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临床上引起眩晕、运动失衡等共济失调现象的药物主要是氨基糖甙类,利福平作为一种超广谱半合成抗生素,是主要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很少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含量很少,引起共济失调现象很少。
[关键词] 利福平;眩晕;步履不稳
[中图分类号] R595.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0-0112-01
临床上引起眩晕、耳鸣、运动失衡等共济失调现象的药物主要是氨基糖甙类,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因易透过血-脑屏障可出现共济失调现象,而利福平作为主要的抗结核药物之一,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含量较少,引起类似的症状较少见[1-3]。本文将1例利福平致眩晕及步履不稳病例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5岁,自由职业,2010年3月因“低热盗汗半年”来我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斑片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PPD试验强阳性,痰涂片检查(-),结合临床诊断为右上肺继发性结核,涂(-),初治,进展期。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血糖均正常。治疗方面:强化期2个月,给予异烟肼(0.6 g)、利福平(0.6 g)、乙胺丁醇(1.25 g)、吡嗪酰胺(2.0 g),巩固期4个月,异烟肼(0.6 g)、利福平(0.6 g)均隔日1次,同时加强护肝,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患者用药半个月后出现眩晕、恶心、站立不稳、视物旋转、反应迟钝及记忆力减退症状,同时伴有嗜睡,造成工作、生活的不便。且患者既往无类似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7℃,呼吸20次/min,脉搏83次/min,血压130/80 mmHg,体重65 kg,神清,慢性病容,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请神经科医生会诊: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眼球运动无震颤,颅神经未见异常,生理反射存在,未查出病理反射。脑电图轻度异常,考虑:1:抗痨药物副反应?2: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按会诊意见,嘱患者减少睡前活动量,可喝一杯热牛奶,避免使用咖啡和浓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活动量,加用眩晕停,25 mg/次,1日3次,同时继续服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半个月后症状稍减轻,躯干部出现风团样皮疹,浑身搔痒,考虑到可能是药物引起,遂停用可能性最大的利福平,给予抗过敏治疗,一周后过敏症状消失,意外的是患者眩晕及步履不稳等现象明显减轻,7 d后症状完全消失,初步考虑该现象是利福平所致,因患者要求再用利福平治疗,遂加用利福平常规量0.5 g治疗,7 d后又出现眩晕等症状,表现及程度同前基本一致,告知患者立即停用利福平,症状在停药第2天后减轻,继续服用眩晕停,患者共济失调症状在第4天基本消失,遂停用眩晕停,其他抗结核药物继续服用至疗程结束,此种不良症状再未出现。
2讨论
利福平是最强的抗结核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敏感细菌的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性,从而阻断核糖核酸的合成,属全效杀菌药,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及过敏等[4,5]。临床上引起眩晕、耳鸣、运动失衡等共济失调现象的药物主要是氨基糖甙类如链霉素、卡拉霉素和卷曲霉素等,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因易透过血-脑屏障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周围神经炎,出现共济失调,但利福平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液中含量较少[1-3],目前尚未见有利福平致共济失调的报道。该患者既往体健,症状的出现与消失和利福平密切相关,故可确定为利福平所致,因为它很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常以为是异烟肼所致,但该例患者的表现显示不良症状与异烟肼无关,而且使用其他抗痨药物未发现类似现象,所以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应因人而异,考虑问题应全面,注意特殊情况,只要我们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但在临床上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马玙,朱莉贞,潘毓萱. 结核病[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11-512.
[2] 焦安国,肖长生,薛复洲. 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及防治对策[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
[3] 屈金芳. 口服利福平胶囊致过敏性休克1例[J]. 西北医学杂志,2001,16(6):27.
[4] 何显雄. 异烟肼致眩晕及步履不稳1例[J]. 中国防痨杂志,2010,32(7):365.
[5] 屠德华,肖和平,唐神结. 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C]. 全国结核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学习班,2009:15-21.
(收稿日期:2013-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