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评价实践研究进一步深入,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社会认同评价,是职业教育教学中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建立社会认同评价分数标准化排序模型,阐述了社会认同评价数值处理方法,详细地叙述了数值标准化处理的计算方法,目的是检查教学实践成果、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通过社会认同评价的数值排序,让职业院校学生更全面、详细地了解自己某些方面不足,从而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职业院校 社会认同 评价模型
[作者简介]张光照(1972- ),男,河南鹿邑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统计分析与高职教育。(河南 郑州450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评价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CJA10017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040-02
当前科技高速发展,各国都加强了对教育对象的学习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培养的效果是需要利用评价手段来评估的。学习能力评价是个重要的问题,评价手段的核心在于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认同评价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著名的社会学家塔吉尔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区分了社会认同与个体认同的关系。我们认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是职业院校学生认识到自己既属于特定的社会教育群体也认识到作为教育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一、建立社会认同评价方法的意义
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社会认同评价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一定的评判方法对个体的学习效果作出定量的分析,是职业教育教学中专业教学、知识学习、效果评价三大环节之一。社会认同评价的目的是检查教学实践成果,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通过社会认同评价的数值,职业院校学生能更全面、详细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个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对尽快融入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认同评价不仅有甄别、导向的功能,而且还有反馈、调节、激励功能,它的评价结果是考核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生评优、评先、各类奖助学金、入党、选拔优秀专科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就业的重要依据。
1.学习能力评价手段实践化。建立大学生社会认同评价体系,结合社会认可,突破单纯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质量的现状,使职业院校中“教、学、考”三要素的理念变成真正以就业为目的的教学实践改革。判断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社会认同评价方法是否科学有效,需要从评价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去验证。从过程上,科学有效的社会认同评价应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更好地发挥社会和职业院校双方的主体性作用,直到顺利实现就业的目的;从结果上,学生个体职业能力能否真实有效地实现以就业为主的教学目的要求,则依赖于评价方法的科学正确。此外,在职业院校中随着年级的升高,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利学地建立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认同的评价方法,不仅使指导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更有针对性、直接促进应用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是不断深化职业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手段。
2.学生社会认同评价促使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更加完善和科学。随着职业院校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参与社会的主动性增加,学生个人深入社会参加实践活动,对职业院校教学的职业化要求更高,在确定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进程等方面都要求项目化。这有助于强化实训基地时效性:与行业合作开展,与行业合作落实实训基地和实习项目,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与行业合作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咨询工作,保证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性,实现学习、实训、就业一条龙;有助于优化教材体系,完善教学内容,目前与课程相关的教材,主要存在教材稀缺、内容陈旧和实践特色不突出三大问题。教学团队将编制符合高职高专特点、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教材,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的需要。这样有助于重构考核体系,注重能力培养:改变过去单纯以一次性期末考核的方式,采用结果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知识与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考核与监控,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要求。
实际上,在职业院校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经常要评价学生学习状况,评价的结果在客观上成为推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动力。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认同评价方法的应用,使教师更加关注社会专业群、社会产业群、高等职业教育校际专业集群发展的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多样性。
3.突出了“以职业院校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念。职业教育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教育,教学要遵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价值观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 构建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社会认同评价体系是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目标明确提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这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念的主要体现。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知识的社会能力以及其潜力的全面发展,突出了学生身心发展与终身学习的价值理念。培养大学生的适应社会动手能力正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社会认同评价模型的指导思想
