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损伤的疗效观察

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损伤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3 09:48: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3例前尿道损伤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手术历时(23±3.5)min,治疗后8个月随访,均未出现会阴部尿外漏现象;其中57例术后3 w撤管,排尿均正常,占比90.48%,6例行切开引流排除血肿,用尿道扩张器扩张后排尿恢复正常。结论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对前尿道损伤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输尿管镜;尿道置管术;前尿道损伤;疗效观察前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开放性手术是早期临床中最常采用的治疗法,但由于该方法会破坏尿道解剖的生理机构,术后常伴有尿道狭窄等并发症,患者需要多次门诊进行尿道扩张才能得到有效地改善,同时这也会影响性功能,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腔内泌尿外科研究领域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输尿管镜、电切镜等先进技术渐渐被引入泌尿外科的临床治疗中。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的63例前尿道损伤患者,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63例前尿道损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6~68岁,平均(33±12)岁,病程为3~36 h,平均(14±4)h。致伤因素:会阴骑跨伤39例,会阴撞击伤12例,医院性损伤12例。所有患者尿道口均出血,无法自主排尿,其中15例会阴部和阴囊有不同程度的血肿,住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导尿均无效,经诊断性导尿和尿道造影等检查后确诊为前尿道断裂。

1.2方法 63例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膀胱截石位选择F8/9.8 wolf输尿管镜,采用北京莱凯公司LY系列的灌注泵、斑马导丝、各型号尿道管及输尿管导管。在显示器视察下,将输尿管镜置入尿管,调整灌注压冲洗血凝块,找到尿道损伤处后顺着正常尿道粘膜上行,恢复尿道连续性并置镜至膀胱中,经输尿管镜置人斑马导丝或F4输尿管导管,气囊注入20 mL清水,尿道口用纱布条结扎牵引,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治疗后2~5 d后根据尿道的出血量决定是否拆除牵引压迫,如果压迫止血效果不显著,则选择用生理盐水对膀胱进行冲洗。正常情况下,留置导尿管六星期,拔管后根据排尿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尿道扩张治疗。另外,在本研究组的15例会阴部和阴囊血肿患者中,6例实行切开引流手术,血肿排除。

1.3观察指标 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历时、排尿情况、血肿清除情况、并发症、性功能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 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63例前尿道损伤患者手术历时为(23±3.5)min,治疗8个月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没出现会阴部尿外漏现象。其中57例术后3 w撤管,排尿均正常,占比90.48%,实行膀胱尿道造影后,尿道均顺畅;另外6例实行切开引流手术,排除血肿,治疗后6个月随访,患者局部有瘫痕,出现尿道狭小、排尿不顺、尿线偏小等并发症,因而对其行尿道扩张治疗。用尿道扩张器由F8~22号序列进行扩张,1次/w,持续1个月,第2个月起1次/月,4个月后随访,患者排尿均正常,尿线变粗,性功能恢复正常。

3讨论

尿道损伤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早期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创伤,降低并发症,进而提升治愈率。而前尿道损伤多因会阴骑跨伤造成,骑跨伤容易引发尿道球部挫裂或断裂,临床中多为不完全性断裂。尿道损伤处周围组织常伴有水肿、血肿、血块挤压等症状,远端游离的粘膜瓣样覆盖尿道腔道, 尿道错位,导致排尿障碍和尿潴留。临床中治疗前尿道损伤的方法较多,包括尿道吻合或尿道会师手术、尿道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等。

尿道吻合或尿道会师手术,能够及早对尿道损伤进行修复,快速让尿道恢复完整,并能起到消血肿、降低尿外漏的作用,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会对患者造成新的创伤,因此并不被推崇,取而代之的是尿道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开放会师的不足,病能作为前列腺牵引。在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治疗前尿道损伤的方法,即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进行治疗。相比于尿道膀胱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法,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更容易进入尿道近侧端和膀胱,可以更清楚地观察膀胱内的状况。准确的置入导尿管,不但能够解决尿液引流问题,还能够对损伤部位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有助于已损伤尿道的功能恢复。

本研究中有39例为会阴骑跨伤患者,对其进行插大尿管均失败,采用输尿管镜下留置尿管一次成功,创伤小、临床治疗效果较满意。但应该注意,如果患者尿道球部完全性断裂,则需进行开放手术尿道端吻合术,这是因为完全性断裂。损伤处近端尿道回缩,输尿管镜下很难找到回缩的近端尿道,就算手术成功,术后反复出血率也非常大,如果后期出现较长的尿道瘢痕,还是得用开放手术治疗。因此建议,尿道球部完全性断裂损伤时,不宜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进行治疗。

总之,采用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对前尿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易操作、安全性高、康复快,视野清晰等优点,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被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中华,谢文虎,杨健,等.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会师术治疗尿道断裂八例[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2):21-23.

[2]丁翔,严春寅,温端改,等.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断裂疗效观察[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6):448-449.

[3]李宏岩,李海,张茁,等.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治疗尿道球部断裂疗效观察(附13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1(9):660-661.

[4]郑玉红.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尿道断裂护理16例[J].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9(12):146-146.

[5] 方志启,吴刚,王贺彬.输尿管镜下置导尿管治疗前尿道损伤临床分析[J].国内镜杂志,2011(11):1184-1186.编辑/张燕

推荐访问: 尿道 输尿管 疗效 损伤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