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滇西南地区的“山魈”与“独脚五郎”蠡测

滇西南地区的“山魈”与“独脚五郎”蠡测

时间:2022-10-23 08:54:0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iuz]ׯiiu|n6ۯ6ۦ人物造像特征来看,重庆大足石刻中的“独脚五通大帝”应该是男性。到了宋代,这种“独脚山魈”亦被称为“七姑子”,但早已不再是独脚的形象。根据《夷坚志》记载,“独脚五通”有能从别人家里取物的本领,还具有未卜先知以及从祭祀人手中取钱财的能力。2

然而,“独脚五通神”与“好色五通神”都出现在《夷坚志》中,后者还是一位美男子,有时会以帝王的样貌出现。五通神摆脱独脚的形象逐渐演变成好色神,大概是因为江西、闽中出现了与它同类的“木下三郎神”。在老百姓的观念中,“木下三郎”被认为是山岳民族,有人便把以神仙娶亲为主题的“泰山三郎”和“华山三郎”捏在了一起。这个“木下三郎”大概是宋初塑造的,它对塑造“独脚五通”影响很大,最后终于又塑造出“好色五通”。1云南甲马纸中的“独脚五郎”都是男儿身,滇缅边地流传的“倒脚仙”则更倾向于强调其女性特征,比如发达的雌性乳房,想必是受到了“楚辞”的影响。

据说“山魈”原是楚人的图腾崇拜物,湘楚民间奉仰的“山鬼”(即“庆娘娘”)早已摆脱独脚的特征,比如乾隆《黔阳县志》即云:“楚俗多奉三霄,有天霄、云霄、洞霄诸号,即山魈之讹也。”2通光《宝庆府志》末卷下“摭谈三•谈异”引《旅璅璅斋琐语》亦说:

推荐访问: 蠡测 山魈 五郎 地区 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