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领
(1)梳理数据结构课程的算法与内容体系。了解知识点的概念、术语、客观世界问题的数学模型,确定当前问题属于树、图、表、字符等哪种数据结构形式。之后,按照所选择的数据结构的ADT(抽象数据类型)进行定义和运算;然后,选择适合的算法,注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除此,熟练掌握一门高级程序语言的设计方法及程序实现。
(2)掌握数据结构算法的核心技巧。以讲授“线性表的插入与删除算法”为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①找到插入(或删除)点后,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②插入操作则需要将插入点到表尾所有元素进行移动。如在第i个数据元素之前进行插入操作,则将表中第i个数据元素到第n个数据元素(表长为n)一起进行移动到第i+1到第n+1数据元素对应的存储位置中。因此,移动元素的算法成为插入或删除算法的核心,解决方式是将复杂算法进行分段分解。一般的划分方法是:1)程序(算法)的初始条件部分;2)程序(算法)的主体部分,重点的内容是程序(算法)的核心语句部分;3)程序的结果处理部分。
3.2数据结构难点的掌握方法
数据结构课程算法的难点主要包括:顺序线性表的插入和删除算法的主体功能—窜动数据元素和插入删除操作;栈与队列的特殊操作规律及应用;栈与递归过程,广义表、树、图等算法都属于递归问题;串的压缩与非紧凑存储的特点等。
(1)学习递归程序(过程)的技巧。含有递归过程的算法有:Hanoi塔,迷宫问题,N!计算,Fibonacci数,Ackman函数,广义表、树和图的递归算法等。如果掌握不好将影响数据结构课程的整个进度。由于递归的运行离不开栈,因此,在阅读递归过程中,需要巧妙地将算法的运行与栈的参数保存及传递结合起来。通过经典的Hanoi塔递归程序(算法)的详细讲解,解剖这样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递归过程的复杂运行过程,使学生在本课程后续章节的递归算法(如:广义表、树、图等递归算法)的学习中起到举一反三效果。
(2)掌握关于图的复杂算法。首先要清楚图的特征即引起图复杂的原因—图中的顶点是任意的。首先要在图中确定第一个访问的顶点;对无向图需要在程序中规定其当前访问顶点、其第一个邻接点和下一个邻接点;然后,根据图中顶点之间的任意关系,在访问时需设定一个Visited(v)的访问标志来确定当前的访问状态,之后才能进行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等操作。
(3)将逻辑流程图和图示法相结合掌握和理顺算法。首先展出程序(算法)的主体语句;然后从这些主体语句中找出其核心语句。以顺序线性表插入算法为例,先找出插入语句;再继续理解实现该操作的基本条件和初始条件,定位到窜动和插入之前的语句;然后,再擴展到算法(程序)的其他几个重要的核心语句。将上述操作采用流程图和图示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解释(图2)。
(4)对重点算法、经典算法应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受到课时的限制,要选择重要知识点进行上机实践,主要包括:栈的应用、特性与规律;模式串匹配的改进算法即KMP算法;建立Huffman树及编码;最优二叉树的存储理论及编码;拓扑排序算法的存储结构及实际应用;经典的排序和查找方法等。
4.小结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应始终围绕“数据结构课程的算法与内容体系”展开(如图1)。通过数据结构的概念算法与应用,找出代表性算法的共性规律,从数据的概念、术语、数据结构类型、对应的算法及应用等各个环节进行讲授。采用流程图和图示法相结合的方法模拟计算机执行程序是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的高效方式。
参考文献:
[1]严蔚敏,吴伟民著.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2.
[2]陈燕,曹妍,贾红雨,李晔.数据结构(C语言版).科学出版社,2016.8.
[3]殷人昆.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4.