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广义化疗包括对各种疾病的化学药物治疗,狭义化疗仅指对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我们知道,恶性肿瘤是一类细胞无限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而化疗药物这把利剑,可斩杀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癌细胞的分化,从而达到治愈肿瘤之目的。由于肿瘤病理组织类型各异,对于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而疗效也不同。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对化疗非常敏感的恶性肿瘤可通过化疗而治愈,如绒毛膜上皮癌、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成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等。对化疗较敏感的恶性肿瘤通过化疗可收到一定的疗效,提高生存率,如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低度恶性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卵巢癌、宫颈癌等。因此,化疗之前应了解肿瘤的病期及范围,并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各个脏器的功能等情况,制定一个抗肿瘤化疗的周密方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然而,目前应用的抗肿瘤化疗药物都有程度不同的毒性,往往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的组织细胞也遭到致命的伤害。其引起的毒副反应,使许多癌症病人闻之生畏。因此,在使用这把斩癌利剑时,一定要——
警惕形形色色的毒副反应
骨髓抑制:在给病人使用抗肿瘤药物时,随着化疗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白细胞,尤其是粒细胞下降,严重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也减少,甚至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在化疗前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在化疗过程中给予必要的生血药、维生素等支持治疗。
损伤肾功能:许多化疗药物如甲氨喋呤、丝裂霉素、阿霉素、铂类制剂等可损伤肾功能。因此,在化疗前要对肾功能进行检查,应用大剂量化疗药物时应注意观察尿比重、尿素氮、血肌酐和肌酐清除率等肾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预防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损害肝功能:长期和大剂量应用化疗药物可造成肝功能损害,出现急性肝细胞损伤,引起黄疸、转氨酶升高,甚至发生急性药物性肝炎。有的可有凝血障碍或蛋白质合成障碍,发生出血、低蛋白血症、浮肿、腹水等。若应用肝动脉导管灌注化疗或导管化疗加栓塞治疗,可使肝内药物浓度升高,加上部分肝动脉堵塞,可使肝细胞损伤较重,肝功能明显异常。因此,在化疗开始前应详细了解肝功能情况以及既往各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指标,以便在化疗过程中进行对比,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毒害心脏:红比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氮芥、甲氨喋呤及长春新碱等都对心肌有毒性作用,出现房性或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非特异性ST-T改变及QRS波群低电压;严重的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的心肌病变。因此,在使用对心肌有损害的化疗药物时,应常规检查心电图,加强动态监护,控制好用药剂量。
侵害神经:化疗药物对周围神经的毒性作用与所用剂量呈正相关,剂量越大,不良反应出现越早,程度也越重,也与个体敏感性有关,如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甲氨喋呤、丝裂霉素、足叶乙苷及5-氟脲嘧啶等,一般在用药6~8周后可出现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四肢末端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减退或丧失,四肢麻木无力,腱反射低下或消失,面神经麻痹,畏光或视力减退,肠麻痹或便秘,个别病人可出现复视、斜视等眼肌调节障碍。在对病人进行化疗时,宜采用个体化用药,密切观察,以减少毒副反应。如发生周围神经炎,可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
伤及消化道: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常出现口腔溃疡、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胀满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故宜进食清淡、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食物,给予少渣半流质或软饭食,胃口差的病人,或可服用健脾胃的中西药物。
损害皮肤:化疗药物可引起皮肤干燥,或出现浅表的溃疡;有的产生全身皮肤红斑、色素沉着,严重时出现剥脱性皮炎;有的可引起明显的脱发。如在化疗期间出现皮肤损害和脱发时,禁用有刺激性的肥皂、洗浴液和洗头膏等,不要搔抓和乱涂药膏;脱发后应加强头皮的保护,防止暴晒。化疗引起的皮损及脱发是可逆的,头发可以再生,莫为此背上思想包袱。
