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结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基于结构熵权模糊综合评价的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21 11:12:04 来源:网友投稿

总结了众多评估方法、模型。现有文献中关于建筑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两大类。

定性分析法因其相对简单,而最先受到研究者重视。

吕景刚、李书全[1]通过对建筑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建筑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步骤;陈大伟等[2]结合“4M”理论,以施工现场个人行为和施工企业相关管理视角,建立了分析事故原因框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建筑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监管;白凤美[3]结合风险管理和预警理论,设计了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预警信息系统;伍培、陈龙等[4]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总结探讨了建筑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的内容、控制要求和研究方向,提出实施人的安全性评价思路。

以上定性分析方法主观性较强,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为了更加全面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许多学者通过定量的分析方法进行建筑安全管理评估。邢益瑞等[5]通过ANP法构建建筑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框架,通过框架梳理事故发生原因,总结出事故发生原因的传递路径,但其判断矩阵是由专家主观意志进行两两比较分析得出,有较大成分的主观因素,因此其客观性较差;狄建华[6]将模糊数学理论应用于建筑安全综合评价,使得建筑行业安全这一不确定性、复杂性的因素实现了定量化研究,但指标权重的确定直接由专家主观确定,并未讨论权重的获得过程,故如何合理的获得权重是此方法进一步需要突破的关键;李成华等[7]提出了模糊层次法模型,该模型可对安全管理绩效进行多准則实时评价,依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主观因素所占比重较大;索丰平[8]结合灰色理论和熵理论,将其应用于建筑安全评价,结合两者优势建立建筑安全综合评价模型,最终结合实证分析,得出各施工现场人员、机械设备、环境等安全重要度排序,其缺点是需要对原数据做无量纲化处理,比较繁琐;强茂山、方东平等[9]基于广东省主要城市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分析总结的安全投入指标、各分项安全投入指标和安全绩效的关系。张仕廉[10]引入了二次相对评价方法,将AHP法和DEA相结合,对建筑安全管理水平进行评估,两者取长补短,将各自优势发挥到极致。但因其判断矩阵由数据包络分析法获得,有可能出现各方案有效性相同的状况,仍需其他方法配合补充。

李艳丽[11]等将基于熵权模糊综合模型用于水环境安全评价,取得了一定成效。其权重的取得虽降低了主观因素比重,克服了人为的主观偏好,但无法合理的解释其权重的获取。因此,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结构熵权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此方法可以很好的解释所得权重,可有效减少主观因素产生的偏差,使结果更加合理、客观。由于评价指标大多是难以量化的定性因素,专家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值,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故选择建立基于模糊隶属赋值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绩效评价。

1  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

施工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多目标的决策评价,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安全管理的关键。论文在借鉴《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的基础上对相关文献和行业规范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建筑施工安全原理,分析了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的特点及造成建筑企业各种事故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人-机-管-环-文化五大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2  安全管理评价模型

2.1 结构熵权法

结构熵权法,将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与模糊分析法有效结合,对专家调查结果进行“典型排序”,以熵理论为基础进行熵权计算,分析专家打分的“盲度”,大大减少了“典型排序”的不确定性。此方法有效的将主客观赋值法相结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具体步骤如下:

2.1.1 采集专家意见,形成“典型排序”

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相应的德尔菲专家调查表格,采集相关领域的专家意见,并对采集的各项意见进行处理,最终整理得到指标体系的“典型排序”。

3.4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对参评企业排序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可得,各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最高的为企业1,最差为企业6,其余由低到高分别为:企业2,企业3,企业5,企业4。

4  结论

本文提出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结构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价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此方法计算过程简单,省略了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方便实用;同时,选用模糊隶属赋值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充分考虑施工安全管理的不确定性及模糊性。将两种方法结合,综合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评价,有效减少主观因素所占比重,充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吕景刚,李书全.基于知识管理的建筑安全持续改进研究[J].求索,2012(02):57-59.

[2]陈大伟,赵晨阳,田翰之,李丁.建筑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创新及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3(11):72-78.

[3]白凤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及预警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建筑技术,2016,47(01):86-89.

[4]伍培,陈龙,赵子莉,彭江华.浅议建筑工程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及实现途径[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42(04):97-100.

[5]邢益瑞,佟瑞鹏,张孟春.基于ANP的建筑安全管理绩效评价框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04):110-115.

[6]狄建华.模糊数学理论在建筑安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7):87-90,98.

[7]李成华,李慧民,云小红.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建筑安全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02):207-212.

[8]索丰平.建筑安全评价及应用研究[J].煤炭工程,2007(05):111-113.

[9]强茂山,方东平,肖红萍,陈洋.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投入与绩效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11):101-107.

[10]张仕廉,吴美存.建筑安全管理绩效二次相对评价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5(04):591-596.

[11]李艳丽,苏维词,杨吉,蒋春芳,谢砫军.基于熵权模糊综合模型的重庆市水环境安全评价[J].人民长江,2017,48(09):25-29.

[12]程启月.评测指标权重确定的结构熵权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30(07):1225-1228.

推荐访问: 安全管理 综合评价 模糊 施工 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