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 择
1966年1月,对于吴金印的人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转折节点。
在中央团校学习期间,紧张而充实,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吴金印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他认真听讲,细心做笔记,和其他学员一起,到天安门广场这个“祖国的心脏”去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缅怀先烈;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聆听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解放而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去探寻人类发展进步的轨迹,和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重温党史、党章,系统地学习党的性质、纲领、目标、任务、宗旨等理论知识;听专家学者讲国内、国际形势,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前进的必然规律。
吴金印每天都处于一种新奇而亢奋的状态,面对纷至沓来的大量信息,如饥似渴地消化着,感悟着,增长知识的同时,极大开阔了视野和心胸。如果说此前他的境界还仅限于本村本土、本乡本县的话,此刻他的心胸得到了很大扩展,开始按照毛主席教导的去“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他感到自己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跨越,有一种跃上高一层平台而豁然开朗的感觉,人生、理想、信念等许多过去感到模糊朦胧的东西,变得清晰而完整。随着对党的认识的加深,被洗滌一新的心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光荣、神圣、伟大。
金属热处理过程中,有一种淬火工艺,金属通过冶炼淬火,可以摒除杂质,提高纯度,大幅度提高强度、韧性,获得更好、更稳定的性能。在中央团校这个革命大熔炉里,吴金印像一块粗钢经过熔炼、淬火、提纯,而变得更加坚韧,思想意识得到升华,有了质的飞跃,甚至有一种涅槃重生的感觉。他强烈地意识到,自己作为这个伟大的党的一员,所肩负的责任重大而神圣,为了这个神圣的职责,自己将不惜一切,哪怕付出生命。
1966年8月,吴金印结束了在中央团校的学习,回到新乡地区。等待分配工作期间,他被安排住进了地委招待科。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吴金印却住不下去,有一种有劲使不出来的感觉,恨不得立刻投入到具体工作中去。
利用这个时间,吴金印开始回顾这些年走过的路,思索一些深远的问题。入党前,是吴金印成长过程中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步阶段,父辈的教导,家风的熏陶,形成了他最初的“勤俭奋斗,与人为善做好人”的做人理念;入党后,他不自觉地将党的理想信念与自己的朴素人生理念相融合。如今,他开始有意识地把这种不自觉转变为自觉。特别是通过在中央团校的学习,他明确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先进、伟大,就是因为其善于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意愿融为自己的执政理念,把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精髓,与当代先进思想理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加先进、更为人民群众所拥护的执政理念。譬如把历史上的“王者以民为天”,演化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做党的最高利益”……
他想起这年初春在团校学习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的震撼人心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他含着眼泪一遍一遍收听,一次次被深深感染。
夜阑人静,如水的月光从窗外倾泻进来,照着吴金印年轻的脸庞。刚刚重温焦裕禄事迹的他激情荡漾,心潮起伏: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学习他心里装着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对人民满腔热情,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帮助群众的工作态度;学习他全身心投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
他想,只有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中,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和党的崇高的使命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努力奋斗,才会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这一刻,吴金印立下心愿:要把焦裕禄当做自己终身的学习榜样,把做一个像焦裕禄那样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
他想起在中央团校学习期间,团省委的赵书记利用到北京开会时机,到团校看望河南籍学员时说的话。赵书记说:按照中央精神,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为党教育培养后备力量的青年组织,培养年轻干部要从共青团抓起……希望大家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同时他还透露:这次学习结束后,省里要召开团代会。你们是重点培养对象,将作为各地区团地委的领导人选……
想到此,吴金印再也躺不下去,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跃起,他要给党组织写信,向组织坦露心迹,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吴金印坐在桌子前面,摊开信纸,拿出钢笔,按照当时流行的格式,先端端正正写了一条“最高指示”:“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其实这更是他的心声。两天来他一直在琢磨:留在团地委机关工作,看看文件读读报,固然轻松安逸,或许在有些人看来,是难得的“机遇”,这个“机遇”也预示着光明灿烂的“好前程”。而他考虑的是应该怎样报答党组织的培养关怀。况且,自己的祖祖辈辈都和土地打交道,自己的根在农村,只有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地里,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那个时代有一首歌,汇聚了无数热血青年的心声,激昂的旋律再次冲击着吴金印的内心:
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革命最艰苦的地方去!
祖国啊祖国,养育了我们的祖国,
要用我们的双手把你建设得更富强。
革命的青年有远大的理想,
革命的青年志在四方。
笔尖在信纸上沙沙地移动,表达着吴金印此刻的激动心情: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爷爷奶奶是种地的,父母是种地的,祖祖辈辈都和土地打交道,我是农民的儿子。现在农村还不富裕,我决心到农村去,跟群众一道改变面貌。因此,我郑重地向组织申请:让我到艰苦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