大传统——共同崇拜和信仰玉的史前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涵盖和统一了“中国”,并滋生衍化出后世诸多的文化现象。这种观点对思考与探讨中国文明的发生与特点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途径。

今年还有两个重要的活动正在筹备,分别是:国庆节期间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和11月份举办的“首届全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

鉴宝:能介绍一下“第七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和“首届全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的具体情况吗?

向东:“第七届中国民间藏玉精品展”是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和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中国艺术品保护与开发专项基金共同主办,学术研究部负责具体的承办工作。时间为9月29日至10月7日在国粹苑C座四层展厅举行。此次展览将汇聚来自民间收藏家的近200余件套藏品集中展出,涵盖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历经商、周、战国时期到汉代。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时代的代表器物。还有一些现代工美大师们的玉器佳作,也将在此次展览上亮相。此次活动将为节日的首都人民呈上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在北京展出后,还将在浙江杭州、广东等地巡回展出。以促进各地民间收藏家们的学习和交流。

“首届全国玉器收藏文化研讨会”计划在11月份北京举办。活动内容包括:学术交流、藏友论坛、博物馆参观等。拟请参会的人员有:热心收藏事业,拥有较丰富或较高质量的玉器收藏品,对玉文化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研究成果的玉器收藏家;从事玉器加工制作,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玉器雕刻师;从事玉器制品销售,在行业内有良好业绩和较高信誉度的经营者和经营单位;长期从事玉器和玉文化研究、教学的业内专家学者等。

研讨会将为全国的玉器收藏爱好者们提供一个交友、交流、展示、学习的平台,使大家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会议议题分别是:对源远流长中国玉文化的认识和玉器收藏史的研究;玉器收藏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以及古玉收藏的鉴定经验;玉器收藏的市场与投资;现代玉器的玉料、工艺与创意研究等。

本次会议的论文汇总后,将择优在学术研究部指定的文物鉴赏杂志《鉴宝》上发表。我们非常欢迎全国各地从事玉器收藏和玉文化研究的各界人士参与此次活动。当然,也欢迎你到会参加活动,采访我们的参会代表。

鉴宝:非常感谢接受采访,祝愿学术研究部在古方老师的领导下不断进步。并祝学术研究部举办的活动圆满成功。

向东:谢谢!

推荐访问: 先河 史诗 五千年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