社会认同评价的实施过程大致可分为评价数值采集、评价数值处理、评价结果反馈三个阶段。社会认同评价积分录入要做到:(1)填写社会认同评价积分登记表要依据真实、字迹清晰、字体工整,并附必要的备注。表格一旦登记,不得随意涂改。(2)核算部人员应严格按照社会认同评价积分制度的积分类别进行录入,所有录入分数必须保存主管老师签字的文字资料备查。(3)学院各部门举办的活动,应在每项活动结束后三天之内,把参赛人员、获奖人员名单报送核算部,过期不予录入。(4)学院举办活动,报送学院核算部的名单,由院核算部审核后,把各系参赛人员名单分发给各系核算部录入积分,获奖学生积分由院核算部录入。(5)除规定外新增加减分项目,以及各系的另行加分,须经院学生工作主管签字批准,方可进行录入。录入时首先进行评价数值整理,对数值进行审核汇总与初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以图表的方式显示数值特征,以符合评价分析需要的工作过程。社会评价数值的处理方法过程中,一是全面检查数值的质量,保证了数值的有用性;二是积累及保存资料,有助于评价的客观性、时效性。
三、社会认同评价模型数值处理计算方法、步骤及实施
1.建构相应的社会认同评价体系指标。评价体系指标涉及学生的参加活动获奖与成果、技能水平、日常管理表现、系班工作对学生考核、勤工俭学五大指标,11个因子,具体是指:学生干部任职(满分10分); 敬业精神评价(满分5分);参加活动获奖(一次一计算,满分20分);日常管理通报(满分5分);系班工作考核(满分5分);班级安全管理(满分5分);文明宿舍(满分8分);青年志愿者服务(满分10分);职业技能水平(满分10分);文章写作发表(满分12分);社会实践活动(满分10分)。学院已建立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规范的社会认同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设立了相应的研究课题。评价理念人本化,评价工作制度化,评价方案科学化,信息处理现代化,评价结果公开化,基本走上了科学化、公正化、客观化的轨道。近五年来,社会认同评价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接受,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改进、自我完善的教育过程。
2.社会认同评价模型数值整理。录入的数值是否真实可靠、符合研究的需要,还应进行审核,一般从准确性、完整性两方面进行审核。审核准确性是关键,主要是检查数值是否存在差错,有无异常值。检查方法有逻辑检查与计算机检查,逻辑检查是通过数值间相关部分是不是存在违反常识常理彼此矛盾的地方来判断数值的真实性,为进一步的分析打下基础。
由数理统计中的大数定理可知,班级人数大于50人的社会认同评价分数频数分布直方图都近似地是正态分布的类型。将评价原始数值分数绘制成直方图,对所呈现的频数分布图进行了分析。根据直方图的分组的组次数,X代表组变量值水平;[f]代表组变量值所对应的组次数。利用公式[X]=[(]X[ff])可以计算社会认同评价分数平均值。算术平均数[X]是各类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集中趋势测度值,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代表性较差,我们不仅要用全部的原始数值进行求评价的平均值的计算,而且要对极端数值给出不同的权重进行有效数值计算评价的平均值。社会认同评价平均值是一个代表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实际经验认可测度。
3.对各专业的社会认同评价标准化计算。首先,以专业为单位求均值[X],每个专业的学生是一个相关群体,专业个体之间的实践相关性较强,即专业实践课程多,那么社会认同评价结果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每一个学生的评价结果,这也是出现某些专业社会认同评价分普遍高或普遍低的现象的原因之一。我们所得到的原始数值是由每个学生在以学院或专业群的评价标准为前提,在某一个专业内部纵向比较时,数值之间具有可比性,即可以比较出在该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别。但是在学院或专业群的范围内的全部学生做横向比较时,就应该按照统一化的标准来衡量,否则,我们所得到的原始数值就没有了可比性。
其次,计算不同专业学生的社会认同评价标准分,一个学生的社会认同评价标准化分数的计算通常是以原始分数与各专业平均分数之差除以标准差。这一方法可以表示为:
标准分=(原始分数-平均分数)[÷]标准差
用符号表示为:Z=[X-XS]
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X]为专业平均分数,[S]为样本的标准差。
假定对两个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认同评价,按照100分计算,计算机专业的甲同学分数为78,计算机专业的平均分为76,其标准差等于4;导游专业的乙同学分数为92分,导游专业的平均分为94,其标准差等于6,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两个学生分数转化标准分数:
计算机专业的甲同学标准分数为:
Z甲=[X-XS]=[78-764]=0.5
导游专业的乙同学标准分数为:
Z乙=[X-XS]=[92-946]=-0.33
以上所得是两个学生社会认同的标准分数,从分数上可以得出,计算机专业的甲同学标准分数为0.5,比导游专业的乙同学标准分数为0.33较好,而这恰与原始分数78分、92分的比较结果相反。
为了避免负值出现,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学校的均值和标准差来对原标准分实现转换。如果一个学校的均值90和标准差10,这样负数就可以变正数,其值基本上在90周围波动。其转换形式可表示为:
转换分数=(10)(Z)+90
计算机专业的甲同学转换分数:
Z甲=转换分数=(10)(Z)+90=95
导游专业的乙同学转换分数:
Z乙=转换分数=(10)(Z)+90=86.5
转换数值有很直观、很显著的调节功能,大大增加了各专业数值之间的可比性。将标准评价分数值按“社会认同评价分数”为主要关键进行排序,排序可用递增排序和递减排序。递增排序是由小到大排列,第一个评价数值为极小值,最末一个评价数值为极大值;递减排序是由大到小排列,第一个评价数值为极大值,最末一个评价数值为极小值。经过排序以后,要查找某位置所对应的数值非常容易,所以对于管理部门,对学生的各类评价数据储存可采用递增与递减两种方式排列。最后将全体学生最终社会认同评价按分数段做一个统计,为各级管理人员、到校的招聘人员在宏观上的认识和微观上的决策提供一个依据。
4.关于特等的社会认同评价数的计算方法。每个院校都有实践活动突出的学生,对于社会认同影响重大的大学生,由学院评价委员会判断,可以给予满分评价。例如,材料工程的学生实践中制作出新工艺;营销学生在公司实习中带来较大的利润;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更新企业的技术等。这样可以使优秀学生在较高的社会评价中引导他们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途径是在社会评价中引导学生朝着合格的就业者进行转变。促进学生在社会活动中将知识技能内化为学习能力,将学生实践能力外化为职业行为。
5.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认同评价结果的实施与反馈。把学生的社会认同评价与学习能力评价紧密结合起来,不同的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己学院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设定不同的权重,建设一个面向自己学生学习社会认同评价信息数据库,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认同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获得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排名情况,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学期之间、学年之间还可以比较社会认同的动态变化,既可以用趋势线分析变化的情况,也可以查询自己的社会认同中每一项指标在全校或在全专业所处的位置。职业院校根据社会认同评价结果来监督和指导职业院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活动,优化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机制。
社会认同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标尺。只有社会认同评价较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才能成为实在的职业技能,将专业认识升华为职业信念和行为动机,并去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动,把学习能力变成个人持之以恒的自觉行为和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威尔斯曼.教育研究导论[M].袁振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李荣英.高职高专教学评价数值处理方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6(30).
[3]曾天山.教育科研的视野与方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