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肺结核应用抗结核病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访调查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病药物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分析其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结果 ①大多数患者存在胃肠道反应、神经损害、过敏反应与肝损害, 极少数患者发生骨关节损害、血液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②本组患者不良反应药物集中在链霉素、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 分别占30.16%、33.70%、38.04%、63.04%。③经单因素分析:男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无肝病史、不同治疗类型、不同诊断类型、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年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分析有肝病史与高龄是抗结核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抗结核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而有肝病史患者与高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
【关键词】 老年肺结核;抗结核病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5.06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dverse reactions of senil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reat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Adverse reactions in 92 senil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treated by anti-tuberculosis drug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①Most patients had gastro-intestinal tract response, neurological injury, anaphylaxis and liver injury, and fewer patients had bone joint damage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②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ncentrated on streptomycin, isoniazide (H), rifampicin (R) and pyazinamide (Z) in this group, accounting for 30.16%, 33.70%, 38.04% and 63.04%. ③According to univariate analysis, adverse reaction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P>0.05), and adverse reactions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hether had hepatitis history or not, different treatment types, different diagnostic types, different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different ages (P<0.05). ④Hepatitis history and advanced ag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adverse reactions correlated with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ccording to multivariate analysis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high adverse reaction rate in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history or advanced age have higher adverse reactions rate.
【Key words】 Senil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dverse reactions; Influence factors
肺結核是常见的临床疾病。此类患者短程治疗时应用H、R、Z存在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引起了临床的高度重视[1-5]。本次选取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讨抗结核病药物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 结果所获颇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9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临床资料不全者、年龄<65岁者、精神障碍者、恶性肿瘤者、心肝肾多功能不全者、不符合诊断标准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92例患者中男47例, 女45例;年龄65~78岁, 平均年龄(71.9±2.5)岁, 年龄:<70岁36例, ≥70岁56例;BMI:<18.5 kg/m2 46例, 18.5~24.0 kg/m2 31例, >24.0 kg/m2 15例;初治涂阳26例, 初治涂阴27例, 复治涂阳14例, 复治涂阴25例;肝病史:21例有肝病史, 71例无肝病史。
1. 2 方法 参照《中国肺结核防治指南》[1]。92例患者服药过程中给予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 1次/月;治疗1个月后复查肝肾功能, 嘱患者存在不适反应时来院复诊。给予患者采用以下方案治疗:①初治肺结核患者:应用2H3R3Z3E3/4H3R方案, 即乙胺丁醇(E)0.75 g+Z 1.5 g+R 0.45 g+
H 0.3 g, 在早上空腹时顿服, 强化2个月治疗;而在治疗的后4个月, 给予H 0.3 g+R 0.45 g持续治疗, 患者早上空腹顿服。②复治肺结核患者:应用2H3R3Z3E3/6H3R3方案化疗8个月, 即E 0.75 g+Z 1.5 g+R 0.45 g+H 0.3 g, 患者早餐前空腹顿服, 2个月强化治疗;而在治疗的后6个月, 持续应用H 0.3 g+R 0.45 g治疗, 给予患者早餐前顿服。
1. 3 观察指标 参照卫计委药品监管局颁发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检测管理方法》[2]对9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同时统计本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包括呕吐、腹胀、腹泻、恶心、便秘等)、神经损害(包括听力受损、耳鸣、头晕等)、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皮疹等)、肝损害(如肝酶水平提高)、骨关节损害(如关节肿痛)、血液异常(包括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其他(包括乳腺增生、氮质血症等)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给予初治患者与复治患者分别随访6个月和8个月。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92例患者中共80例(86.96%)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胃肠道反应、神经损害、过敏反应、肝损害、骨关节损害、血液异常、其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0.43%(74/92)、60.87%(56/92)、39.13%(36/92)、84.78%(78/92)、19.57%(18/92)、23.91%(22/92)、17.39%(16/92), 大多数患者存在胃肠道反应、神经损害、过敏反应与肝损害, 极少数患者发生骨关节损害、血液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
2. 2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药物集中情况分析 92例患者给予阿米卡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1/16), 利福喷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4/92), 对氨基水杨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 链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16%(19/63), Z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04%(58/92), 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6/92), E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2/92), H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70%(31/92), R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04%(35/92),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药物集中在链霉素、H、R、Z。
2. 3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男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无肝病史、不同治疗类型、不同诊断类型、不同BMI、不同年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4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多因素分析 采取非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 因变量为是否发生不良反应(0=否, 1=是), 自变量为肝病史(给予有、无分别赋值1、2)、治疗类型(给予初治、复治分别赋值1、2)、诊断类型(给予涂阳、涂阴分别赋值1、2)、BMI(给予<18.5 kg/m2、18.5~24.0 kg/m2、>24.0 kg/m2分别赋值1、2、3)、年龄(给予<70岁、≥70岁分别赋值1、2)。结果发现有肝病史与高龄是抗结核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肺结核患者通过联合服用、全程服用、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方式达到治疗目的, 但很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受到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从而导致治疗依从性极低、治疗效果差[3, 6-10]。本研究选取的是随访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老年肺结核患者, 其不良反应主要分为胃肠道反应、神经损害、过敏反应、肝损害、骨关节损害、血液异常、其他等7大类。研究发现不良反应药物集中在链霉素、H、R、Z, 肝病史、治疗类型、诊断类型、BMI、年龄为影响抗结核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单因素, 有肝病史、高龄为独立危险因素。
Z能够于酸环境中杀灭巨噬细胞中的结核杆菌, 为典型的短程强化治疗药物, 其胃肠道反应、肝毒性与服用剂量为正相关性, 这种药物代谢产生的吡嗪酸对肾小管重吸收尿素和血尿酸浓度增加极有帮助[4, 11-15];H、R也具有很高的肝毒性、胃肠道反应, 一些肝病史、酗酒与营养不良的患者服用后可引起存在黄疸、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等表现的肝损害[5]。由于高龄患者肝脏代谢能力下降, 大量的Z药物容易聚集于肝内, 而且肝脏血流量较少时肝损害率高, 因此肝病史、年龄都是肝损害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 抗结核药物可引起较多的不良反应, 有肝病史或高龄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抗结核药物相关性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陈羽, 刘映, 王静, 等. 抗結核病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 中国老年学, 2015, 35(8):2079-2081.
[2]马安翠. 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15):23-24.
[3]顾裕, 赵鑫泉, 王永革, 等. 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病药的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8, 17(3):176-179.
[4]周流凤. 老年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 全科护理, 2012, 10(28):2664-2665.
[5]周泽文, 胡代玉, 李勤, 等. 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国老年学, 2013, 33(4):894-896.
[6]刘再伏. 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医药, 2015(11):98.
[7]熊姿, 白丽琼, 王孝君, 等. 115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影响因素研究. 实用预防医学, 2015, 22(5):537-540.
[8]丁守华, 谢靖, 刘林飞, 等. 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江苏预防医学, 2013, 24(3):11-12.
[9]付国萍, 刘菊秀, 刘建木. 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95例临床分析. 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4):411.
[10]李爽. 老年结核病患者的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07, 23(24):26.
[11]陆宇, 端木宏谨. 结核病治疗中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药物和机体因素.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07(4):314-317.
[12]高姗. 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16):248-249.
[13]王秀丽, 张乐平, 汪远红. 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方法. 中国医药, 2010, 5(3):223-224.
[14]袁磊凌.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200例分析. 中国保健营养(月刊), 2012, 22(7):2556-2557.
[15]刘怡, 郑军, 邓益帼, 等. 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12):1623-1625.
[收稿日期:2016-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