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化肥、农药及农膜等产品的不正当使用,使得农村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地贫瘠、耕地质量降低以及水资源污染等,一方面影响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处理好环境污染问题,应当是全面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
关键词:农村地区; 环境污染; 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农村地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一)农药、化肥的不正当使用。我国农作物在生长阶段主要依靠农药和化肥来提高产量,而据农业部门的统计,农药、化肥的实际使用效率连40%都不到。以山东省某地区为例,2014年全年农药使用量为23万吨,但有70%以上的农药以喷雾的形式散发到了空气中,少部分农药液体落入土壤中,随着农用灌溉水流入了水渠里,而且这些农药多数都是含有高毒性的有机磷农药,最终造成了该地区地下水、地表水、空气以及耕地土壤的严重污染,通过食物链和呼吸道影响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如蔬菜废弃物、秸秆以及肉类加工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仅有很小一部分被再加工利用,剩余的多数都被随意丢弃、处理。如秸秆的焚烧,在部分农村地区仍然属于屡禁不止的问题,严重危害了空气质量。
(二)生活垃圾污染。农村地区因客观的经济因素限制,在生活垃圾处理上要远远滞后于城市地区,多数都没有垃圾集中处理机制,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偏远的山村。根据相关部门的测算,我国农村地区每年约产生生活垃圾120吨,生活污染约8000吨,而全国地区的农业家庭垃圾得到统一集中处理的还不到四分之一,多数的生活垃圾都被随手处置,或被投放到附近的河沟、土粪坑中。由于大量的生活垃圾随意露天堆放,生活和生产废水堂而皇之地排放到自然河流中,造成全国因农村地区生活垃圾而荒芜和损坏的农田面积有150hm2左右,河流水面长满水浮莲,溪流成为“墨汁”,类似的问题在农村地区极为普遍。
(三)乡镇工业、畜牧业污染。这两年为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政府大力招商引资,一系列的富农政策在各地方不断出台,使得乡镇工业企业和畜牧业有了快速的提升,而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有些化工企业和建材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盲目追求利润,扩大生产规模,产生的废水废气又不按标准排放,造成空气、河流和土壤污染,还有许多农村地区的药厂、化肥厂、电镀厂等因技术落后,资金匮乏,并且缺乏环保意识,使得实际生产中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污水任意排放,造成了得不偿失的经济发展局面。与此类似,多数的乡镇畜牧养殖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上也比较粗放,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没有集中处理设备,经过简单的沉淀处理就随意堆置、排放,造成养殖场周边水环境中大肠杆菌、亚硝酸盐以及氨氮等严重超标,周边群众怨声载道,信访不断,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
(四)残留农膜污染。农用薄膜在我国已经成为了一项常规农业技术,农膜的使用面积在亿亩以上,年残留量高达50万吨之多。农用塑料残膜清理回收十分困难,土壤中塑料农用地膜的残留量逐年增加,给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还有的农膜甚至会分解出锡、铅以及酞酸脂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
农用塑料残膜的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1)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降低土壤肥力。(2)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减产。(3)危害人体健康。
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
(一)生活、农业垃圾的资源化处理。乡镇政府应加强垃圾处理设备的资金投入,推广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的资源化综合利用。例如,秸秆和畜禽粪便可通过沼气化处理,将沼渣、沼液等用作果园、桑园的肥料;畜禽粪便则可以通过专业的再生技术加工成复合有机肥,不仅解决了粪便污染的问题,还能保持化肥使用简便、肥效快的特点,弥补化肥对土壤的不利影响。另外,政府部门还应当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自发地对农用垃圾综合利用,提倡农牧结合、种养平衡一体化生产模式,从而降低污染的治理成本。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使用农用化学物。(1)加大宣传力度,严格遵循我国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地方规定,科学使用农药,同时加大对高毒性和高残留农药的市场监管力度,降低农药的污染。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制定农药品种轮换制度,防止病虫因常年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而产生抗药性。(2)积极发展生物防治技术,推广能降低病虫害的先进耕作方式,降低农药的使用量。(3)各级政府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确立“政府倡导、财政补贴、企业带动、网点回收、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制定出台本地相关配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民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研究开发新材料,积极使用农膜替代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鼓励科研部门、企业研究开发无污染的全生物降解的新材料。
(三)完善农村环境法律监督体系。农村环境法律监督体系的宗旨在于协调农村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协调好各村镇的环境、人口、资源以及经济关系,重视农村地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其次,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以现行法律为基础并结合相关行业部门对农村环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最后,壮大基层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
三、结语
我国当前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是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工程,问题源头众多,其治理过程也应当从长远角度着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应首先将环保的理念落实到日常的每一项工作中去,本着“一手抓经济、一手治污染”的原则,充分认识到生态环保问题对于农村乃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民间宣传力度,引导百姓共同参与到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从而就污染治理问题打一场广日持久的战役。
参考文献
[1] 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J].河南农业,2013(10).
[2] 李建平.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3).
作者简介:谭国兰(1967.08- ),女,重庆丰都人,四川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工民建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污染和城市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