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调查分析合肥市化肥、农药、农膜和农作物秸秆等主要种植业面源污染源及防治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合肥市;种植业;面源污染;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4-79-03
合肥市自2011年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后,现辖4县1市4区,土地面积达11 408.48km2,耕地面积达337 560hm2,农作物年总播种面积约751 150hm2,水稻、油菜、蔬菜、林果业已发展成为合肥市种植业中最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但与此同时,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使用量也较大,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总量较多。笔者通过对合肥市种植业化肥、农药、秸秆、农膜等面源污染来源、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摸清污染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合肥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合肥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2005年以前,合肥市种植业生产普遍存在无机肥料施用量大、肥料结构和施肥方法不合理,农药使用不当,农膜使用过多、废弃农膜回收率低,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无序堆放、露天焚烧等问题,且农药、化肥和农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经过相关部门近10a的努力,情况有所改观,但粗放型的种植业生产方式在合肥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现阶段,合肥市种植业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1 肥料施用情况 自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合肥市无机肥料施用量逐年攀升,有机肥施用量逐年下降,至2005年无机肥料施用量达到顶峰,施用水平(折纯量)超过650kg/hm2,氮、磷、钾三要素比例约为1∶0.45∶0.25。表现为施肥结构不合理,氮、磷施用比例偏大,加之施用方法不当,采取雨前撒施等施肥方式,加剧了肥料养分的流失,导致肥料利用率低,流失的肥料通过地表径流、淋溶等方式进入水体,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005年以后,合肥市逐步开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过量施用肥料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整体肥料用量仍较大,常年施肥总量(折纯量)在28万t以上,施肥过量、施用方法不当、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的现象存在,肥料利用率较低,仅为35%左右,大量氮、磷养分富余残留成为种植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1.2 农药施用情况 合肥市现阶段使用的农药均为高效、低毒、低残留类产品,但是随着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扩大,抗药性增强,危害程度加重,导致化学防治范围不断扩大,农药施用强度增大、施药频次增加。全市常年农药使用量(折纯量)达到6 000t以上,平均使用量约为8kg/hm2,其中杀虫剂约占65%以上。大多数农户采用手动机械施药,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使用不当、技术落后,致使大部分农药以大气沉降和雨水冲刷的形式进入了土壤、水体和空气中,农药残留污染日益明显,成为种植业面源污染的另一项主要原因。
1.3 农膜用量与回收情况 随着设施农业、早茬作物的发展,合肥市农膜用量逐年增加,农膜常年使用量超过1.1万t,平均用量为15kg/hm2,平均回收率仅为65%,另外35%滞留在农田中。由于农膜不易降解的特性,从而形成“白色污染”,在大田地膜覆盖的农田中表现尤为突出,农膜在土壤中的残留量逐年累积,影响到土壤结构和作物根系的正常生长。
1.4 农作物秸秆利用情况 合肥市常年农作物秸秆总量380万t,综合利用率较低,还田量较少,小麦、水稻、油菜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仍然是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每年秸秆各种方式还田总量约为120万t,作为工业原料等其它途径利用量约为110万t,总利用率仅占农作物秸秆的60%左右,乱堆弃置较为普遍。由于秸秆不能有效地加以充分利用,农民习惯就地焚烧,不仅造成大气环境污染,还破坏了农田耕作层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群,减少有机质含量,造成土壤板结,影响了土壤理化性状。虽然政府相关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要求农民清运秸秆,但是受秸秆利用途径有限、抢种时间紧、秸秆产生量大、人力物力不足等因素制约,多数地区未能实现全部清运,或已清运的秸秆多杂乱堆放于路边、河边、田间地头和村庄内,存在严重的安全和环境隐患,并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 合肥市种植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情况
近年来,合肥市高度重视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将农业生态环保工作作为全市农业工作重点之一,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控害清洁生产模式,在降低种植业面源污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减少肥料施用 2005年以来,合肥市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紧扣“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大环节,推广施用配方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全市77个农业乡镇1 247个行政村已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年推广面积(含复种)达6 000hm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90%以上,配方肥施用面积占播种面积的85%以上,节约无机肥料用量(折纯量)35kg/hm2以上。同时,推广商品有机肥、缓释肥、控失肥等新型肥料,鼓励农户积造有机肥和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无机肥料施用量,降低土壤中氮、磷的富集残留。
2.2 降低农药残留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合肥市大力推广绿色植保理念,采取生态治理、生物控制、物理诱杀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植保专业合作组织,推广Bt、阿维菌素等生态环保型农药,全面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防虫网、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建立专业防治示范区,集中开展病虫害的统防统治,减轻药物残留,降低种植业农药面源污染。
2.3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合肥市连续多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通过建立3级管理网络,加强多级督查组督查和网格化管理,狠抓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秸秆直接粉碎还田、覆盖堆沤还田等方式促进秸秆还田总面积逐年增加,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以上。
3 存在问题
3.1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不足 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资金投入与点源污染投入相比差距很大,与生态农业建设资金投入的比例不协调。
3.2 农业生态环保体系不健全 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分设出的农业生态环保机构还不健全,人员和队伍还不稳定,很难满足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生态环保技术推广服务的需求。