过敏反应:化疗药物极少出现过敏性休克,但博来霉素、门冬酰胺酶、甲基苄肼、环磷酰胺、甲氨蝶呤、足叶乙苷、足叶噻吩苷、顺铂、卡铂及新药紫杉醇、异环磷酰胺等可引起全身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充血、皮疹、头痛头晕、关节疼痛、胸膜反应性渗出而致胸膜炎或胸水,有时可出现急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哮喘。因此,对容易出现全身性过敏反应的抗肿瘤药物,使用时更应该密切观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可进行抗过敏治疗。
防范种种化疗不良反应
一是要情绪稳定:临床实践表明,凡是对化疗心存疑虑、惶恐不安的人,在化疗中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常常较重,而心境坦然、豁达大度、情绪稳定的病人则反应轻得多。故癌症患者应有战而必胜的信心,心情愉悦地去接受化疗,以减轻不良反应。
二是要饮食合理:患者在化疗期间,宜吃清淡、富有营养、易于消化的少渣半流质或软饭食,忌油腻、难消化的食物;胃口差的病人可少吃多餐。常吃些以煮、炖、蒸等方法烹调的瘦肉、禽肉、鱼类、大枣、花生等食物,可防止或减轻骨髓抑制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等下降。出现缺铁性贫血者,可食用动物肝、心、蛋黄、瘦肉、黑木耳、菠菜、杨梅、橘子、柚子和无花果等。常吃富含多糖类的香菇、猴头菇、木耳等食用菌,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三是要预防感染:由于化疗程度不等地抑制免疫功能,引起白细胞减少,易发生多种感染。常见的有细菌引起的肺炎、败血症、腹膜炎等;有的是真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如卡氏肺孢子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尤其是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病情重,治疗难度较大,应引起重视。如发生严重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障碍的化疗病人,应进行无菌隔离,输注必要的成分血、升白细胞药物及合理选用抗生素。患者应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除了病重卧床外,患者要适当地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等,可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注意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和有传染性疾病者的家中串门,以免受到感染。
四是要防范出血:由于抗肿瘤药物对血小板和其他凝血因素的影响,可引发严重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特别是急剧的血小板下降及合并其他有关因素时,则更加凶险。因此,在化疗期间要密切关注血象变化,若经化验发现血小板下降明显者,应单独补充大量的血小板,防止发生出血险情。
五是要严防脏器穿孔:肿瘤侵犯空腔脏器,尤其是对化疗较敏感的肿瘤(如小肠恶性肿瘤),在化疗过程中易引起穿孔、出血。预防措施是适当放慢化疗药物的给药速度,并加强护理。
六是要当心尿酸结晶:对化疗敏感的肿瘤大剂量用药时,由于肿瘤组织崩解,尿酸排出量增多,严重时可在肾实质、肾小管、肾盂内结晶沉积,甚至导致尿闭、尿毒症。因此在化疗期间要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以保持足够的尿量,并给予碱性药物和别嘌呤醇等药,以防患于未然。
七是要科学用药:目前在基层医院存在着中西药并举,种类过多的现象,有的在给病人用化疗药物的同时,常常还用解热止痛药、安眠药、营养滋补药、抗生素等等,极易造成不良反应,使抗肿瘤药物毒性增加,如将顺氯铂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并用,可致顺氯铂肾毒性加重,甚至引起肾功能衰竭。单用某一药物,如顺铂几乎100%引发呕吐;环磷酰胺、阿霉素约70%发生呕吐。因此,我们提倡对肿瘤病人的用药贵在科学,精而合理。要因人因病合理选用化疗药物,采用3~5种联合化疗。临床实践表明,联合化疗既提高了疗效,又可减轻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八是要合理选择全身化疗和局部化疗:全身化疗主要是通过静脉推注或滴注抗癌药物来治疗全身性肿瘤,或有远处转移的晚期肿瘤。由于进入肿瘤组织内的化疗药物浓度与其他正常组织没有显著的差别,容易对全身各器官组织造成损害,引发全身化疗毒副反应。目前,有一种能降低全身化疗副作用的“化疗泵”,可将5天的药液全部灌注于类似奶瓶大小的塑料泵内,然后通过静脉内留置的一根细导管连接滴注泵,按需要以每小时2毫升的速度自动滴注药液,可以24小时内持续静脉滴注。这种给药方法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患者无需卧床,很受病人欢迎。局部化疗包括肿瘤局部的动脉内注射、应用小型灌注设备来进行区域性灌注及腔内注射等,如对四肢和头颈部的癌肿、肝癌、肺癌、脑内转移瘤采用动脉内注射,或配合化学栓塞;肢体和骨盆的肿瘤进行区域性灌注;上半身的肿瘤作腹主动脉阻断治疗;胸腹膜肿瘤采用胸腹腔注射;颅内或脊髓肿瘤行脊髓腔内注射;心包肿瘤行心包腔内注射;膀胱肿瘤行膀胱内注射等。局部化疗可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充分发挥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减轻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两者各有千秋,如相互配合,可以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疗效,减轻毒副作用。
随着对肿瘤细胞增殖动力学的研究日益深入,对抗肿瘤药物作用原理和代谢途径的进一步认识,为肿瘤化疗合理用药提供了理论基础,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新化疗方案的临床应用,肿瘤化疗正在由姑息性治疗向根治性治疗发展,将会使更多的患者摆脱癌魔的肆虐而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