3.3 秸秆综合利用效率不高 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大、农作物抢收抢种时间紧与秸秆收集处理难度大、综合利用新技术应用规模小之间的矛盾,农民用工成本高、农民务工增收意愿强与秸秆综合利用成本高、回收企业利润低之间的矛盾还不能彻底解决。
3.4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科学施肥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宣传培训的深入,广大农民对合理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意识不断增强,但受农村种植业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购买农药、肥料时,个别供货商为增加销量有意增加配药剂量和施肥用量,加剧了种植业农药、肥料面源污染的程度。
4 防治种植业面源污染的政策建议
4.1 制定并完善相关标准体系 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建立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强制性标准体系,明确种植业生产各参与主体在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责任,规范、指导种植业生产行为,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农业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打击各类种植业生产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防范种植业面源污染问题的发生。
4.2 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 把农作物秸秆还田作为有机肥资源,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解决秸秆利用问题的一个最根本的途径,无论是秸秆直接还田、腐熟还田还是制成商品有机肥还田,均能取得培肥改良土壤和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因此,建议出台操作性强的秸秆还田补助政策,引导农民推广适合当地实际的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农户分散的秸秆还田利用;对以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进行商品有机肥生产的企业进行补贴,降低有机肥价格,促进商品化的秸秆还田利用;加大市场化运作力度,引导相关企业以秸秆为原料,开展生物质发电、板材制造等方式的利用,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补充途径。
4.3 加大对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 增加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鼓励扶持生态农业建设,奖励绿肥种植,对实行清洁生产者,给予适当补贴,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有效防治种植业面源污染。
4.4 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保体系 种植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标准化,离不开农业生态环保技术的推广。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保体系,自上而下地形成监管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发展生态农业和防治种植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体系支撑。
4.5 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宣传培训 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原因和危害的宣传,增强群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与参与意识,加大化肥、农药使用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的水平,不断提高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减少施用量。
4.6 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管理 建议充分利用环巢湖流域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建立化肥、农药、农膜等种植业投入品监管机制,规范农资市场生产经营行为。阻止禁用农药、伪劣肥料流入各生产资料市场,强化种植业投入品的规范科学使用,严厉打击种植业投入品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环节违法违规行为,改善种植业生产经营环境,为合肥市生态农业发展和巢湖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保障。
5 防治种植业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
5.1 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巩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增施有机肥,发展绿肥,加快配方肥、缓释肥和控失肥的推广应用进程,鼓励和引导企业扩大配方肥、缓释肥和控失肥的生产、销售规模,切实为农民提供优质的配方肥、缓释肥和控失肥产品与技术指导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改善土壤质量,减少面源污染的发生。
5.2 加大生物农药推广力度,降低农药残留量 加大生物农药的宣传力度,推广应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生物控害技术,对农民进行植保专业技术培训,传授生物农药的使用技术,提高农民群众对生物农药的认识,增强科学使用农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农民准确把握农药的施用时期和施用量,提高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率,不断扩大生物农药的应用面积,降低化学农药的施用比例,调整药剂品种结构,做到科学用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用药次数,将农药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3 广泛实施秸秆还田技术,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提高秸秆还田应用面积和还田总量,逐步形成以秸秆直接还田、青贮过腹还田、田头窖堆腐还田、覆盖还田等还田方式为主体,秸秆发电、秸秆气化、秸秆压块、食用菌栽培、工业化利用等为补充的多渠道、多途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提高秸秆利用率,变废为宝,从根本上杜绝秸秆焚烧和乱堆弃置现象,降低秸秆面源污染的产生。
5.4 加强各种配套技术的集成使用,提高种植业生产能力 在节肥调控、控害防污的基础上,发展节水控污、水肥循环利用等多技术集成创新,实现对种植业面源污染的分散控制和就地削减。开展土肥水资源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发展节水农业,避免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减少灌溉用水量,降低农田氮、磷素的流失;推广节水调控灌溉技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采取农田逐年深耕措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控制水肥流失,达到减少种植业面源污染的效果。
5.5 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工程,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 加大特色生态农业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力度,建设优质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作物生产布局,转变农业生产模式,采用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通过精准施肥、沟渠生态拦污、水生蔬菜净化,建设苗木花卉、菜瓜果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产过程废弃物的减量化、循环化、无害化,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从源头上控制种植业生产面源污染的产生。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